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抄了一份《心經》贫导。對于《心經》蟆盹,自己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懷。其實峰档,每一次的抄寫,都是內心的洗禮讥巡,心里也總會裝著美好的祝愿。除了這些欢顷,也有很多其它的收獲和體會。這些體會或許由于我自身覺悟和理解的局限炼七,來得沒那么準確布持,甚至會帶著某種偏頗,但卻是我現(xiàn)階段真實的感受按傅。寫下來胧卤,也權當是給今后的一點借鑒。
一、書法即佛法侧啼。
每抄一遍《心經》堪簿,自己都得用上三個小時的時間,而中間又萬萬不敢間歇哪审,生怕若是停下一段時間再寫,用筆和用墨就會與先前的相差太大虑瀑。人常說,練書法練的是定力舌狗,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為朝氓?其實,自己喜歡抄寫《心經》赵哲,很大程度上也是以這種形式來磨礪自己〗埽“坐亦禪筷屡,行亦禪”。而書法里面的禪意無刻不在毙死。裁紙,蘸墨确封,起筆爪喘,運筆纠拔,收筆,都需屏息凝神稠诲,容不得半點懈怠。舉手投足間略水,便是對身與心的修煉渊涝。窗外蟬鳴陣陣床嫌,屋內風扇飛轉,我端坐在桌前厌处,細數著每一個詞句,品味著每一個筆畫蚯姆,感受著書法與佛法的交融。
對于書法通于佛法疙驾,古人還有很多精到的見解郭毕。康有為說显押,書法亦猶佛法,始于戒律挖息,精于定慧套腹,證于心源,妙于了悟电禀,至于極也笤休,亦非口手可傳焉。是對書法參悟與創(chuàng)作的形象寫照政基。
另一方面腋么,書法也促進了佛法的傳播亥揖。弘一法師說,夫耽樂書術增長放逸费变,佛所深誡挚歧。然研習之者能盡其美吁峻,以是書寫佛典在张,流通于世矮慕,另諸眾生歡喜受持,自利利他瘟斜,同趣佛道痪寻,非無益也。古人寫經橡类、刻記碑銘猫态,都是對佛法的傳播。
而書法的發(fā)展史亲雪,也像極了佛法义辕。漢字與書法的進程大體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由簡入繁階段璧函,從遠古陶器上的刻畫符號演變到筆畫復雜的篆文基显,二是由繁入簡階段,由篆書到隸書库继、章草窜醉、楷書的演變。佛語又說拜英,一花一世界琅催,一葉一天堂。佛法也是從簡單中體味復雜侠碧,由復雜物化為簡單。暢游于書法史棋蚌,也好似是在聽古人說法挨队,錯綜變化的甲骨文盛垦,博大凝重的金文,渾厚高古的石鼓文颊埃,通古今之變的漢隸蝶俱,崇尚風韻的晉書,法度精嚴的唐書罗标,等等积蜻,其間變化多端卻不離根本。
二宙拉、懂得放下谢澈,才能更好地珍惜不见。
《心經》里說崔步,五蘊皆空井濒,色不異空列林,空不異色希痴,又說砌创,心無掛礙嫩实。既然如此,就要學著放下執(zhí)念甲献,而我覺得晃洒,放下并不是不在乎或不作為朦乏,而是為了更好地拿起呻疹,更好地珍惜。成都文殊院三大士殿外有一千古楹聯(lián):見了便做际歼,做了便放下鹅心,了了有何不了纺荧;慧生于覺,覺生于自在输枯,生生還是無生占贫。仔細品讀體味型奥,字里行間滲透著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碉京。
還記得那個小故事谐宙,講的是坦山和尚和一個小和尚要過一條河凡蜻,河畔有個年輕美麗的女子正為過不了河而發(fā)愁咽瓷,坦山就把那女子抱了過去舰讹。之后茅姜,小和尚問坦山,說出家人不近女色月匣,你為什么還去抱那女子钻洒?坦山回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锄开,你還抱著她嗎素标?
