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i-pda.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878280
zt
我在多倫多留學(xué)外加工作已經(jīng)8年了吓笙,現(xiàn)在金融中心做證券交易深啤,其實我發(fā)現(xiàn)印度人不光在科技領(lǐng)域獨占鰲頭昵观,也在金融,經(jīng)濟,整治方面高出華人一大截纹蝴。真的不是華人不努力海铆,華人不聰明迹恐。我也曾經(jīng)想了很久原因到底是什么,為啥一起來的印度同事能夠步步高升卧斟,而華人永遠干苦力并且得不到提升殴边。 以下是我的觀點,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同樣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珍语,為什么這么多印度人可以在美國職場如魚得水锤岸?
難道只是語言優(yōu)勢以及印度人更團結(jié)互助可以解釋的嗎?
讓我來侃侃身邊讓人又愛又恨的印度小伙伴吧板乙。
在美國讀書工作的這些年是偷,每次跟身邊中國朋友聊天,經(jīng)常會聊到身邊的印度小伙伴。
我們大多對印度人有種說不清的情感蛋铆, 看到他們(尤其是土生土長印度人)在美國公司可以走到很遠饿幅, 心里挺高興,覺得同樣作為移民似乎給我們帶來了希望戒职。
但另一方面栗恩, 又很容易拿印度人跟自己比較。
在辦公室如果看到印度同事和老板有說有笑洪燥,同屆進來的印度人似乎天天不干什么活卻比自己升職快很多磕秤,難免有點嫉妒。
我們認為印度人跟我們一樣正努力融入白人社會捧韵,
但現(xiàn)實是市咆,
很多印度人早已輕松的融入了美國職場,
并用極短的時間站上了各行業(yè)金字塔頂端再来。
大名鼎鼎的Google劈柴哥蒙兰,微軟納德拉,Adobe 山塔努力哥芒篷,這些精英早已統(tǒng)治了硅谷近半壁江山搜变。
如果說IT行業(yè)是印度人的優(yōu)勢,那么華爾街的大量印度高層就不只是‘印度人人都會編程’可以解釋的了针炉。
就在我這層樓挠他,四位Managing Director中就有兩位是印度人, 而中國人做到的最高層就是VP篡帕。雖然不是所有銀行均如此殖侵,但也大多公司也有相似的情況。
鐵娘子百事CEO英德拉努力姐作為土生土長的印度人镰烧,在外國人很少見的快速消費品公司已經(jīng)穩(wěn)坐了十年CEO
如果你說這些人都是American born Indian, 其實就是美國人拢军,就錯了。
他們都是印度長大怔鳖,印度教育茉唉,跟我們很多中國人一樣,直到研究生才來美國讀書败砂,開始在美國工作赌渣。
很多人解釋說印度人從小在英語的環(huán)境下教育長大,語言優(yōu)勢是大批印度人能在美國公司做到高層甚至C級別的最大原因昌犹。
但我們卻不這樣認為坚芜。
語言流暢只是沒有給印度人的職業(yè)發(fā)展帶來障礙,
卻絕不是他們職場能一路高歌猛進的動力斜姥。
那么鸿竖,這些跟我們教育背景相似的印度人究竟是怎樣做到在白人的世界里平步青云的沧竟?
1、他比你在乎缚忧,至少表現(xiàn)的比你在乎
發(fā)現(xiàn)很多人包括我們自己都會有個毛病悟泵,進一家公司之前怎么看怎么覺得好,進去之后橫看豎看都不順眼闪水。
看不順眼糕非,在公司中就容易表現(xiàn)的不在乎:
這點簡單的活,我一小時就做完了球榆,何必到處搜集資料到處問人朽肥。
有額外項目,不想?yún)⑴c持钉,反正也不是自己的scorecard衡招。
有團隊活動,偶爾參與每强,懶得組織始腾,有這精力還不如多睡會。
其實很多美國人跟我們的想法相似空执,從小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長大浪箭,自我意識太強,我不享受的干嘛要表現(xiàn)出特別在乎脆烟。
但大多印度小伙伴卻不這樣認為:
只要我還在這個公司一天山林,我就特別在乎這里的每一個機會。而且一定要讓每個人知道我特別在乎邢羔。
前段時間公司有個創(chuàng)新項目需要幾個人用正常工作外的時間來參與。雖然知道這個項目會有很多機會跟各方面的人接觸桑孩,但一知道這是額外的項目拜鹤,所有美國小伙伴和中國小伙伴都放棄了。我才懶得在乎什么機會流椒,我只要把自己老板伺候好了就行了敏簿。
只有印度小伙伴積極報名。并且讓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在做這個項目宣虾。
借項目研究的機會惯裕,他主動約公司高層聊天, 組織同屆的內(nèi)部分享绣硝,引薦自己的頂頭上司也作為專家身份參與其中蜻势。
當(dāng)全世界都知道他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他變有了區(qū)別于別人的標(biāo)簽 - 積極鹉胖,活絡(luò)握玛,愿意付出够傍,愿意分享。
很快他便通過這個項目結(jié)識的人跳槽去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團隊挠铲。
其實冕屯,誰會對自己的工作百分百滿意?
