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大師楊澄浦的《自序》:一幕穿越劇
作者:李通國
從人們的直覺印象中收班,“自述”應(yīng)該是比較靠譜的個人歷史涮帘,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yōu)榱四撤N利益帝簇、目標或目的往往會從下意識中不自覺地扭曲事實本身系吩。比如太極拳名家吳圖南為了夠著與武術(shù)巨匠們說話来庭,把自己的年齡虛長了17歲,其實他本人的太極拳水平也是靠自己腳踏實地練出來穿挨,原本不必依靠別人的盛名月弛;繪畫大師齊白石把自己拉長三歲也是這樣的心態(tài),也許是虛榮心作祟科盛,也許是下意識里的夢囈帽衙。如果這是人類自身存在的一種普遍的心理,我們所有人就不必窮追不舍地非要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來說事贞绵,你我都不是完美無缺的人厉萝,人生誰還沒有個虛榮心!
事實上榨崩,心理學上有虛假記憶(False Memory)的學說谴垫,是指一種人們回憶起了以前沒有發(fā)生過的事件的現(xiàn)象。用心理學的說法詳細講就是母蛛,人的有些腦區(qū)能夠在感知到事物之后翩剪,想象一個新的事物來覆蓋原有的事物。因此彩郊,一個想象中的生動事件就能夠在我們腦中留下和真實發(fā)生過的事件同樣的記憶痕跡前弯。這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并不誠實,它會依靠原事件秫逝,生成一個并不存在恕出、或與事實不同的的虛假記憶。同時筷登,我們對于過去的特殊記憶并不會永久不變剃根,而是在反復回憶中留下一份大概的、不精確的印象前方。理解了人們的錯覺心理狈醉,也了解了心理學上的上的關(guān)于記憶的一些基本道理廉油,我們再來研究一下楊澄浦大師的《自序》中穿越時空的現(xiàn)象,或許有許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就不會使我們驚詫了苗傅!
一 《自序》是鄭曼青的手筆
楊澄浦的文化水平有限抒线。按說楊露禪在北京打拼站穩(wěn)腳跟后,有足夠的經(jīng)濟實力把子孫送到學堂讀書的渣慕,可能是以武傳家的緣故嘶炭,他的子輩和孫輩的文化水平都不出色,即使許禹生筆下智慧的楊健侯大師也沒有達到著書論說的程度逊桦。最早把楊家拳術(shù)理論和技術(shù)整理出版的是楊健侯的弟子許禹生眨猎。為了教學的需要,把楊家拳術(shù)口頭講述的理論及傳承的太極拳技術(shù)進行歸納整理强经,其中也摻雜了不少宋書銘講述的內(nèi)容睡陪,以楊澄浦動范本作為插圖參照,1921年出版《太極拳勢圖解》匿情,楊氏拳術(shù)首次在著作中面世兰迫。1925年楊澄甫的親傳弟子陳微明以他追隨楊澄甫習武期間做的學拳筆記為藍本整理出版了《太極拳術(shù)》。一個在北京教授炬称,一個在上海傳播汁果,楊氏拳術(shù)開始在大江南北享有盛名。1931年由楊澄甫口述玲躯,弟子董英杰記錄編輯的《太極拳使用法》匆忙出版据德。著作中出現(xiàn)的語言問題遭到同行及弟子的批評,以致著作出版發(fā)行不久府蔗,楊澄甫就把剩余的書籍匆忙毀掉晋控,《太極拳使用法》在社會上流傳并不廣。
