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新出的電影《天空之眼》,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去電影院看過了橙凳。影中主要講了凱瑟琳上校率英國情報單位追捕一名叫丹福德的青年黨恐怖分子長達六年,最后在肯尼亞內(nèi)羅畢的一棟民宅發(fā)現(xiàn)了她的藏身之處笑撞。
但是在發(fā)現(xiàn)這些恐怖分子正在房間里面密謀自殺炸彈攻擊之后岛啸,凱瑟琳上校放棄了用特種部隊活捉丹福德的計劃,計劃直接改用無人機用導彈進行攻擊茴肥。
但在坚踩,一個名叫阿麗婭的小女孩忽然出現(xiàn)在導彈的攻擊范圍之內(nèi),她拿著自家制作的馕餅在賣瓤狐,無人機操縱駕駛員史蒂夫拒絕進行導彈發(fā)射瞬铸,要求重新進行附加危險評估。
電腦經(jīng)過重新進行附加危險評估础锐,認為若進行導彈攻擊嗓节,會對這個無辜的小女孩造成概率有75%的傷害。
但是皆警,如果不進行導彈攻擊拦宣,這些恐怖分子可能會逃脫出去,在公共場合引爆炸彈信姓,這大約會造成80個無辜的人死亡鸵隧。
那到底是犧牲一個小女孩的生命,拯救那80個人的生命?還是選擇不發(fā)射導彈意推,讓小女孩能夠存活下來豆瘫,讓這些恐怖分子逃走,去制造自殺炸彈襲擊菊值,讓80個人斃命?
這讓我想到美國哈佛大學邁克爾·桑德爾在《公正該如何做是好?》里提到的一篇名叫《失控的電車》外驱。電車難題,是哲學上一個備受爭議的哲學道德難題俊性。大意是這樣的略步,假設你駕馭著一輛失控的電車正向前撞向五個人,他們對于自己即將被撞死毫不知情定页,恰巧在這時,電車前進軌道的前面出現(xiàn)了一條岔道绽诚,上面站著一個人典徊。那么杭煎,你是選擇撞死那五個人呢?還是轉動方向盤,駛向岔道卒落,撞死哪一個人?
在《公正該如何做是好?》這本書里面談到的羡铲,贊成將電車駛向岔道的,犧牲一個人的姓名以挽救五個人的性命的儡毕,便是功利主義者也切,他們本是最大幸福的原則,重視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腰湾,為此可以選擇犧牲個人利益的做法雷恃。
而反對將電車駛向一個人,犧牲一個人的利益而挽救五個人的利益费坊,便是自由至上主義者倒槐,他們認為個人的權利應該得到保證,絕不能為了多數(shù)人的利益而犧牲個人的利益附井,不管那多數(shù)人的利益到底有多大讨越。
以安吉拉為首的是自由至上主義者,他們認為不應該發(fā)射導彈永毅,這可能會殺死那個小女孩把跨,她是這場戰(zhàn)爭的無辜受害者。即使是知道不發(fā)射導彈之后沼死,救了小女孩节猿,但恐怖主義者攜帶自殺炸彈在公共場合炸死了80個人。為什么?因為小女孩作為一個法律上受保護的個體漫雕,有權拒絕為大多數(shù)人的性命而犧牲自己個人的性命滨嘱。
以外交部長詹姆斯為首的是功利主義者,他們則認為浸间,應該發(fā)射導彈太雨,即使這可能會導致小女孩被導彈炸死,但是犧牲一個人的性命而保護了80個人的性命魁蒜,這才是正當?shù)男袨椤?/p>
這就是為什么會產(chǎn)生道德困境的第一個原因了:源于互相沖突的道德原則囊扳。
以詹姆斯為首的功利主義者認為,我們應該救盡可能多的生命(80個人的性命)兜看,即使這會損害個人的利益(小女孩阿麗婭的性命)锥咸。
