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和善而堅定,溫柔而有邊界
一圈盔、七項感知能力和技能:
1.對個人能力的感知
(這事我能行驼壶,我有我的能力)
2.對自己在重要價值中的感知力
(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需要我)
3.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
(我能夠影響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內(nèi)省能力
(理解自己的情緒做到自律和自我控制)
5.人際溝通能力強
(善于與他人合作亿卤,在溝通協(xié)作協(xié)商共情傾聽等基礎上建立友誼)
6.整體把握能力強
(有責任感愤兵,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地態(tài)度對待日常)
7.判斷能力強
(根據(jù)智慧或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二排吴、父母三大類型——孩子問題體現(xiàn)
1.嚴厲——憎恨秆乳、報復、反叛、退縮屹堰,自尊水平低肛冶、不自律
2.嬌縱——孩子沒有自信,不清楚自己的行為邊境扯键。
3.正面管教(和善而堅定)——自尊睦袖、自律、有愛心
三荣刑、教育方法是否有效(四個判定標準)
1.是否做到了和善而堅定馅笙,孩子能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并且有邊境。
2.有沒有給孩子帶來歸屬感和價值感厉亏。
3.是否長期有效董习。
4.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品德。
四爱只、怎樣做到和善而堅定
1.生氣時先轉身離開——先自我尊重——再面對談及感受皿淋,表達愛,制定規(guī)則
2.肯定——自尊很重要虱颗,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感
3.要贏得孩子沥匈,而不是贏了孩子——要讓孩子知道跟父母之間是愛的關系;運用同理心忘渔;
4.把孩子每一次犯錯的時候當做學習的機會而不是譴責的機會高帖。(吃一塹長一智)
5.在教育中學會道歉:承認、和好畦粮、解決散址。
6.教會孩子社會價值感:日行一善
7.做孩子的“導游”
五、不良行為(四大類)
1.尋求過度關注——哭鬧宣赔、大喊大叫预麸、分離焦慮
2.尋求權利——敵對
3.報復——亂花錢、破壞東西
4.自暴自棄——消極抵抗
六儒将、如何識別不良行為(兩種方式)
(1)從內(nèi)尋找方式——關注自身感受
1.自己感覺惱怒吏祸、著急、內(nèi)疚钩蚊、煩惱——(孩子的目是)尋求過度關注
2.感覺到威脅贡翘、受到了挑戰(zhàn)、被激怒砰逻、被打敗——尋求權利
3.感覺受傷害鸣驱、失望、難以置信蝠咆、憎惡——報復
4.感覺無能為力踊东、絕望北滥、無助——自暴自棄
(2)從外而內(nèi)——觀察孩子的行為
要求停止做某事,孩子的反應可以看出行為目的
1.停止一會兒又開始做——尋求關注
2.言語頂撞闸翅、消極抵抗——權利斗爭
3.破壞性行為再芋、說傷害你的話——報復
4.消極,希望你快點放棄努力缎脾、別再打擾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