第一部著作沒有寫好姓赤,所以在第二部著作《太極拳體用全書》寫作時楊澄甫找到了他的著名弟子才華橫溢的鄭曼青代筆,《自序》出現(xiàn)在這部著作中仲吏。要深入理解探究《自序》中傳達出的時代情愫不铆,就要了解一下鄭曼青本人。
鄭曼青(1902—1975)裹唆,原名岳誓斥,字曼青,自號蓮父许帐,別署玉井山人劳坑,又號曼髯,浙江永嘉人成畦。鄭曼青從小就聰明伶俐距芬,跟著母張氏習詩書涝开,過目成誦。10歲從汪香禪習畫框仔,四年后畫藝大進舀武。1917年,來到杭州离斩,在這里結(jié)識沈寐叟银舱、馬一浮、經(jīng)子淵跛梗、樓辛壺等文化名人寻馏,相與研論詩、書核偿、畫诚欠。1920年到北京,在報紙上與名士以詩唱和宪祥,受郁文大學招聘聂薪,講授詩學,從而有機會得以結(jié)交陳師曾蝗羊、王夢白等國畫名家藏澳,詩畫俱臻進境。1923年鄭曼青21歲時已經(jīng)是北京美術(shù)專門學校教授耀找。真是少年得志翔悠,說鄭曼青是青年才俊一點都不夸張。鄭曼青的才能不只是表現(xiàn)在書畫上野芒。據(jù)說鄭曼青少時多病蓄愁,隨母捶藥,萌發(fā)了用醫(yī)藥濟世的志向狞悲,25歲時從安徽名中醫(yī)宋幼庵學醫(yī)撮抓,到上海發(fā)展時已經(jīng)是一個精于病理,尤于婦科摇锋、骨科別有心得的醫(yī)家了丹拯,后來曾任全國中醫(yī)公會理事長。略觀鄭曼青的成長過程荸恕,他出生于偏僻的浙江永嘉乖酬,15歲就離開家鄉(xiāng)到了杭州,成長過程中足跡到過杭州融求、北京咬像、上海等當時文化發(fā)展最為前沿的城市。鄭曼青出生于二十世紀初,正是中國制度文化大變革县昂、大動蕩時期肮柜,各種思潮風起云涌,身居其中的鄭曼青深受感染七芭。
1928年素挽,鄭曼青執(zhí)教國立暨南大學,又出任上海美專國畫科主任狸驳。1931年预明,與黃賓虹等創(chuàng)辦中國文藝學院,任副院長耙箍。就是因為創(chuàng)辦中國文藝學院撰糠,操勞過度,甚至咯血辩昆。這次遇到了兩個精通太極拳的同事葉大密阅酪、趙仲博,一個月的練習竟然病痊愈了汁针。1932年术辐,鄭曼青辭去一切教職,專從陽湖國學大師錢名山攻經(jīng)學施无,決心三年足不出廬辉词。他“壬申正月濮公秋丞家,得晤楊師澄浦猾骡。秋翁介瑞躺,執(zhí)贅于門”[1],在這一年,他正式拜楊澄甫為師學習太極拳兴想,也是在這一年鄭曼青接到了師父楊澄浦準備出書的事宜幢哨。
楊澄甫《自序》出自鄭曼青手筆。舉一例嫂便。一個作者通常有自己寫作和用詞習慣捞镰,鄭曼青也有自己的用詞習慣。在《鄭序》中有“于是昕夕研求毙替,鍥而不舍曼振。”一句蔚龙。“昕夕”比較冷僻的一個詞映胁,就是早晚的意思木羹。在《自序》中有“或單練,或?qū)殻肯Σ惠z”之句坑填。顯然是鄭曼青寫作中不經(jīng)意的用詞方式抛人!《自序》大意也許是楊澄浦的意思,連綴成篇必有鄭曼青的加工成份和寫作技巧脐瑰⊙叮或者僅僅是鄭曼青根據(jù)道聽途說的事跡自己洋洋灑灑的聯(lián)想創(chuàng)造也說不定,讀完全篇就會知曉這樣說的理由苍在。
二 楊澄甫與爺爺楊露禪跨越時空相見
聽書不如看書,聽寂恬,總是第二手的信息续誉,看,才是最直接的感受初肉,讀一讀原文酷鸦,看看鄭曼青筆下的楊澄浦。
余幼時牙咏,見先大父露禪公臼隔,率諸父及諸從游者,日從事于太極拳妄壶∷の眨或單練,或?qū)毝⒐埃肯Σ惠z盒发,心竊疑之。以為是一人敵狡逢,項籍所不屑學者宁舰。余他日當學萬人敵。
稍長奢浑,先伯父班侯公命余從之學蛮艰。于是向之所疑者不復能隱,則直陳之雀彼。先大夫健侯公怒斥之曰:“惡壤蚜,是何言?汝大父以此世吾家徊哑,若乃欲墜箕裘歟袜刷?先大父亟止之曰“此不能折服孺子也≥撼螅”[3]
