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小秘秘
第一次接觸西蒙娜·德·波伏瓦是在《第二性》這部作品里。作為女性日裙,閱讀完《第二性》之后吹艇,讓我深刻地意識到了女性之所以被動成為“第二性”的原因,也就能理解社會中依舊存在的性別待遇差昂拂。即使在波伏瓦逝世的多年后受神,女性在某些方面作為“第二性”的情況依然存在,更別說波伏瓦當年格侯,尤其在還擁有薩特這樣一個名人伴侶的狀態(tài)下鼻听,她所置身于“第二位”時的窘境。
《成為波伏瓦》這本書給我的一個感覺就是联四,通篇不管主人公波伏瓦處于人生的哪個階段撑碴,從幼年到老年,從無名到成名朝墩,都時刻感受到了作為女性醉拓,她們的困境和依附的角色。幼年時期收苏,見識到了母親對于父親的依附亿卤、對于社會陳規(guī)的默認和順從。
“弗朗索瓦絲(母親)則要保證她的學(xué)識不超出自己的性別所允許的范圍鹿霸∨盼猓”
曾經(jīng)鼓勵她閱讀和思考的父母,后來卻要求她停止思考懦鼠,不應(yīng)擁有太多的才華傍念。另外,本書通篇還充斥著各種關(guān)于波伏瓦她本人的不實的議論葛闷,其中最多的便是在哲學(xué)和思想上憋槐,她是“薩特附屬”的評價,即波伏瓦是一個既沒有思考淑趾,也沒有原創(chuàng)性的哲學(xué)家阳仔。再加上波伏瓦和薩特及其他人之間的特殊關(guān)系,更使得她背負了罵名扣泊。
如此背景下的波伏瓦并沒有因此停滯不前近范,在我看來,她通過不斷地深度思考和切身地去感受體驗生活延蟹,實現(xiàn)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救评矩。
01 從不停止思考
波伏瓦是一個非常樂于思考甚至是深度思考的人。從她的日記習(xí)慣里可以看到阱飘,自小時候起斥杜,她就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虱颗、提出問題。她總是提出“為什么”蔗喂。超前地就感知到了個人從內(nèi)到外觀察到的自己和從外界觀察到的自己忘渔。
波伏瓦不是簡單地順從環(huán)境和生活,而是在兩者之間的碰撞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更新自我缰儿。她的思考是持續(xù)一生性的畦粮,她長年保持著寫作輸出的習(xí)慣,而這是需要非常細致的觀察加上個人深度的思考才能維持的乖阵。學(xué)習(xí)哲學(xué)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她從更系統(tǒng)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宣赔。
“在日記里,波伏瓦寫道瞪浸,她想要哲學(xué)指引自己的人生——過思考的一生儒将,而不是只思考不生活,或是只生活不思考默终∫喂祝”
她的思考是具有指導(dǎo)意義的犁罩,并非空想的純理論意義上的思考哲學(xué)齐蔽,她想要的是能切實引導(dǎo)個人打破障礙的指導(dǎo)性思想。另一層面講床估,波伏瓦是一個切實的生活主義者含滴。
02 切實地貼近生活
波伏瓦曾經(jīng)也屬于沉浸在空中學(xué)術(shù)高閣的理想派,和薩特一同沉浸在豐富的精神世界里丐巫,視金錢如糞土谈况,沉溺于各種各樣的故事、理論和圖像里递胧”希“所談?wù)摰牟皇俏膶W(xué)便是尼采、馬克思缎脾、弗洛伊德或者是笛卡爾祝闻,兩個人也是畫廊和電影院的常客遗菠×”
用現(xiàn)在的一句話說,她和薩特兩個人都曾是屬于“不接地氣的人”辙纬,是純純的理想主義者豁遭。后來波伏瓦自己也在《盛年》里承認,她和薩特年輕的時候都有些自命清高贺拣。
到后來的描述里蓖谢,我們可以看到波伏瓦的轉(zhuǎn)變捂蕴。先不說她的其他關(guān)系是否道德或者是正確的,但她已不再一味沉溺于和薩特思想上共鳴伴侶的關(guān)系蜈抓,開始注重和他人的接觸和發(fā)展启绰,這無疑也是一個幫助認識自我的過程。
“在波伏瓦看來沟使,沒有人能獨自獲得自由:‘一個試圖遠離他人的人委可,同時也在對抗他人,最終會失去自我’腊嗡∽徘悖”
她看到了某些女性在經(jīng)濟上和生活上過度依賴于隨時變卦的人,終其一生燕少,竭盡全力以維護這種單方面的不安全的關(guān)系卡者。她鼓勵這些女性真正地去參與到社會生活當中去,去切實地幫助建設(shè)女性生活的世界客们。
波伏瓦的視角不止局限在女性運動方面崇决,當她達到老年階段,身處這個尷尬的階段時底挫,她感受到了作為老年階級同樣也有著被邊緣化的處境恒傻。再加上她還擁有女性身份,雙重尷尬的局面讓她遭受的評價有時甚至是多方面的建邓。
因此盈厘,即便在身體機能衰退的階段,她仍身體力行官边,以思想沸手、以文字、以行動參與到實際的注簿,能切實改善生活的行動當中去契吉。
————
在波伏瓦的身上,我看到了深度思考加切實生活所帶來的力量诡渴,這是她做到一定程度上自救的重要的兩方面捐晶。她的一生是幸運的。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玩徊,她都能遇到或在思想上或在肉體上部分契合的人租悄。當然,她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了靈魂上深度契合的伴侶薩特恩袱,但是泣棋,這也是一定程度上她的不幸。
波伏瓦坦言過畔塔,她和薩特缺少了肉體上的和諧潭辈。波伏瓦想要的愛情鸯屿,無疑是相互尊重且互惠的關(guān)系,即和伴侶在思想和肉體上的和諧統(tǒng)一和一體把敢。和薩特的關(guān)系是錯位的寄摆,它只滿足了思想上的契合,加上薩特“偶然性愛情”的泛濫修赞,作為女性婶恼,波伏瓦不可能沒有過受騙感和失落感。
但或許又因為有彼此的存在柏副,她和薩特才能在某些方面互相成就勾邦。能遇到精神和肉體都契合的靈魂是多么不易,能遇到某一方面十分契合的人已是幸運割择,有多少人終其一生眷篇,連和自己部分默契的那個人都無法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