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lsen Norman Group最新的一篇文章中發(fā)布了這個總共有10道題小測試橘茉。
不太靠譜的分數(shù)解釋:
10分:根據(jù)文章中所述爵赵,如果10個問題你都答對了,就可以去他們那里應聘了屑彻;
8~9分:意味著你大概跨入了‘用戶體驗專家’的門檻症昏,只從理論來看;
6~7分:表示你對用戶體驗的了解已經不錯了垫卤,但今年還需再接再厲威彰;
1~5分:意味著你需要從現(xiàn)在開始就努力學習了,至少應該把每個答案的來源文章都看一遍穴肘;
0分:確定你真的想從事用戶體驗的行業(yè)歇盼??评抚?快去看文吧豹缀。
你可以看著這篇文章完成10個題目,并在文末看到標準答案及相連接的文章慨代;或者點擊用戶體驗設計知識的小測進行測試(或者英文版)邢笙,能夠省去計算分數(shù)的麻煩。
Q1:以下哪一個描述符合‘完整性的錯覺’侍匙?
A) 通過獨立的氮惯、精致的卡片將界面中可見的內容組織起來,因此看起來是完整的想暗。
B) 在單個頁面中只顯示與某個主題相關內容妇汗,且通過點擊‘learn more’的鏈接可以獲得更多詳細信息。
C) 在頁面開始折疊前將界面中有用的內容都展現(xiàn)出來说莫。
D) 界面中可見的內容看起來是完整的杨箭,但實際上可見區(qū)域之外仍存在更多有用的信息。
Q2:以下哪一個描述符合‘啟動效應’的定義储狭?
A) 用戶更有可能記住第一次所經歷的刺激互婿。
B) 暴露在某個刺激下的經歷影響了隨后用戶對其它刺激的反應捣郊。
C) 用戶在某個網(wǎng)站上的主要動機是盡快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D) 最重要的信息應該呈現(xiàn)在界面中最顯眼的區(qū)域擒悬。
Q3:Logo應該放在網(wǎng)站的那個位置以獲得最優(yōu)的品牌宣傳效果模她?
A) 首頁的左上角
B) 首頁的右上角
C) 頁面的右上角或左上角都可以
D) 在頁腳中
Q4:根據(jù)‘信任’的金字塔理論,以下哪個描述是用戶最可能的行為:
A) 如果某個網(wǎng)站滿足用戶基本的需求懂牧,且優(yōu)于競爭對手侈净,用戶會向該網(wǎng)站提供個人信息。
B) 用戶會享受瀏覽那些能夠滿足他們基本的信任需要的網(wǎng)站僧凤。
C) 如果用戶認為某個網(wǎng)站是值得信任的畜侦,他們會忽略該網(wǎng)站的可用性問題。
D) 如果某個網(wǎng)站獲得著名的第三方認證躯保,用戶會更多地與該網(wǎng)站進行互動旋膳。
Q5:使用‘線框流程圖(wireflows)’有什么優(yōu)勢?
A) 能夠展示具有靜態(tài)內容的頁面布局途事。
B) 在溝通交互流程的同時验懊,避免與頁面布局相關細節(jié)的干擾。
C) 記錄擁有大量動態(tài)內容的頁面上的尸变、復雜的交互系統(tǒng)义图。
D) 記錄有諸多離散且相對靜態(tài)的網(wǎng)頁的網(wǎng)站的交互系統(tǒng)。
Q6:在產品列表中召烂,促銷商品和最新商品通過有兩個不同的視覺指示進行標識碱工。 以下哪個/些設計會使這兩種商品更能吸引用戶的注意?
A) 兩個視覺標識的形狀相同奏夫,但顏色不同怕篷。
B) 兩個視覺標識的顏色相同,但形狀不同酗昼。
C) 兩個視覺標識的形狀和顏色都不相同廊谓。
D) 以上三種做法都可以。
Q7: 使用以下哪個/些菜單能夠使得鼠標‘從點開菜單到移動到選中菜單中任意選項’的移動時間最優(yōu)化麻削?
A) 線性(或下拉)菜單
B) 餅圖(或輻射形)菜單
C) 矩形(或正方形)菜單
D) 上述選項間均不存在明顯差異
Q8:以下哪個描述屬于是‘千禧年’用戶的特征蹂析?
A) 千禧一代在使用數(shù)字界面時其他世代較少表現(xiàn)出錯誤。
B) 千禧一代在人機交互中更有可能將過程中的錯誤歸結于自身碟婆。
C) 相對于其他世代的用戶,千禧一代的用戶間存在著更多的跨國差異惕稻。
D) 千禧一代對自身在數(shù)字界面中導航的使用是非常有自信的竖共。
Q9:以下關于‘漢堡菜單’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 絕大多數(shù)的用戶并不知道漢堡圖標代表著菜單。
B) 漢堡菜單應用在PC端比在移動端更有效率俺祠。
C) 與可見的導航欄相比公给,通過漢堡菜單實現(xiàn)導航時借帘,用戶找到導航的速度更快。
D) 與可見的導航欄相比淌铐,通過漢堡菜單實現(xiàn)導航時肺然,用戶對導航的使用頻率更低。
Q10:以下哪個描述符合‘消極偏向’的定義腿准?
A) 相對于消極體驗际起,用戶更加重視積極、正面的體驗吐葱。
B) 相對于積極體驗街望,用戶更加重視消極、負面的體驗弟跑。
C) 用戶傾向于忽略網(wǎng)站上所有消極灾前、負面的元素因素,專注于積極孟辑、正面的元素哎甲。
D) 用戶傾向于反對不合理的請求,例如在網(wǎng)站上填寫很長的表單饲嗽。
答案:
在得知結果之前炭玫,明白這個測試最大的意義在于你收獲了這么多優(yōu)秀的文章。
Q1: D, The Illusion of Completeness: What It Is and how to Avoid It
Q2: B, Priming and User Interfaces
Q3: A, Website Logo Placement for Maximum Brand Recall
Q4: A, Hierarchy of Trust: The 5 Experiential Levels of Commitment
Q5: C, Wireflows: A UX Deliverable for Workflows and Apps
Q6: C, Visual Indicators to Differentiate Items in a List
Q7: B, Expandable Menus: Pull-Down, Square, or Pie?
Q8: D, Young Adults/Millennials as Web Users (Ages 18–25)
Q9: D, Hamburger Menus and Hidden Navigation Hurt UX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