微信“滴滴”的聲響傳來友驮,我下意識點開帶紅點的頭像疼鸟。
“廣陽會是逢(農歷)一和(農歷)六嗎殴蓬?”
微信朋友的這條短短的訊問勾起我對昔日廣陽的無限回憶……
八十年代末,我大學畢業(yè)來到廣陽鎮(zhèn)狂窑,在一所大型國企所屬的子弟中學工作媳板。學校不大,坐落在鎮(zhèn)南邊泉哈。站在學校對面的山腳下望去蛉幸,整個校舍像是一座破舊的四合院。屋舍的墻是由紅磚與土坯壘成丛晦,隨著風吹日曬奕纫,外粉的白灰泥漿剝落,教室內外的墻壁就呈現出斑駁陸離的圖案烫沙,彰顯出歲月的滄桑匹层;上覆的紅瓦經明亮的太陽一曬,濃艷似油彩锌蓄,又使校園飄蕩起一派盎然生機又固。這所其貌不揚的學校實際上在周圍很有些影響力仲器,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煤率,學校每年都可以有若干學子經過苦讀考進高等院校仰冠。孩子考上大學抑或是中專,是那個時代礦工們最自以為驕傲的事情蝶糯,這意味著他們的孩子擁有了跳出這山溝的一塊踏板洋只,就是再不抵,孩子也可以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昼捍。
學校的工作單調而充實识虚。單調皆因學校設在廣陽鎮(zhèn),遠離人口集中的廠礦妒茬,一到夜晚街道上就人影稀疏担锤,冷冷清清,更不會有什么華燈麗彩乍钻;充實肛循,又緣于廣陽鎮(zhèn)每五天就有集會,連綴起了周圍農村及三礦一廠银择,可以時不時讓人融進現實而紛亂的俗世生活多糠,體驗簡單的快樂。
集會的熱鬧讓廣陽鎮(zhèn)有規(guī)律地繪制著一幅又一幅獨特的世俗風情卷軸浩考,從簡潔到復雜夹孔,從單調到繁華。小鎮(zhèn)的三條大路交匯于鎮(zhèn)政府的坡下析孽,這里成了西去東往搭伤,南來北歸的集結點。東去約七八里是東坡礦袜瞬,西至鴨口怜俐、徐家溝也就五六里,向南抬腳就到一五三廠家屬區(qū)吞滞,而到廠部還得二三里佑菩。如果說廣陽鎮(zhèn)是一口巨型鐵鍋,周圍四鄰八鄉(xiāng)三礦一廠的人們就像是不息的細流裁赠,在集會這一天便汩汩滔滔流向這座小鎮(zhèn)殿漠,然后被生活的熱情煎煮到沸騰,浪花似的翻卷著佩捞,蒸浪一排一排撲打著每個人臉頰绞幌。不論男女老少媸妍美丑,人們在這兒無拘無束地徜徉流連一忱,買賣交換莲蜘,算計時把日常的精明全部都用上谭确。
鎮(zhèn)子東邊的大路多是山貨:細葛根扎的鍋刷,高粱穗綁的笤帚票渠,老農自己種的旱煙逐哈,巧媳婦織的粗布……你若是稱職的家庭主婦的話,這兒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任何一種質樸的原生態(tài)生活日用品:南邊大路主要進行牲口交易问顷,站在校園里就能聽見豬崽不情愿被抱走的嘶喊昂秃,老牛拴在木樁上看不到主人焦急的哞鳴,山羊失去孩子“咩咩”的溫情呼喚……這里是農家選擇致富方法或增添勞力的“主戰(zhàn)場”杜窄;最值得游弋的是西去的大路肠骆,一街兩側,瓜果蔬菜塞耕,美食珍饈蚀腿,擺放得不見盡頭,令吃貨們涎水四溢扫外。而廣陽集會還是許多人家不開灶去“打牙祭”的最好由頭莉钙。一家人早早商量好,農人趕會畏浆、職工下班胆胰、學生放學一起來到小吃攤扎堆的西面街道,沖著早就想好的美味而去刻获,不吃個肚圓嘴油絕不罷休蜀涨。