而以安吉拉為首的自由至上主義者則認為,即使有很好的理由——拯救80個人的生命细移,但是也不能殺害一個無辜的小女孩的生命搏予。
互相沖突的道德原則則產(chǎn)生了道德困境。
當然弧轧,以詹姆斯為首的功利主義者并不希望小女孩被導彈炸死雪侥,他們更希望看到的一種局面是:發(fā)射了導彈碗殷,成功炸死了恐怖分子,但是小女孩也還存活著速缨,即使只有25%的幾率锌妻。這就好比如是在電車難題中,我們更希望看到旬牲,我們把電車駛向岔道之后仿粹,拯救了那那五個人,而岔道的那一個人也還活著原茅。同樣的道理吭历,在自由至上主義者看來,如果小女孩自愿犧牲自己的性命而拯救那80個人的性命的話员咽,那么自由至上主義者也無話可辯毒涧。因為自愿犧牲自己的性命以挽救其他人的性命,這是小女孩在行使自己個人的自由的權利贝室。但是契讲,我們絕不能在小女孩不知情的情況下妄自奪去她的性命。
這里就涉及到了第二個會產(chǎn)生道德困境的原因:源于我們不確定事情講如何展開滑频。
在影片中捡偏,當電腦分析恐怖主義者攜帶的炸彈將會炸死80個人,安吉拉反駁說峡迷,“這個死亡的數(shù)據(jù)只是你們假定的银伟,而肯定的是,如果現(xiàn)在采取行動绘搞,這個小女孩肯定會死彤避。”
詹姆斯的回答是夯辖,“所以你要冒著害死80個人的風險來救一個女孩嗎?”
安吉拉的回答是琉预,“是的,我愿意冒這個險來就她蒿褂≡裁祝”
但是,同樣的道理啄栓,我們也同樣用這個思路來分析一個導彈炸死小女孩的幾率娄帖。同樣的,如果發(fā)射了導彈昙楚,炸死小女孩的幾率是75%近速,但是一定會炸死嗎?有沒有這么一種可能,導彈順利的炸死了恐怖分子,但是小女孩也存活了下來数焊,畢竟75%這個數(shù)據(jù)是電腦評估的結果永淌,也不一定會正確崎场。
這這里佩耳,不論功利主義者,還是自由至上主義者谭跨,他們的困惑都是在于他們不確定事情將會如何展開干厚。在功利主義者看來,假如導彈打偏了螃宙,沒有打死恐怖主義者蛮瞄,而是直接致使小女孩死了呢?在自由至上主義者看來,假如事后小女孩愿意犧牲自己的性命而拯救那80個人的性命谆扎,而此時已經(jīng)錯過了發(fā)射導彈的最佳時機呢?
他們都不確定下面的事情將會如何展開挂捅,在影片中,安吉拉選擇的是冒這個險堂湖,假設小女孩不愿意放棄自己的性命闲先。
最后,雙方妥協(xié)的結果是:等這個小女孩賣完馕餅離開之后无蜂,再用無人機進行導彈攻擊伺糠。
?一句話,雙方都在逃避這種不確定性斥季。如果我們都不知道下面還會發(fā)生什么事训桶,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消去造成這種不確定性的條件。但是酣倾,最后的結局是舵揭,小女孩還在場,但無人機已經(jīng)發(fā)射了地獄火導彈躁锡,恐怖主義者是被炸死了午绳,小女孩也被炸死了。
導彈發(fā)射之后稚铣,炸死了恐怖主義者和小女孩箱叁,安吉拉流著淚對本森將軍說:“在我看來,這十分不光彩惕医,這些決定都是你在舒適的椅子上做出的耕漱。”
?本森將軍淡定的說:“我曾參加過五次自殺式炸彈襲擊的善后處理抬伺,親自去過現(xiàn)場螟够,親眼見過尸體。你今天喝著咖啡,吃著餅干所看到的叫殘忍妓笙。那些人本可能會做的事比這些殘忍得多若河。永遠別對一名士兵說,他不知道戰(zhàn)爭的代價寞宫∠舾#”
貌似是功利主義者(本森將軍)一派最后取得了勝利,而以安吉拉為首的自由至上主義者失敗了辈赋,真的是這樣嗎鲫忍?
