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重新看待不良行為
什么是不良行為?孩子不停纏著父母特愿,擾亂父母做其他的事情蛾坯,或者和大人爭斗光酣,在家里或者外面搞破壞,甚至是覺得自己很差勁不去嘗試任何事情脉课,等等各種讓大人心煩頭大的行為救军。魯道夫.德雷克斯將孩子的不良行為分為四類财异,他們分別是:
過度關注;
權力之爭唱遭;
報復循環(huán)戳寸;
自暴自棄。
我們需要認識到拷泽,茁壯成長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里行為都是良好的疫鹊,只有非常少數的時間會發(fā)生不良行為。如果你認為你的孩子大部分時間行為都是不良行為司致,那有兩種可能拆吆,其中一種可能,是你太過于關注孩子的不良行為了脂矫,這樣你的眼里就只有這些不好的行為而看不到很多孩子的好行為枣耀。另一種可能,是孩子長時間持續(xù)得不到鼓勵而變成了喪失信心的常態(tài)庭再。因此捞奕,我們對孩子成長的注意力應該放在不良行為上還是放在良好的大部分時間上呢?肯定是良好的大部分時間上拄轻。只有我們習慣了孩子良好的狀態(tài)颅围,我們才能在孩子發(fā)生不良行為時使用科學的方法盡快把孩子和自己拉回健康的常態(tài)中。
在我看來哺眯,偶然出現的不良行為不但不是壞事谷浅,反而是一件好事扒俯。因為奶卓,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不但是大人學習的好機會撼玄,也是孩子學習的好機會夺姑,最重要的是,這是鍛煉大人和孩子元認知能力的大好機會掌猛。
什么是健康的常態(tài)呢盏浙?那便是孩子有自我的價值感和歸屬感。我在閱讀書中這兩個詞時覺得理解有困難荔茬,這是非常抽象的兩個大詞废膘。后來看了魯道夫的《孩子:挑戰(zhàn)》,以及阿德勒的《超越自卑》之后慕蔚,心里感到能意會了丐黄。所謂的歸屬感,就是小主人感孔飒,孩子在家里找到了自己的舒適的位置灌闺,認可了自己是屬于這個家的重要成員艰争,而價值感,是孩子覺得自己被需要桂对,是在為家庭做貢獻的甩卓。因此孩子會有一種榮譽感。
書中列舉了四種孩子的不良行為蕉斜。其實逾柿,這些都不應該叫做孩子的不良行為,而應該叫做需要大人幫忙調整一下的暫時性行為宅此。而這些行為里鹿寻,絕大多數行為的背后,都是大人的不良行為造成的诽凌。這便又應了那句話:把問題比做一把鎖毡熏,鑰匙一定是在其他的地方。大人的不良行為就是那把鑰匙侣诵。
因此:大人是成年人痢法,大人才是那個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行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杜顺。
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财搁,說明孩子對自己喪失了信心,找不到價值感和歸屬感這兩條線了躬络,換一個角度尖奔,也就是說大人做了什么事情,讓孩子產生了誤解而迷失了穷当。歸屬感和價值感是大人給孩子的安全環(huán)境提茁,不要讓孩子認為這種東西需要他們自己去找。因為:
他們去找的方式是錯誤的(過度關注)
他們在找尋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找不到就搗亂(權力之爭馁菜,循環(huán)報復)
他們如果還找不到茴扁,就放棄了(自暴自棄)
這里我特別推崇目標揭示法,因為它可以鍛煉大人和小孩的元認知能力汪疮,屬于健腦活動峭火。
同時,每一次的不良行為智嚷,都用這種固定的解決問題的程序去進行卖丸,然后做好案例積累,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盏道,是最有益的稍浆。
這里可以用到很多正面管教的工具,例如解決問題的四個步驟,另外的幾個方法會在后面幾章提到這里就不說了粹湃。
總之恐仑,在遇到孩子發(fā)生不良行為時,我們大人在那石火電光的瞬間腦海里就應立即閃現下面一大筐的話:
1.孩子絕大部分時間都是非常好的,這是發(fā)生的少數的情況;
2.這應該是我在之前什么時候做了什么事情引起的拒炎;我有一大半責任;我到底做什么了呢歧斟?
3. 孩子這行為屬于哪一種呢,過度關注偏形、權力之爭静袖、報復,還是自暴自棄呢俊扭?
4. 我得想辦法連哄帶騙的讓孩子情緒先穩(wěn)定下來队橙,離開爬行動物腦;
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之后萨惑,便使用目的揭示法捐康,開始鍛煉元認知能力,并把案例存檔庸蔼。其中用到的技巧是解決問題的四個步驟解总。
最后,臺上一分鐘姐仅,臺下十年功,在日常生活中雷打不動需要執(zhí)拗的花枫,堅持到底執(zhí)行的幾個項目:
鼓勵鼓勵鼓勵
特殊時光
慣例表
家庭會議
任何孩子的不良行為,均需要及時通過上述步驟得到徹底解決掏膏,絕對不能積壓劳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