楊澄浦少時并不喜歡學習拳技著蟹,立志像項羽一樣學習“萬人敵”墩蔓,就是要做能夠統(tǒng)兵的將才、帥才萧豆,從小就有志向奸披。據(jù)說,楊澄甫發(fā)奮練功是在父親楊健侯去世后感到了生活的逼迫涮雷,在這里這樣書寫似乎有點為楊澄甫早期沒有用心練功的開脫和美化的嫌疑阵面,因為楊澄甫沒有熟讀兵書,沒有立志考武舉洪鸭,也沒有能夠文采飛揚样刷。伯父班侯讓他學習拳術(shù)時,早熟的少年直接陳述自己的遠大理想卿嘲,遭到了父親健候的一頓叱喝颂斜。可是拾枣,祖父楊露禪制止了父親粗暴的行為沃疮,并說這樣是不能說服孩子的。這看似正常的楊澄浦人生經(jīng)歷描述中卻與事實上人物邏輯有相悖之處梅肤。
問題出在年齡司蔬。楊露禪的年齡公認出生于1799年辭世于1872年,而楊澄浦出生于1883年姨蝴。以此而論俊啼,祖父楊露禪去世11年后楊澄浦出生,他又是如何見到爺爺?shù)淖笠剑可腥魲畛纹炙龆际钦娴氖谂痢畛纹侄掠兄鞠虻哪挲g假定在八歲左右,此時應(yīng)該是1891年浮梢,楊露禪大師若健在應(yīng)當是九十二歲跛十,這是一個長壽老人的年齡,想一想我們今天身邊經(jīng)常見到九十多歲的健康老人秕硝,百歲也不是很稀奇芥映,只從年齡上推斷是完全可能的。事實上远豺,金恩中的《國術(shù)名人錄》中說楊露禪享年九十七歲[4]奈偏,不知依據(jù)是什么,與大眾的記述大相徑庭躯护。若是真的惊来,楊露禪大師的有生之年至少應(yīng)是(1799—1896),去世時楊澄浦13歲棺滞,那么楊澄浦《自序》中所述一切都成合情合理的事情了唁盏。
這個結(jié)論的前提是他的弟子包括楊家后代對楊露禪去世年齡的記述都是錯誤的内狸。如果楊家后人及大眾記述楊露禪的離世年齡是正確的,那楊澄浦就有錯覺的嫌疑厘擂,心理學上虛假記憶或許正好解釋楊澄浦所說。用一句話形容是“假做真時真亦假”锰瘸,這是自以為真的事情刽严。
三 楊露禪跨越時代的時髦用語
以手撫余曰:“居,吾語汝避凝。吾之習此而教人者舞萄,非以敵人,乃以衛(wèi)身管削;非以用世倒脓,乃以救國。今之君子含思,祗知國之弊在貧崎弃,而未知國之病在弱也。是故謀國是者含潘,競籌救貧之策饲做,未聞有振衰起頹之圖。惟其通國皆病夫遏弱。誰復勝此重任盆均?積弱斯貧,貧實原于弱也漱逸±嵋蹋考各國之致強,莫不強民為初步饰抒。歐美之雄偉英挺無論矣肮砾。即島國侏儒,亦孰非短小而精悍循集。以吾國人之鳩形鵠面當之唇敞,勝負之決,庸待蓍龜咒彤。然則救國之道疆柔,自當以救弱為急務(wù)。舍此不圖镶柱,抑亦末矣旷档。[1]
《自序》中這一段與下一節(jié)是連貫一體,都是楊露禪在給楊澄浦講述道理歇拆。楊露禪練武教人的目的在“衛(wèi)身”鞋屈,在“救國”范咨。因為他認為國家的病是因為“弱”造成的。舉了例子為證厂庇,歐美人的雄偉渠啊,還有短小精悍的島國侏儒,都是民強了才國強权旷,所以“救國之道替蛉,自當以救弱為急務(wù)”。楊露禪能講出這樣的大道理可以想象是因為1840年代楊露禪已經(jīng)在北京打拼了拄氯,身居政治中心躲查,自然比鄉(xiāng)土野夫見多識廣的緣故。即便如此译柏,還是讓人有些質(zhì)疑镣煮,疑問出在論述的道理上似乎超出了楊露禪生活的年代。