?讓我們回到本森將軍的對話,我們不禁要質(zhì)疑钥屈,為什么本森將軍會說悟民,你沒有去處理過那些自殺爆炸的案發(fā)現(xiàn)場,你不知道那些恐怖主義者有多變態(tài)篷就!
讓我們思考一下射亏,為什么本森將軍有權利,有聲有氣地說這些話竭业?原因只有一個:源于源于我們不確定事情將會如何展開的道德困境已經(jīng)被消滅了智润。換句話說,就是恐怖主義者已經(jīng)被炸死了永品,小女孩也被炸死了做鹰,這一切已成定局了。所以本森將軍才會理直氣壯地根據(jù)之前自己處理的恐怖分子自殺爆炸案件認定這一次的恐怖主義者也會如此殘忍鼎姐,也會給社會造成巨大的傷害钾麸。但是讓我們假設一下,假如這些恐怖主義者在最后一刻悔改了炕桨,決定不進行恐怖襲擊了饭尝。這個幾率是很小,但是也有一定的可能性献宫,不是嗎钥平?如果你接受不了這個假設,讓我們來進行這么一個假設:導彈沒有發(fā)射姊途,小女孩得救了涉瘾,特種部隊在恐怖分子想進行自殺襲擊的時候制止了他們,這不也是一種很好的結果嗎?至少比炸死一個無辜的小女孩好多了捷兰。
現(xiàn)在立叛,讓我們暫時離開一下,去看一下《公正該如何做是好》這本書里面提到的一節(jié)叫《阿富汗的牧羊人》的文章贡茅。
?2005年6月秘蛇,一個由美國海軍士兵馬庫斯·勒特雷爾和其他三名海豹突擊隊員其做,在阿富汗邊境靠近巴基斯坦的地方執(zhí)行一項偵察任務,他們要偵察一名塔利班領導人赁还。當他們在山脊上占據(jù)了一個位置俯瞰整個村莊妖泄,卻迎面遇上一個帶著小男孩的阿富汗牧民。美國士兵圍繞殺死他們或放走他們展開了討論艘策。最后經(jīng)勒特雷爾決定蹈胡,放走了他們。一個半小時之后柬焕,這4名士兵被80~100名手持AK47和火箭筒的塔利班分子包圍审残,3名戰(zhàn)友犧牲梭域,連同前來營救的直升機里面的16名戰(zhàn)友一同犧牲斑举,只有勒特雷爾一人逃了出來。事后病涨,勒特雷爾很懊悔當時沒有將那個牧羊人殺死富玷,懊悔自己的決定害死了戰(zhàn)友。
?真的是這樣的嗎既穆?讓我們反問一下赎懦,為什么勒特雷爾會懊悔,答案只能是:勒特雷爾看到了放走牧羊人后的慘痛后果——牧羊人通知了恐怖分子幻工,害死了自己的戰(zhàn)友励两。所以勒特雷爾的懊悔是正確的,是這樣嗎囊颅?我們有考慮到這樣一種情況嗎当悔?假如他們當眾殺死了牧羊人,而如果牧羊人是善良的人踢代,他們不會通知恐怖分子呢盲憎?但是你已經(jīng)把他們殺死了。這個假設難道跟本森將軍的話如出一轍嗎胳挎?
?那這樣看來饼疙,在這場用無人機導彈轟炸恐怖分子的戰(zhàn)爭中,功利主義者也是在道德上輸了慕爬?我可沒這么說窑眯。讓我們來假設一下另外一種情況:以詹姆斯為首的功利主義者沒有發(fā)射無人機導彈攻擊恐怖分子,小女孩是得救了医窿,但是恐怖分子逃走了磅甩,并用自殺式炸彈炸死了80個人。如果這樣留搔,以安吉拉為首的自由至上主義者勝利了更胖?真的嗎?
?如果你是決策者你會怎么辦?你是一個功利主義者却妨?還是一個自由至上主義者饵逐?
對與錯,真的有人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