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爽姑娘
當生活本身已經如此荒唐断国,誰知道什么才能算作瘋狂?
01
17歲之前從未踏進教室一步榆苞,28歲搖身一變成為劍橋博士稳衬。光是這個逆襲的結果,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嗨~坐漏,又是一個激奮人心的勵志雞湯故事薄疚。
記得上一次聽到類似的故事,是在上學的時候:一個從未踏入過教室的女孩赊琳,高考以優(yōu)異的成績走進了985院校街夭,她的背后是父母日復一日的親自指導教育。
雖然她從來沒有和我們這些孩子一樣在集體中生活躏筏,接受義務教育板丽,但她學習的內容和我們沒有什么不同,甚至于我們還在和泥抓鳥玩的時候趁尼,她已經背會了唐詩三百首埃碱。
我以為塔拉的故事與此大同小異,實際情況卻與我的想象大相徑庭酥泞。
一個從小生活在廢料場的大山女孩砚殿,每天跟著母親做助產士,跟著父親整理廢料場的東西芝囤。
當她的家人生病時似炎,包括大面積燒傷辛萍、手指斷掉、刀器劃傷等羡藐,他們從不去醫(yī)院看病叹阔,僅僅是靠母親用伏黃芩來治。而醫(yī)院距離她家不過是開車十幾分鐘的路程传睹。
她的父親認為教堂開的學校是違背上帝意圖的,她所有的兄弟姐妹都不被允許去學校上學岸晦。日復一日欧啤,她們這些孩子成為了當代社會的另類。甚至于启上,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們之中某些孩子的存在邢隧。
她漸漸長大,身體的變化隨之而來冈在,當烈日高照倒慧,她擼起衣服的袖子干活時,卻被自己的父親包券、哥哥稱為“妓女”纫谅。
那個曾經在父親面前維護自己的親哥哥肖恩,卻在某一天變?yōu)榱税炎约旱哪X袋按進馬桶溅固、手拿刀片威脅自己的“惡魔”付秕。
當廢料場的日子一天天堆積,當生命一次一次被輕賤侍郭,當女孩在本該溫馨的家里感受到卻只有濃濃的惡意询吴,當活著只有奴役、抬眼望去滿眼皆是苦痛亮元,究竟什么才是生活的希望猛计?在冰冷無邊的黑暗之中,哪里才能尋得一絲絲光亮爆捞?
塔拉的另一位哥哥泰勒奉瘤,第一個憑借著自己的不懈努力走出這個地方的人,啟蒙了她嵌削。“外面有一個世界毛好,塔拉”他說,“一旦爸爸不再你耳邊灌輸他的觀點苛秕,世界就會看起來大不一樣肌访。”
內心激烈的掙扎艇劫、身心撕裂的苦痛到抽絲剝繭的蛻變吼驶,最終塔拉憑借著自己的力量搖身一變成為了劍橋博士。
讀完之后,感覺這個故事的編劇很有才華蟹演,很懂讓讀者揪心戳骨的點风钻。但當我再去看作者、看簡介時酒请,卻發(fā)現:這些事情竟然實實在在發(fā)生過骡技!不是在貧瘠的古老年代,不是在閉塞的蠻夷之地羞反,而是當代人的故事布朦!