但哪個老板不想要一個表現(xiàn)出非常珍惜這份工作拂苹,
即使沒有也會積極給自己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的人安聘?
2、得到了就不騷動了瓢棒?
商學(xué)院出來的人找工作的時候經(jīng)常喜歡用一個詞 ‘a(chǎn)bility to navigate'- 仔細想想浴韭,好像中文里并沒有一個詞可以準(zhǔn)確的翻譯‘navigate’這個詞。
但其實這個能力在工作中音羞,尤其是在大公司工作中非常重要囱桨。
無論是navigate這家公司,還是一個復(fù)雜的項目嗅绰。而我們的印度小伙伴很多人深諳其道舍肠。
印度人A 是我一批進公司的同事,當(dāng)我們都還沒弄清我們這層樓人的時候窘面,她都已經(jīng)可以如數(shù)家珍討論跟自己完全不相關(guān)的部門的人事變動了翠语。
震驚之余我開始觀察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才發(fā)現(xiàn)财边, 她說自己忙到?jīng)]時間午餐肌括, 其實有一半時間都用來了跟公司各個團隊的人喝咖啡。
喝完一個人了解了這個團隊的情況酣难,跟下個人喝的時候便成為了談資谍夭。
其實想來也非常合理, 跟一個陌生同事第一次見面憨募,誰不會想從一個雙方都認識的人開始對話紧索?
就這樣,她很快在公司幾乎各個部門都有了熟識的人菜谣。并且她會常常交流珠漂。于是哪里一有機會,她便早已迎上尾膊。
說到喝咖啡媳危,在美國的中國人都很有感觸。找工作硬著頭皮約coffee chat 的經(jīng)歷相信大多人都有冈敛。
但是一旦工作穩(wěn)定待笑,往往我們就覺得解脫了,又不用換工作何必到處約不熟悉的同事瞎扯莺债?還要動腦筋想能跟他們聊什么滋觉?
更何況我活都來不及做了签夭,哪兒有時間跟別的團隊人喝咖啡瞎扯。
但大多印度同事的答案卻不然:有什么比跟人聊天來navigate這家公司重要椎侠?認識了各個團隊的人第租,我才更清楚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適合什么。別人才認識我我纪,才有機會去我最喜歡的職位啊慎宾。
同樣名校畢業(yè)千軍萬馬闖入名企,
誰又比誰差浅悉?
差的只是一顆永遠在騷動的心啊 趟据。
3、見縫插針快狠準(zhǔn)
從小我們總是被教育术健,機會總是降臨在有準(zhǔn)備的人頭上汹碱。
但事實是,機會很少會被動的‘降臨’荞估。
當(dāng)我們想爭取的時候咳促,往往依循別人的道路, 卻發(fā)現(xiàn)人人都在走這條勘伺,競爭太強跪腹。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飞醉。
但是很多印度小伙伴卻能想出一條聽上去不合理的路冲茸。
很多事情本來就沒有定律,試一下總歸無妨缅帘。也許試一下轴术,就成功了。
再舉個印度小伙伴的例子钦无。該小伙伴在公司的管培項目里面膳音, 項目中有個部門很多管培都想轉(zhuǎn)過去。但是跟HR交流后铃诬,被告知不能換部門,于是很多人便放棄了苍凛。
印度小伙伴C卻另辟蹊徑趣席。 他先跟對方團隊的人說我就是想學(xué)習(xí),我用業(yè)余時間幫你們做項目醇蝴。
然后跟自己的老板說宣肚,對方團隊非常需要自己的特長,他得幫助他們悠栓。
終于等到機會來了霉涨,得知該團隊的有一個管培準(zhǔn)備辭職按价,他便有了說服HR的借口 - 既然有個位置空出來,我又一直在做這個項目笙瑟, 對方非常需要我楼镐,又有什么理由拒絕?
C在眾人的艷羨之下順利轉(zhuǎn)入新團隊往枷。
相信這些經(jīng)驗絕不只是針對美國社會框产。
你可以說這些特質(zhì)都是投機取巧或工于心計,但姑娘想說错洁,
任何閃光的經(jīng)驗都必有其過人之處
認同不認同秉宿,可取不可取,
各位看官自我掂量
但不管怎樣屯碴,少抱怨描睦,多思考,多嘗試
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路导而。
編輯于 2016-06-03
作者保留權(quán)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