廣陽街上最饞人的莫過于羊肉泡饃。一口三尺闊的大鐵鍋架在自盤的土灶臺上蝎毡,底下無煙煤火燒得通紅厚柳,鍋子里的羊骨架被沸騰的水沖得上下翻滾,肥肥白白的羊油漂在水面沐兵,與鮮紅的辣椒互映别垮,看一眼都饞呢。走過去扎谎,說聲“師傅碳想,來一碗”,鍋前忙碌的主人就會應和一聲“桌子跟前坐毁靶,馬上就來”胧奔,不消三兩分鐘,一個青花大瓷碗就墩到你面前预吆×睿筷子一攪,切成細條的餅子與片狀塊狀的褐色羊肉翻上來,撒上蔥末香菜岩遗,淋上紅辣油扇商,紅是紅,綠是綠宿礁,一碗香噴噴顏色明艷的羊肉泡就可以盡情享用了案铺。
吃完羊肉泡的人一定是頭上冒了油汗珠子才覺得過癮,故男性多愛此美食窘拯,而講究的女人就喜歡旁邊的甜美醪糟红且。醪糟酒釀的香氣隨蒸發(fā)的水汽,誘惑著吃貨們涤姊,但湯湯水水填不飽肚囊,他們又創(chuàng)造了醪糟煮甑糕的吃法嗤放。醪糟煮甑糕必得講究用銅鍋子和銅勺,這樣才能煮出地道純正的味來,滿足“美食家”的味蕾伤锚。煮好的美食惰说,黏黏稠稠的質感,加上米酒的幽幽醇香岳服,癡醉了多少人剂公!
喝完熱乎乎的醪糟,若是還在埋怨沒有飽腹吊宋,轉個身吧纲辽,近旁還有水煎包,炒面皮璃搜,芥油饸饹拖吼,酸辣涼粉……各家自有風味,讓你會在下次趕集時還惦記著它們这吻。林林總總美食的一通掃蕩之后吊档,趕會的人們都是心滿意足的四散開去。班固在《漢書·酈食其傳》說:“民以食為天唾糯〉∨穑”這在廣陽鎮(zhèn)的集會上得到了最好的明證。誰說不是呢移怯,精細的美食香璃,老百姓百吃不厭的勁頭兒無不彰顯著他們對生活的極大熱忱∮笞茫孔夫子就說過:“食不厭精增显,膾不厭細。”先圣們早在幾千年幾百前都研究“食”的要義同云,道出了天下蒼生的共同感受:對美食的追求就是對生活的追求糖权。
一晃兒,我在廣陽就呆了十年炸站。在這里我擁有了幸福的家庭星澳,做了問心無愧的教師,享受著生活的樸素和瑣碎旱易,也品味著世事的變化和更迭禁偎。在眾多的生活影像中,作為一個對美食沒有抵抗力的吃貨阀坏,我對廣陽的集會有著孩子般的留戀如暖。它就像夕陽照耀下水面的波光,閃閃發(fā)亮忌堂,粼粼不斷盒至,招搖地吸引著我。
近二十年過去了士修,今天枷遂,廣陽依然集市熱鬧嗎?依然吸引四方人們的熱情嗎棋嘲?依然有如數家珍的美食嗎酒唉?我很快與老同事的微信群取得聯(lián)系,得到了肯定的答復沸移,答復令毫無溫度的手機散發(fā)出昔日同事召喚回歸的灼人熱情痪伦。
“好,找機會阔籽,一定回廣陽流妻,品美食,重溫老同事情笆制!”找機會重回廣陽绅这,再趕廣陽會,此刻我也找下了重新細賞廣陽這幀鮮活“清明上河圖”的最佳理由在辆!白居易詞云:“江南憶证薇,最憶是杭州〈衣ǎ”詞人念念不忘的是景美而富庶的人間天堂浑度,廣陽既無美景,也稱不上富足鸦概,卻也讓人不得忘懷箩张,自有它不同凡響打動人心的地方!
作者:劉水萍,原鴨囗礦校老師先慷。(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