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完《成為波伏瓦》的前12章,內(nèi)心五味雜陳丈挟,不知道如何來描寫波伏瓦刁卜,一位很有爭議的女性。
從她的童年到成名時期曙咽,伴隨著很多的榮譽與辱罵蛔趴,她一生寫了很多的作品,包含存在主義的思想和關(guān)于女性的探討.......同時她和薩特之間的開放式關(guān)系傷害了很多“偶然的”人例朱,這些情人間包含了波伏瓦的幾個學生孝情,而他們的關(guān)系也一度成為波伏瓦寫作中的角色。所以說她是頗具爭議的
看了一下閱讀筆記在第九章“被遺忘的哲學”和第十二章“備受誹謗的《第二性》”中筆記是最多的洒嗤,也是感觸較深的地方箫荡。
在第九章中提到““自欺”:這是一種逃避自由的方式,要么過度認同自己的“真實處境”(facticity)渔隶,要么過度認同自己的“超越性”(transcendence)羔挡。“真實處境”是指一個人面對的所有偶然的和沒法選擇的因素间唉,比如出生的時間和空間绞灼、膚色、性別呈野、家庭低矮、受到的教育以及身體。而“超越性”表示的是人能夠超越這些屬性的自由被冒,指的是一個人如何去對待事實军掂,如何通過行動去塑造自己∽虻浚”
如果一個侍者認為自己永遠只能是侍者蝗锥,認為自己是侍者的“真實處境”決定了自己的存在,那么這就是一種“自欺”的狀態(tài)率触。因為這個侍者永遠都有自由去選擇其他的人生道路玛追,否認這一點就是否認他自己的“超越性”。不過,如果這個侍者完全不顧自己是一個侍者痊剖,試圖去做一個首席執(zhí)行官韩玩,那他就是以相反的原因處在另一種“自欺”當中——他沒有認識到自己“真實處境”的局限。
“真實處境”和“超越性”就像是“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陆馁,一個認為怎么努力也不會改變找颓,一個認為通過學習不斷成長就會改變。
就像生活中我也經(jīng)常聽到有人說:不像你這么年輕叮贩,我年紀大了击狮,學不了這些;我可能就是這樣了益老,我肯定做不到彪蓬;你們太厲害了,換我就不行.....
也是一種固定型思維捺萌,認同自己的“真實處境”档冬,對自己的不信任和否定,給自己設(shè)限桃纯。
其實我以前也這樣酷誓,覺得厲害的人離我太遠了,我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态坦,我的家庭盐数、受到的教育和別人比太遠了。
一種自我欺騙伞梯,因為把自己當成弱者玫氢,失敗時就有借口:因為我沒有什么,所有我做不好谜诫。在高中時尤為明顯漾峡,一沒考好,就是說自己太粗心猜绣,沒有承認就是一些知識點不會。
但我現(xiàn)在不這么認為了敬特,我覺得我以后在哪里都可以生活的很好掰邢,對自己很篤定和信任,覺得一切皆有可能伟阔,也是認同自己的“超越性”辣之,一種成長型思維。
雖然我沒有太多社會閱歷和經(jīng)驗皱炉,但遇到事情時不要說:我不行怀估。以此作為自己退縮的借口。可以說:雖然我不會多搀,但我可以學歧蕉。
02
波伏瓦和薩特開始兩年的契約,將他們的愛歸為本質(zhì)的愛康铭,雙方也可以體驗偶然的愛惯退,有其他的情人。
說實話他們這種愛我目前還理解不了从藤,不過拋開愛情來看催跪,雙方在思想、精神上的交流夷野,互為知己確實是很珍貴懊蒸。
生活中能遇到完全懂你想法的人很難,常常是在表達時別人get不到你的點悯搔。
拿我自己來說骑丸,有段時間就處在一個很尷尬的階段,不知道怎么融入鳖孤。
周圍的朋友或同齡人想的還沒有我這么遠者娱,關(guān)于課外學習類的話題他們還沒有那么感興趣;
在線上學習時我和大家的年齡差太多苏揣,閱歷和經(jīng)歷比我多得多黄鳍,大家談?wù)摷彝ァ⑿『⑵叫伲乙策€沒有框沟,有時想的也確實太簡單了。
兩邊都有些碰不到的感覺增炭,不過糾結(jié)一段時間后就想通了忍燥,換個角度看,在不同年齡階段穿插也挺有意思的隙姿。
下至7-12歲的小朋友梅垄,上至20-50的朋友我都接觸了挺長時間的,每個年齡段談?wù)摰脑掝}输玷,思考的東西队丝,表達方式給我的感覺還挺不一樣的。
小朋友在想:作業(yè)怎么辦欲鹏?但好想出去玩机久。好想吃零食,但媽媽不讓......
20歲的朋友在想:要畢業(yè)了赔嚎,工作怎么辦膘盖?論文怎么寫胧弛?
25-30歲的朋友在想:回家又要被催婚了,怎么辦侠畔?要不要跳槽換工作结缚?
再大一些的朋友在想: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呢?怎么育兒呢践图?......
每個人煩惱的點都不太一樣掺冠,也看到一個有意思的點,不同年齡階段的人表達愛和喜歡時會去和喜歡的人分享码党,分享自己或他喜歡的零食德崭、玩具、電影揖盘、電子設(shè)備眉厨、衣服......以此來表達愛意。
大家又都是相通的兽狭,哈哈憾股。
好句摘抄
解放女性意味著不再把她禁錮在與男性的關(guān)系中,但并不是割裂這種關(guān)系箕慧。
做(being)自己并不意味著從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個自己服球,做自己意味著,要在一種不可逆轉(zhuǎn)的“成為”(becoming)的過程中颠焦,與同樣在改變的他者一起不斷改變斩熊。
波伏瓦認為沒有什么選擇是一勞永逸的,相反伐庭,她覺得每一個選擇“都處在變化之中粉渠,每次我意識到這個選擇的時候,我實際上重復了自己的選擇”圾另。
在日記里霸株,波伏瓦叮囑自己:“不要做德·波伏瓦小姐,要做你自己集乔。不要去追逐外界強加給你的目標去件,不要去盲從既定的社會結(jié)構(gòu)。對我有用的東西才是有用的扰路,這樣就可以了尤溜。”
她想要哲學指引自己的人生——過思考的一生幼衰,而不是只思考不生活靴跛,或是只生活不思考
早在1926年缀雳,波伏瓦就在日記里寫道渡嚣,不能因為情人希望你呈現(xiàn)什么形象,你就放棄自我而變成那個樣子,這樣做對自己非常不誠實识椰;一個人應(yīng)該“只給予她所能給予的”绝葡。
波伏瓦覺得,語言“必須先謀殺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