緊接著假定楊露禪1897年去世時間推論鄙麦。楊露禪生年經(jīng)歷了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典唇、洋務(wù)運動及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身居北京的楊露禪對歐美列強黔衡、日本諸國的情況和大清國內(nèi)形勢始必有一定的了解蚓聘,那么對歐美人之雄偉英挺或是島國侏儒的短小精悍的論述都是源于列國形勢的感慨。大清1861年開始洋務(wù)運動到1895年因為與日本的一場戰(zhàn)爭戛然而止盟劫。洋務(wù)運動的思想是主張學習西方的聲夜牡、光、電侣签、化塘装、輪船、火車影所、機器蹦肴、槍炮、報刊猴娩、學校等阴幌,認為要富強,使中國“有備無患”卷中,必須學習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自然科學甚至社會政治學矛双,提倡興“西學”、“洋務(wù)”蟆豫、辦軍工廠议忽,生產(chǎn)新式武器、建立新式軍隊十减,達到“自強”目的栈幸。因此洋務(wù)派引進了西方軍事裝備愤估、機器生產(chǎn)和科學技術(shù),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批近代企業(yè)速址,前期口號為“自強”玩焰,后期口號為“求富”。這個時期的求“富強”是指軍事和經(jīng)濟壳繁。所以楊露禪提出的“積弱斯貧震捣,貧實原于弱也”,把國家的“積弱積貧”一并歸于體“弱”的思想并不會產(chǎn)生在這個時期闹炉,這要等到“軍國民主義”思潮的來臨。
軍國民體育在我國的最早發(fā)生,可追溯到晚清時期蔡鍔等一批留日學生的首倡壹若。1902年蔡鍔曾以奮翮生的筆名在《軍國民篇》中提出:“軍人之知識嗅钻,軍人之精神,軍人之本質(zhì)店展,不獨限之從者养篓。”“凡全國國民赂蕴,皆亦具有之柳弄。”[5]1903年梁啟超發(fā)表《論尚武》概说,他在文中說:“合四萬萬人碧注,而不能得一完備之體格,嗚呼糖赔!其人皆為病夫萍丐,其國安得不為病國也!以此而出與獰猛梟鷙之異族遇放典,是猶驅(qū)侏儒以斗巨無霸逝变,彼雖不持一械,一揮手而我已傾跌矣奋构。嗚呼壳影!生存競爭,優(yōu)勝劣敗声怔,吾望我同胞練其筋骨态贤,習于勇力,無奄然頹憊以坐廢也醋火!”悠汽,“我不速拔文弱之劣根箱吕,一雪不武之積恥,二十世紀競爭之場柿冲,寧復有中國人種立足之地哉茬高。”[6]尚武強國的思想在二十世紀初葉開始在知識分子中群體發(fā)酵假抄。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怎栽,第一任教育總長蔡元培向社會正式提出了有關(guān)“軍國民教育”的問題。他指出“當民國成立之始宿饱,而教育家欲盡此任務(wù)熏瞄,不外乎五種主義。即軍國民教育谬以、實利主義强饮、公民道德、世界觀为黎、美育是也邮丰。”認為“軍國民主義者铭乾,筋骨也剪廉,用以自衛(wèi)】婚荩”“軍國民主義”就是“軍隊體育斗蒋。”所以蔡元培說:學信跏椋“兵式體操吹泡,軍國民主義也;普通體操经瓷,則兼美育與軍國民主義二者爆哑。”[7]1910年代這種思想通過學校廣泛傳播舆吮。
所以揭朝,在《自序》一文中楊露禪這“貧實原于弱”的思想有點超前了,不憚我們的猜測,這是鄭曼青的思想色冀。生于1902年的鄭曼青正生長在大變革的新時代中潭袱,從十五歲其游走在杭州、上海锋恬、北京等地屯换,對新興思想耳聞目睹,這些新興的思想對鄭曼青如同網(wǎng)絡(luò)對2000年代出現(xiàn)的孩子一樣習以為常,可是沒有見到二十世紀曙光的楊露禪也就沒有機會聆聽晚輩們的奇談彤悔。如果確切楊露禪大師是1872年辭世嘉抓,即使假定的1896辭世,這些思想都是聞所未聞的晕窑,能做這樣的鴻篇大論豈不是亂談抑片!
