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什么是佛教中所說的“無我”,就要先知道“無我”中“我”指的是什么。
“我”是從梵文atman(阿特曼)翻譯過來的腋颠,在釋迦佛成道前后在古印度諸派哲學(xué)中一直存在著諸多關(guān)于“我”的論述。他們大都認(rèn)為宇宙有真常獨一的主宰者大梵、自在天焰雕,人身中有真常不死的主宰者---神我。
由此可見:“我”是“主宰者芳杏、有自在力矩屁、不變易”的意思辟宗;
釋迦佛成道后向世人開示:“人是由五蘊(色、受吝秕、想泊脐、行、識)組成的烁峭,在這五蘊組成的一堆東西里并沒有一個主宰者的存在容客,這一堆東西概括為:身、心约郁,這身缩挑、心時刻隨著因緣在無常變化著;把這身鬓梅、心隨俗稱為我供置,其實并沒有一個真我的存在”!
《雜阿含》第12經(jīng)
「如是绽快,比丘芥丧!色無常,受坊罢、想续担、行、識無常活孩,無常者則是苦赤拒,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诱鞠。.........」
《雜阿含》第33經(jīng)
「色非是我挎挖,若是我者,不應(yīng)于色有病有苦生航夺,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蕉朵。以色無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阳掐,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始衅。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缭保。.........」
《大智度論》第22卷
一切法皆屬因緣汛闸,屬因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艺骂。
“我”诸老,是主宰者,有自在力等意思钳恕;
如果在我們的身别伏、心世界中真有這么一個“我”存在的話蹄衷,我們在痛苦的時候只需要對自己說一句:“我要開心”,就會馬上開心了厘肮;我們快死的時候只需要對自己說一句:“我要長生不老”愧口,就永生了;因為我們有對自己的身心世界有自在力类茂,有絕對的主宰權(quán)耍属,所以這些事情我們自然應(yīng)該能辦到。
然后事實卻是巩检,當(dāng)痛苦到來時我們只能承受厚骗,當(dāng)忿怒到來時我們不能自己;我們?nèi)諒?fù)一日地老去碴巾,最后終將邁向死亡,我們無法在這有為的身心世界里長生不老丑搔;這個有絕對主宰權(quán)的“我”在哪里呢厦瓢?
思辯出來的“無我”不是真的“無我”,平靜下來去觀察你的身啤月、心世界煮仇,翻越那涌動流淌著的四大,穿越那因緣而起的思潮谎仲,終有一天你會親身體會到什么是“無我”浙垫,那是一種感受不是一種推理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