是的,我們之所以放不下萍悴,很多時候是因為分別心太重头遭,往往令自己徒生煩惱,于他人也無甚益處癣诱。相反计维,只有放下了自己內心的偏執(zhí),才會真正從他人它物的角度思考鲫惶,也才會更好地珍惜。
三赏淌、約束是更大的自在。
《大唐玄奘》里缩擂,駐守烽火臺的將領王祥問對玄奘說,一個持戒的人博脑,像是很幸福的樣子叉趣,但不自在疗杉。玄奘卻說,更自在些朝聋。王祥問,為什么言蛇?玄奘答道猜极,知道什么當做什么不當做,豈不省心?
生活中受扳,我們也會有這樣那樣的約束勘高,很多約束都是為了讓我們獲得更大的自由蕊蝗。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子漩。有所不為幢泼,才能真正有所為。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挥吵,就要積極奮斗忽匈,甚至要忍受孤寂丹允。可與夢想比起來批狐,這些都不算什么,夢想也因有了這樣的過程而更豐盈食零。
四娜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携御。
玄奘西天取經婚苹,路途艱險,靠誦讀《心經》來排除內心的雜念與恐懼评肆。當在荒漠里被風吹灑了水,卻又走不出去時久橙,連他的馬兒都急著往回走去∽U可他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晴氨,只因他那取經的心愿凄鼻。
終于到了天竺那爛陀寺闰非,贏了辯經大會,可謂功成名就辆毡。別人勸他留在天竺,他卻要回大唐長安,說自己是來取經的鲫售。這就是不忘初心。
五、字如其人棉安,如人品,如人心蒲赂。
論書者說,“晉人尚韻镊叁,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敛腌,這是書法于不同時代不同人群的表現(xiàn)旅敷。漢代趙壹在《非草書》中說足绅,凡人各殊氣血粹污,異筋骨。心有疏密觉啊,手有巧拙宋下。書之好丑罩引,在心與手,可強為哉忌锯?蘇東坡也說,書必有神领炫、氣、骨砚哗、肉仅淑、血,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人們在生活中也常說,字如其人纹因。我覺得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惊畏,一是如人品偷俭,二是如人心负溪。
文征明說,人品不高,用墨無法。人心正了老玛,寫的字才會有正氣溉苛。而同一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寂玲,也會寫出不同效果的書法。剛正不阿的顏真卿創(chuàng)立了雄強圓厚的顏體流纹,學他的字茸炒,也定能感受大唐的博大氣派慎玖。讀他的《祭侄文稿》,則能深深感受到他血淚相和、悲憤交加的情懷。
六鳍侣、抄經,是一種美的享受。
以前寫過一首小詩《抄書人》惨驶,是自己內心對古代抄經人的崇敬之情的表達,也是對他們經歷的羨慕∑懒疲現(xiàn)一并附于下面加匈。
你可曾聽到遠方的琴聲啥寇,
撩起了江面上的一輪月明;
猶如輕輕撥動的心弦,
附和著夜燈下的半縷闌珊。
你可曾品到暗淡的書香,
沁透了窗格上的那片枯黃习贫;
就像悄悄浸潤的翰墨祟身,
傳承著千百年未變的執(zhí)著婉陷。
一筆一劃,
書寫的可是厚重里的輕靈?
半絲半縷砌函,
縈繞的可是素樸中的幽情厕倍?
但當時光漸漸老去,
誰還能體會到筆尖意蘊的新鮮这溅?
再隔千百年之后,
又是否有人會問起你的容顏仪壮?
于是
想為你立一尊雕像淫茵,
拂去額頭那銀色的清霜丹喻;
讓你凝視的雙眸里,
會看到墨緣承載的希望藏研。
可在我心里业踏,
早已矗立著你清高的身姿;
依然伴著那輪明月伤提,
還有夜燈旁那枯黃的窗格。
而倘若時光可以逆轉,
我也愿成為當時的你往毡;
好將那幽幽深情細細地把賞品味;
因為我知道,
在這份幽情里冬筒,
是抄書人獨有的心靜神謐舞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