四 民間武師的大志向
余自幼即以救弱為己任。嘗見買解者杨赤,其精神體魄敞斋,固不遜于外人所謂大力士武士道者。余大喜疾牲,叩其術(shù)植捎,秘不以告。乃知中國自有強身之術(shù)阳柔,而一弱至此鸥跟,豈無故哉!嗣聞豫中陳家溝陳氏有內(nèi)家拳之名盔沫,躡蹺往從陳師長興學。雖不見拒于門強之外枫匾,然日居月諸架诞,迄未許窺堂奧。忍心耐守干茉,凡十余稔谴忧,師憫余誠,始于月明人靜時角虫,舉個中妙諦以授予沾谓。學成來京師,誓本素志戳鹅,廣授于人均驶。未幾,見從吾學者枫虏,瘠者肥妇穴,羸者腴,而病者健隶债。乃大喜腾它。顧以一人之所授有限,則如愚公之移山死讹,更以諸若父叔輩暨從游者瞒滴。若志在用世,寧鄙視救世之術(shù)而不學乎赞警?”余于是始恍然于先大父之孳孳斯術(shù)妓忍,且以世吾家虏两,蓋有在也。遂欣然請受教单默。[1]
本節(jié)通過楊露禪的口述寫了三件事:第一件是碘举,楊露禪學拳的原因是“嘗見買解者,其精神體魄搁廓,固不遜于外人所謂大力士武士道者引颈。余大喜,叩其術(shù)境蜕,秘不以告蝙场。乃知中國自有強身之術(shù)”,奇異的中國強身之術(shù)是楊露禪渴望學拳的最大動力粱年,因為楊露禪從小就立下了“救弱為己任”的遠大志向售滤。這是廣府城郊區(qū)的青年楊露禪在十九世紀初年立下的志向,一如身居偏僻之地河南南陽隆中的農(nóng)村青年諸葛亮能曉天下事的博大胸懷和前瞻眼光台诗。外國大力士來中國是二十世紀才漸漸有的事情完箩。中日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簽訂了《馬關(guān)條約》,其后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拉队,被迫開放通商口岸弊知。外國人開始大批居住中國租借地。中國武士與外國大力士較技有真實的事件粱快,也有查無實據(jù)的傳說秩彤。楊露禪見“賣解”者體魄不遜大力士武士道者,顯然是鄭曼青時代想象到的事情事哭。
第二件事,楊露禪拜師陳長興的曲折經(jīng)歷鳍咱。楊露禪被陳長興拒絕門外降盹,偷拳十余載,師父為他的誠心所感動流炕,在月明人靜的夜晚澎现,把太極拳的真諦和盤托出。這個帶著傳奇色彩的故事成就了后來宮白羽1940年出版的武俠小說《偷拳》的創(chuàng)作主題每辟,鄭曼青敘述這個故事出版時間是1933年剑辫,宮白羽莫不是受到了這個故事的啟發(fā)而創(chuàng)作。如果楊露禪尋求的是內(nèi)家拳強身健體的秘訣渠欺,那么陳長興秘傳技藝倒也可能是事實妹蔽。可是楊露禪闖蕩京城被人傳為“楊無敵”,憑自己的卓絕功夫一躍成為“北漂”武術(shù)家中的佼佼者胳岂,以技擊聞名编整。《太極拳興起——走向都市》中有句話乳丰,偷拳只能偷些招式掌测,而技擊不只是招式,更不是一句秘訣产园。技擊能力的養(yǎng)成汞斧,需要針技擊的訓練手段和方法,更需要日復一日的實戰(zhàn)實踐什燕。[8]楊露禪習練的太極拳究竟是技擊的功夫還是健身的道術(shù)粘勒,這是讓后來人產(chǎn)生多少內(nèi)心糾葛的一件事情呀!不過歷史的事實是屎即,楊露禪曾在軍隊做教官庙睡,有清晰記述的,其子楊健侯也同樣在大清軍隊中做過教官技俐。