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上次看完《東京·村上春樹·旅》之后时鸵,我迫不及待地把《挪威的森林》找出來胶逢,重溫了一遍。
第一次看《挪威的森林》的時候饰潜,覺得那真是一個很好看的故事初坠,好看到讓人難忘,讓人無法割舍彭雾,讓人時不時就會想念書中主人公以及故事情節(jié)營造出來的氛圍碟刺,不過因為那時候年紀(jì)還小,看到關(guān)于生存與死亡這樣的話題時薯酝,難免會有不太懂半沽,不太能接受的地方,于是看過第一遍之后吴菠,至此我還沒真正去看過第二遍者填。之后,陸陸續(xù)續(xù)有接著看村上春樹的其他小說和散文做葵,可始終與看第二遍《挪威的森林》無緣占哟。這次,真的是受《東京·村上春樹·旅》的感染酿矢,以一種全新的心情去看榨乎。雖說想以全新的心情去看,可一打開看瘫筐,那種熟悉得無以名狀的感覺瞬間襲來蜜暑。不過,全新的心情策肝,除了因為時機肛捍,還因為自己的閱歷的增加,以至于我理解這本書的含義時多了一些角度驳糯。
第一遍看的時候篇梭,我的聚焦點也并不是在主人公的感情上,因為在我心里酝枢,不認(rèn)為它是一部描寫青春的愛情小說,我深深地認(rèn)定它是在探尋某種生命面向的東西悍手,只在于我發(fā)現(xiàn)了還是沒發(fā)現(xiàn)帘睦。第一遍看的時候袍患,我聚焦在被瘋狂描寫和定義的“孤獨”上。書中的孤獨有很多重的表現(xiàn)竣付,有處于戰(zhàn)爭年代作為一個準(zhǔn)成人的迷茫和面對社會的無力感诡延;有必須時時面對不期而至的不幸乃至死亡的侵襲帶來的孤獨求全;有想擁有完美愛情可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可得的僅剩一個人的孤零零古胆。
那種孤獨感就像是攪拌面粉時被剩下來的顆粒肆良,任人怎么攪拌也無法融合的,不得不被排除在外逸绎,甚至于扔掉的一種沒得選擇的無奈惹恃。也就是說,書中所表達的孤獨棺牧,有很多情況下巫糙,是不得不的一種選擇,大家都在尋找各種方法來排遣颊乘,可最終還是逃不過一個人的終結(jié)参淹。
明明有溫柔的直子作為女朋友,有厚道的渡邊作為朋友,可木月還是一聲不吭地自殺了,連遺書也沒有留下驰怎;無法明說的孤獨携龟。
明明直子在頑強地想與自己的精神病做抗?fàn)帲蛩闩c渡邊共同面對困難鸥诽,可最終也無法跨越自己的心墻,選擇自殺;無力抗?fàn)幍墓陋殹?/p>
明明有初美這樣高貴溫順的女孩作為女朋友负蚊,可永澤以個人價值觀的名義選擇與女人廝混,不打算為一個承諾而放棄自由颓哮;自我褒獎的孤獨家妆。
明明有綠子在身邊時時陪伴,可渡邊因為直子的關(guān)系冕茅,依然無法面對自己的真實情感伤极,不得不一次次隱藏自己對綠子的渴望心情;求全大局的孤獨姨伤,渡邊在最后有提到自己對直子更多是一種責(zé)任哨坪,自己選擇的責(zé)任。
明明有丈夫有女兒的玲子乍楚,因為自己的病情当编,而不得不理智地選擇一個人孤獨生存,不想難為任何人徒溪,或給別人帶來麻煩忿偷;該是值得認(rèn)可的孤獨金顿?