02
這個故事來源于小爽最近讀的一本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比爾·蓋茨年度特別推薦書籍昼窗。作者:塔拉·韋斯特弗是美國歷史學家是趴、作家,1986年生人澄惊。
這本書是她的個人自傳唆途,作者用看似平淡的文筆書寫著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足以扭曲三觀的事兒,從自己的成長歷程之中尋求到“教育”的意義掸驱。
她十七歲前從未上過學肛搬,通過自學考取了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亭敢。隨后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滚婉,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帅刀,2014年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让腹。2019年因《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她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扣溺,我開始思考骇窍,我的起點是否就是我的終點——一個人初具的雛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實的樣貌。
一個人初具的雛形源于何處锥余?我想到一個詞語:“原生家庭”腹纳。
這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詞火熱的不得了驱犹。提到這個詞嘲恍,我就不自覺想起:《都挺好》的蘇明玉、《歡樂頌》的樊勝美·····雄驹,她們的過去和后來都緊密相連佃牛,但她們的后來再不是原來模樣。
那個被封存在鏡子里的十六歲的塔拉適應著當時的生活医舆,如何能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成為劍橋博士俘侠?“原生家庭”帶給她的自卑感象缀、不配感,讓她親身坐于劍橋課堂之時爷速,都覺得一切如此夢幻央星,而自己與之格格不入。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惫东,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莉给,而這種聯系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影響”明明是一個中性詞廉沮,它含有好的影響禁谦、不好的影響、有利的影響废封、不利的影響······可這句話讀來,卻隱隱有種不好的念頭丧蘸。
事實本質并無好壞影響漂洋,真正發(fā)生影響的是人們對事實的價值判斷和反應行為。
和塔拉生活在同一原生家庭的力喷,還有6個兄弟姐妹刽漂。他們身體流著來自同一對父母的血液、生活在同一父親的謊言之下弟孟,卻從中間一分兩半:三個離開大山贝咙,獲得博士學位;四個留了下來拂募,沒有高中文憑庭猩。
對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斷和反應陈症,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也有截然不同的想法蔼水。
在成長的歷程中,改變不斷發(fā)生著录肯。塔拉不再生活在父親的謊言之下趴腋,為所謂“忠誠”而流血受傷,她也并不接受“正規(guī)教育”帶給她的世界论咏,而是學會了在夾縫之中建立自己的世界优炬,尋求一種自我價值的平衡感。
這個變化的過程厅贪,塔拉稱之為教育蠢护。
03
教育是什么?
過去卦溢,我一直狹窄的以為:教育僅與學校糊余、老師秀又、學生、作業(yè)贬芥、考試吐辙、課本······這些詞匯相關。以致于走出大學校門的時候蘸劈,我就以為此生教育到此為止了昏苏,不用去聽課、不用被作業(yè)追趕威沫、不用被考試煩惱贤惯。
我從未真正活在這世界上,卻天真地以為自己結束了這個世界規(guī)則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棒掠。
實際上孵构,真正的教育在于喚醒、在于啟蒙烟很、在于學會對世界作出不同的颈墅、合理的價值判斷。
真正的教育不是曾經課本上學到的現在已經完全忘記的黃白藍線電路知識雾袱,也不是那些郎朗上口恤筛、滾瓜爛熟的唐詩宋詞,而是在所有這些匯集于心之后芹橡,在我們從課本毒坛、物理變化、化學實驗林说、文學海洋又或者從親身經歷煎殷、他人世界中看到世界原來可以是另一番模樣,而不只是我們以為的沙漠腿箩、大山和小鎮(zhèn)蝌数。
就像塔拉的哥哥泰勒所說:外面有一個世界,首先停掉在你耳邊的那個堅定的聲音度秘。
阻止我們前進的顶伞,并不是我們不懂的事。那些我們曾經深信不疑的剑梳,反而是我們最大阻礙唆貌。
有些陷阱,來自于我們的信任垢乙。
學會質疑锨咙,學會評判,學會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萬事萬物追逮,需要一個契機酪刀,這個契機在于教育粹舵。
有些人說話,就像撒種子骂倘,撒進你心里眼滤,遲早會發(fā)芽。
“你不是愚人金历涝,只在特定的光線下才發(fā)光诅需。無論你成為誰,無論你把自己變成了什么荧库,那就是你本來的樣子堰塌。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劍橋分衫,而是在于你自己场刑。你就是黃金◎秸剑回到楊百翰大學摇邦,甚至回到你家鄉(xiāng)的那座山,都不會改變你是誰屎勘。那可能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甚至也會改變你對自己的看法——即便是黃金居扒,在某些光線下也會顯得晦暗——但那只是錯覺概漱。金子一直是金子∠参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