1895年載漪經(jīng)清政府同意組建“武勝新隊”乘陪,其后改名“虎神營”。楊健侯和吳全佑在其中任教雕擂,楊健侯主要教習士兵習練刀術(shù)和槍術(shù)暂刘。這說明楊家所傳功夫也是能用于實戰(zhàn)格斗的。1912年民國成立前后的時間在新興體育思想影響下捂刺,武術(shù)教育思想開始悄然轉(zhuǎn)向,武術(shù)在民國初年孫祿堂募寨、許禹生等武術(shù)名家的著述中已經(jīng)積極推動習武健身了族展。1925年陳微明在上海成立“致柔拳社”之時更是刻意強調(diào)太極拳的強身祛病的功效“斡ィ“未幾仪缸,見從吾學者,瘠者肥列肢,羸者腴恰画,而病者健〈陕恚”鄭曼青直接為楊露禪的拳術(shù)定位為強身健體页眯,他用自己時代的思想移花接木在了楊露禪的身上捉偏。不過,1933年鄭曼青所寫楊露禪的故事是否是為大勢所趨的太極拳強身健體功能找到一個歷史的源頭呢?
第三件事,楊露禪來京授拳。
“學成來京師焕妙,誓本素志,廣授于人弓摘》偃担”
楊露禪來北京伊始就把傳播太極拳作為自己的志向,廣泛傳播韧献。這與流傳的說法頗為矛盾末患,楊露禪主要在王府和軍隊中教拳,有名有姓的徒弟并不多势决。太極拳最初被上層社會接受阻塑,傳播很有局限性。最重要的是習練太極拳的目的果复,“從吾學者陈莽,瘠者肥,羸者腴虽抄,而病者健走搁。”以此而論迈窟,強身健體是楊露禪最初的本心追求私植。楊露禪教育楊澄浦一直把太極拳說成是“救世之術(shù)”“強身之術(shù)”。這與傳說中“能打”的楊露禪之形象背道而馳车酣。難道這是世人的一種誤解曲稼,楊露禪一開始就只是一個僅僅能練的“武把式”?楊澄浦1931年出版的《太極拳使用法》中有一句武術(shù)行走江湖的用語:“有說一力降十會(有禮)湖员,我說一巧破千斤(不錯)”贫悄。[9]其實講的就是武術(shù)技擊的不同方式。這句話會不會是楊露禪在北京闖蕩時候使用過的江湖話呢娘摔?楊露禪的兩個兒子來京城時窄坦,楊露禪已經(jīng)在北京站穩(wěn)腳跟,在江湖走場似乎沒有可能凳寺。而孫輩的楊澄浦兄弟鸭津,民國時楊家衰落,有過在北京中央公園教拳賺錢的經(jīng)歷肠缨,似乎也有可能逆趋。無論猜測是否正確,行走江湖的太極拳家也是在向眾人講究格斗的本事晒奕。這樣看待太極拳父泳,問題就來了般哼。強調(diào)強身健體是否會是楊露禪的本意呢?還是楊澄浦為適應(yīng)民國時代的趨勢而對事實做的杜撰呢惠窄?“誓本素志蒸眠,廣授于人”有對一個成功的武術(shù)家美化武術(shù)人生經(jīng)歷的傾向!最初來北京打拼杆融,站穩(wěn)腳跟楞卡,討到飯碗才是最迫切的需求。
?結(jié)語
分析楊澄浦《自序》蒋腮,似乎人們可以讓人洞悉太極拳發(fā)展的歷史片段,剛好相反藕各,許多撲朔迷離的事實池摧,反而憑添了許多的矛盾。被捧為美國社會心理學“圣經(jīng)”的《社會性動物》一書中認為:也許你不相信激况,但是有一個事實是作彤,記憶是一個重構(gòu)的過程。記憶不像錄音帶或者錄像機一樣客觀記錄事實乌逐,它在生活中不停地被過濾和改造竭讳。[7]楊澄浦的《自序》多是虛構(gòu),也許有他本人夸大事實的敘說浙踢,也有他的徒弟鄭曼青妙筆生花的杜撰绢慢。
楊露禪教誨楊澄浦的一段話,可以斷定是后來創(chuàng)作洛波,楊澄浦可能有這個意思胰舆,而連綴成篇,用古文儒雅地表達出來是鄭曼青的本事蹬挤。整篇序中體現(xiàn)的太極拳強身救弱的思想在1900年以后出現(xiàn)思瘟,是大時代對武術(shù)提出的新要求。孫祿堂1916年出版《形意拳學》就提到內(nèi)家拳能夠讓民眾健身強體闻伶,陳微明在上海創(chuàng)辦致柔拳社主旨就是“養(yǎng)生”够话,時代使然。在1900年代之前女嘲,這種思想絕無僅有。