這些對孤獨的體會,在我看第二遍的時候鲤桥,越發(fā)地在我心里發(fā)酵成形揍拆。以前覺得這些孤獨帶給我的是一種凌亂感,我無法知道那種是好的茶凳,那種是不得已的嫂拴,那種是可以被言說的,現(xiàn)在會覺得這些孤獨都無法被一一評判贮喧,孤獨是每個人的一部分筒狠,也成全了他們每個人∪停縱然生命有長有短窟蓝,而這些孤獨也的確有聽起來過得去,也有的聽起來一塌糊涂的饱普,即便這樣运挫,也都是聽起來的,個人的感受而已套耕,真要放在一個生命去經(jīng)歷的話谁帕,這些孤獨就不是單純的孤獨,而是人的血肉冯袍,人的語言匈挖,人的表征,人必須為了它赴湯蹈火康愤。
所以儡循,孤獨是我從這本書看到的一個探尋生命面向的命題,也因為此征冷,增加了我對孤獨的理解和深切體會择膝。孤獨與一個人是不一樣的意思。孤獨是一種心境检激,一種身心所然肴捉,一種需要去釋放和排解的附著在人身上的東西;而一個人是說人的行動和態(tài)度叔收。孤獨時可以是一個人齿穗,也可以不是一個人;一個人可以孤獨饺律,也可以不孤獨窃页, 總而言之,孤獨與一個人不是劃等號的。
有很多東西腮出,給過我關(guān)于孤獨的震撼帖鸦,其中當(dāng)數(shù)《海上鋼琴師》的1900更為深刻芝薇,他從出生到死亡胚嘲,都是在游輪上的,一步也沒有洛二,也不敢離開游輪馋劈,他把生命與靈魂都給了游輪,把孤獨和取舍也給了游輪晾嘶,他的孤獨可以消融于大海的狂風(fēng)海嘯妓雾,卻無法交予人世間的任一寸土壤。他的孤獨是決然的垒迂,一輩子的械姻。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机断,真真哭得不成樣子楷拳,至今我還不敢看第二遍。
自己的孤獨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吏奸。我自認(rèn)為自己在經(jīng)歷多重的孤獨欢揖,也有些許個人的體會,不過相對于《挪威的森林》里面的主人公們奋蔚,相對于《海上鋼琴師》的1900她混,連拎起來掂量的必要也似乎不存在。這也是我認(rèn)為讀書的一個好處泊碑,看到世界的廣闊坤按,看到自己的渺小,用世間的寬容來原諒自己現(xiàn)實世界的無奈馒过。
一種更理智的看法是臭脓,我不太會效仿書中的悲劇情懷,盡管它們多么地與自己有共鳴沉桌,多么地貼合自己的心意谢鹊,多么地讓我難以割舍,可我始終不愿意把自身交付于一場悲劇留凭。我更多是希望佃扼,了解無窮盡的世界的種種,以此來導(dǎo)航自己的生活蔼夜。書中的主人公有喜劇兼耀,有悲劇,有無棱兩可,而我自己瘤运,也沒有界定說一定要怎樣怎樣窍霞,只是,我懷抱著對生命的敬畏認(rèn)真地生活拯坟,這是我的選擇但金。悲劇成分占多少,喜劇成分占多少郁季,不是用世人眼中的好與壞冷溃,也不是用生命的長短來衡量的。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行云流水般的敘述梦裂,連每個人的孤獨都是自然而然的似枕,不加修飾。
即便重看第二遍年柠,關(guān)于孤獨的感受還是如此地多凿歼,如此地深重,或許我還真的喜歡孤獨冗恨。
除了孤獨答憔,我另一個感受特別深的點是,來自于主人公們的對話派近。我?guī)缀跤眉?xì)心聆聽這樣的態(tài)度來傾聽他們的每一次談話攀唯,而在這過程中,我深深地被一種叫”聆聽和理解“這樣的東西感動渴丸。也許是小說敘事的編排侯嘀,也許是情節(jié)所需,但我更相信是作者賦予主人公們的性格而特意為之谱轨,使得他們的每一次的聊天和對話都是如此的讓人如沐春風(fēng)戒幔。我心生這種感受不是因為談話的內(nèi)容,而是每個人對待談話的態(tài)度土童,尤其是渡邊的態(tài)度诗茎,深深地打動我。
