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稻爬,各網(wǎng)站娛樂版新聞都被“劉愷威出軌”“楊冪與劉愷威離婚”刷了屏。新聞的評論也是充斥了五花八門的話語蜕依,大有指點江山的態(tài)勢桅锄。
在評論里我也看到和我一樣迷惑不解的人。我們都搞不懂一個問題:別人離婚样眠,和我們有什么關(guān)系呢友瘤?
于是我又看到問題下面一堆人跳出來,很生氣地指責那個提問的人檐束。什么“裝逼” “你不看就別點進來辫秧,瞎逼逼” “誰叫他是明星呢” “戲子就是喜歡亂搞,水深啊” ……
我覺得挺搞笑的被丧,甚至有點驚訝了盟戏。原來提問題也能成為裝逼的表現(xiàn)绪妹,那大概用過百度知乎豆瓣搜狗谷歌的人都是裝逼的代表吧。
從評論看柿究,大概可以分為四波人喂急。
第一種,是那種純屬好奇的吃瓜群眾笛求±纫疲看到娛樂頭條隨便點進來,消磨時間探入,也消磨生命狡孔。
第二種,是已經(jīng)厭煩了新聞頭條總是娛樂八卦的人群蜂嗽。我們不理解也開始厭惡一些明星的八卦緋聞苗膝,零星瑣事。了解這些除了滿足自己的偷窺欲植旧,證明自己“貴圈真亂”的認識外辱揭,還能做什么呢?說到底病附,只不過在“貴圈真亂”的后面问窃,暗暗地生出自己作為普通人的優(yōu)越感罷了。
第三種完沪,就是各大明星的粉絲域庇。粉絲是一邊喊著“老公”“女神”一邊或默默關(guān)注或高調(diào)示愛的人,她們熱衷于參與與偶像有關(guān)的一切事物覆积。也是可以為偶像撕人的戰(zhàn)斗機听皿。
第四種,則是那種內(nèi)心猥瑣滿嘴噴糞的人宽档。喜歡在評論里到處噴尉姨,以此來襯托自己,覺得自己高大上吗冤。什么婊子又厉,戲子,想上……殊不知欣孤,卻反映出他們自己的丑陋與低素質(zhì)馋没。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是不值得別人去尊重他的降传。
說到底篷朵,這是一個泛娛樂化的時代。所有的事情只要有娛樂的價值,就能成為熱點声旺、焦點笔链。一句“藍瘦香菇”能夠席卷各大表情包和惡搞視頻,為事件主角的帶來大量的人氣腮猖。還有之前的王寶強與馬蓉的事件鉴扫,前幾年黃曉明和楊穎的婚禮,都賺足了國人的眼球澈缺。其實坪创,只要仔細觀察,你可以發(fā)現(xiàn)姐赡,最開始頻繁轉(zhuǎn)發(fā)這類消息的莱预,都是一些營銷號和想要吸取流量的網(wǎng)站。在它們的帶動下项滑,人人陷入了一場異常的娛樂狂歡中依沮。
這同樣是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我們的生活被碎片化枪狂。但依然有人愿意花一大段的時間去看別人直播危喉,哪怕那人只是坐在鏡頭前什么都不干。這個問題不僅與個人州疾,也與社會有關(guān)辜限,我會以后再談這個問題。
我們一邊指責明星無用卻賺那么多的錢孝治,一邊又瘋狂地偷窺剝開明星的私生活列粪。你們有沒有想過,她們之所以能在最初賺一大筆的錢谈飒,是因為有市場。這個市場是有我們的好奇心構(gòu)成的态蒂,換句話說杭措,是我們甘愿讓他們賺這筆錢。所以钾恢,不要去指責別人賺了多少錢手素,只要她的錢是合法來源,我們就沒有資格去指責瘩蚪。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指出泉懦,“如果一個民族分心于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疹瘦,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崩哩,總之,人民退化成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邓嘹,那么這個民族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危在旦夕酣栈,文化滅亡就在劫難逃⌒谘海”
希望我們能夠在各式娛樂中保持理智矿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