《自序》是對楊露禪人生抱負的一次藝術(shù)夸張欣尼,一個傳統(tǒng)文人穿越時空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爆雹。
注釋
[1]楊澄甫著,邵奇青校注.太極拳體用全書[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6
[2]金恩中.國術(shù)名人錄[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0
[3]楊澄甫著钙态,邵奇青校注.太極拳體用全書[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6
[4]蔡鍔(1882-1916),原名艮寅册倒,字松坡蚓挤,漢族,湖南邵陽人驻子。蔡鍔一生做了兩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時期在云南領(lǐng)導了新軍起義;另一件是積極參加反對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缤剧。1902年2月域慷,他在梁啟超創(chuàng)辦的《新民叢報》上,發(fā)表了題為《軍國民篇》芒粹。
[5]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化漆,號任公座云,又號飲冰室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朦拖,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捍岳、教育家睬隶、史學家、文學家苏潜,曾參與戊戌變法(百日維新)√剑《論尚武》發(fā)表在他創(chuàng)辦的《新民叢報》上。
[6]蔡元培(1868—1940)戳气,字鶴卿链患,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物咳。教育家、革命家芯肤、政治家压鉴。曾任國民黨中央執(zhí)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jiān)察院院長油吭;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婉宰;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20年至1930年心包,蔡元培任中法大學校長。軍國民教育是蔡元培1912年出任教育總長是提出的教育思想痕惋。
[7]李通國.太極拳興起[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7
[8]楊澄甫著娃殖,邵奇青校注.太極拳使用法[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6
[9]艾利奧特·阿倫森.社會性動物[M].武漢:華東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