整本書讀下來献汗,基本上沒多少吵架的場面敢订,除了一場比較激烈的是,在永澤通過外務(wù)省考試之后罢吃,在一家高檔餐廳與初美和渡邊吃飯時楚午,渡邊與初美因為一個男人有沒有必要在有女朋友的情況下還與其他女人保持性關(guān)系的話題上有過激烈的爭論,最后不歡而散尿招。其他所有的對話矾柜,能看到的都是阱驾,一個人在認(rèn)真地說,另一個人在認(rèn)真地聽怪蔑。沒有自以為是的評判里覆,沒有不加思考的抨擊,也沒有拼死拼活的捍衛(wèi)缆瓣,因為這些都是沒必要的喧枷,他們都在認(rèn)真地對待每一次談話。正正是因為珍重對方捆愁, 才心甘情愿認(rèn)真地訴說割去,認(rèn)真地聆聽窟却。訴說與聆聽的交替昼丑,是感情的流動,是人性的交匯夸赫。
渡邊給我的這種感受最為強烈菩帝。木月死之前與渡邊打了最后一場桌球,不動聲色茬腿,因為渡邊信得過呼奢;直子在深陷病情困擾時,愿意依靠的人只有渡邊切平,因為他不會背叛也不會離開握础;綠子看重渡邊的人品,決定與男朋友分手悴品,守候在渡邊的身旁禀综,等待他的轉(zhuǎn)身一望;玲子在決意重新踏出社會時苔严,要見的人是渡邊定枷,因為她相信經(jīng)歷了多重劫難的渡邊更能深諳別人的不易;高傲如永澤届氢,也選擇渡邊為他的朋友欠窒;連初美,一個不怎么與渡邊有交流的人退子,也因為渡邊一貫的沉穩(wěn)應(yīng)對的性格岖妄,而愿意與他傾訴心事。我這樣羅列寂祥,就為了說明荐虐,能做到渡邊這樣,對待每個人都如此的溫厚壤靶,如此的珍重缚俏,如此地傾心,乃至于大家都對他信任和喜愛,不容易忧换。
正因為渡邊的存在恬惯,每一次有渡邊在的對話都能讓人心安和舒服。有時候亚茬,我會把自己假想成是與渡邊對話的人酪耳,他的話雖然不多,但是他真的在聽刹缝,他真的愿意傾聽碗暗,他從來沒有強人所難,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心安的存在梢夯。說到這份上言疗,可能覺得他似乎過于完美,可我以為颂砸,角色就是為定義而存在的噪奄。假若作者想為這樣一種面向定義,那就讓一個角色來擔(dān)當(dāng)人乓,讓一個角色來感染眾人勤篮。雖然我不知道村上春樹是否有此本意,可我自私地認(rèn)定了渡邊在某種意義上是為這種定義存在的色罚。
他讓我看到傾聽與理解的必要性和魅力碰缔,而這些,也必定會引導(dǎo)我運用在我的實際生活當(dāng)中戳护。盡管我并不是為完美的定義而存在的金抡,至少我能因為他的存在而體察自身。
這本書姑尺,除了孤獨竟终,除了書中對話的”傾聽和理解“,我想還有一種東西在吸引著我切蟋,那就是一種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共鳴统捶。一本好的書,讓人忘記國境的疆界柄粹,讓人置身于書中所描述的國度喘鸟,毫無違和感。它是外國的作品不礙事驻右,它是幾十年代前的故事不礙事什黑,我更想感謝它讓我看到世界的大同,以及給自身延展的機會堪夭。
也許在不同的人生節(jié)點愕把,我仍然會重看這本書第三遍拣凹,第四遍......皆因由衷地喜愛。
后天恨豁,出發(fā)去日本嚣镜,一個人的旅行。
因為這兩本書橘蜜,在既定行程以外有了更多可探索的可能性菊匿。
這就是發(fā)現(xiàn)吧,不期而遇的驚喜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