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大概是在13年的時候參加了那年5月的心理咨詢師職業(yè)資格考試略荡,因為雙學位在華師,所以報名也是學校統(tǒng)一組織代為辦理的里初,培訓課和周末的雙學位課程本身多有沖突疚膊,除了特別感興趣的課外,基本都逃掉了历谍。不過也實在太忙现拒,那段時間本專業(yè)考試也一門接一門的過來,壓力大時間卻很緊望侈。記得考試當天的下午印蔬,本專業(yè)還要考一門功能材料還是什么課的,現在想想當時也是蠻拼的甜无】傅悖考試的頭天下午哥遮,幾個一起報名的同學組織了一次集體復習岂丘,就這樣算是好好復習了一次。第二天一大早就坐車去很遠的一個考點(好像是在某職業(yè)技術學院)參加考試眠饮,想想都覺得緊張奥帘。記得來參加考試的人很多,像任何一場職業(yè)證書考試一樣仪召,還有很多專程從外地趕到武漢考試的寨蹋。事后知道,武漢當地考證的成本很低扔茅,很多外省考證的難度和報名費用出奇的貴已旧,很多培訓班因此組織考生跨區(qū)域考試,順道組織下一日游召娜。(最近還在剛朋友說這個算不算生財有道)
2
拿到心理咨詢師(三級)證書的時候运褪,還是很開心的,畢竟這也算是人生中最貴的一張證書了玖瘸,500元秸讹。比起日后跟很多人聊起來考證花了幾千甚至近萬的費用相比,學生時代在華師報名考的這一張雅倒,實在是性價比高得驚人璃诀,當然考試的時候發(fā)現還有比這個更低的費用的,也是感嘆蔑匣,這個咨詢師證書的市場還真是……魚龍混雜劣欢。就學生時代的人而言棕诵,考咨詢師證書和任何一場普通的考試似乎沒有什么太大分別,也無非是那些題凿将,那些知識點年鸳。我離真正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的日子還有很多路要走,咨詢師職業(yè)化要走哪些路呢丸相?
一般咨詢師需要先通過職業(yè)證書考試搔确,取得心理咨詢師證,并持續(xù)接受個人體驗灭忠,接受督導膳算,咨詢實習,不斷地學習成長弛作,才能慢慢積累個案成長到經驗豐富涕蜂。這些都是通常意義上的判斷標準,以前我也認為這些標準是必須的映琳、必要的机隙,也一直向著這方面努力,也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有很多欠缺萨西,需要提高有鹿。畢業(yè)兩年,當年那些一起學習心理學的小伙伴谎脯,除了少部分真得選擇繼續(xù)讀心理學的葱跋,大部分都迫于生活,迫于現實源梭,選擇了改行娱俺。小伙伴說羨慕我可以一直有所堅持,我笑著說废麻,其實我們都可以選擇堅持荠卷。
3
談完了考證的easy和堅持下來的極小概率,終于要開始談到咨詢師職業(yè)化的問題了烛愧。在《論人的成長》一書中油宜,羅杰斯提出了一個關于廢除心理咨詢師職業(yè)化程序的挑戰(zhàn)。他提到說屑彻,職業(yè)化程序的初衷是為了能夠有方法區(qū)分合格與不合格的人验庙。但我們看到的事實是:
1)證書的標準設置,它總根據過去的經驗社牲,這是一種固化粪薛,把職業(yè)固化在過去的形象中。實際上這一點和很多職業(yè)化的現狀是一致的搏恤,我們用什么來考核呢违寿?又誰能足夠聰明成為考核者湃交?這個人擁有十到二十年的經驗,顯然我只能從中得知藤巢,他是從十到二十年前開始接受訓練搞莺,除此之外,似乎也并不能得知什么掂咒。DSM已經發(fā)展到第五版并好多年了才沧,然而很多咨詢師或者考題里依然沿用的是DSM-4的標準,這種滯后性是無奈的妥協嗎绍刮?
2)獲得證書的人也未必報持良好的助人動機温圆。很顯見的是,很多人都知道證書并不代表能力孩革,尤其國內這種所謂勞動部頒發(fā)的證書岁歉,其含金量簡直不值一提。相比之下注冊系統(tǒng)的咨詢師可能稍微好一點膝蜈,當然這并不是這一點想要談的重點锅移。重點是即便有證書,也未必有良好的助人熱情和稱職的能力饱搏。羅杰斯在書中提到一個例子非剃,說他接觸到的熱線工作者,這些人通過接熱線電話處理類似吸毒窍帝、早期自殺努潘、婚戀事件等所有類型的個人問題。這些人大部分僅僅是大學生或者剛超過大學生的水平坤学,在只接受了極少的高強度的訓練后就上崗。雖然我們知道在很多危機的場合报慕,這些人運用的技巧和判斷實在讓一個專業(yè)人士汗顏深浮,用傳統(tǒng)的標準衡量,這些人確實是完全“不合格”的眠冈,但羅杰斯也不得不是飞苇,總的來說,這些人既熱忱也稱職蜗顽。反而是某些獲得證書的人布卡,在死守很多的咨詢倫理,缺乏助人之心雇盖,甚至從業(yè)的動機只是覺得“好像跟來訪者聊一個小時的天就可以收到不錯的咨詢費看起來很不錯”忿等。當然有這樣動機的人在少數,但死守咨詢倫理的人卻很多崔挖。這些人恐怕忘了贸街,這些所謂倫理在開始的時候也是沖破某些束縛庵寞,甚至咨詢師這個職業(yè)也是沖出束縛的某種表現。這實在像是小時候受到各種限制得不到自由成長的孩子長大后卻忘記自己的成長經歷薛匪,各種束縛孩子天性的家長捐川。
3)對于職業(yè)化的渴望造成了僵化的官僚主義。實際上我沒有很明白這種官僚主義逸尖,但對僵化兩個字古沥,有著不一樣的感觸。記得剛去上海工作的時候娇跟,公司對應屆生的補貼是每月800渐白,要求是當年8月1日前入職的應屆生有補貼。我自己是11月才入職逞频,當然不會有很大怨言纯衍,但會特別對有一個蘭大的同事抱不平,因為她是8月1日入職的苗胀,就差一天襟诸,導致每個月比其他的同事少800元,這實在是一件很值得同情的事基协,可以說是一種僵化的設置規(guī)則去死守歌亲,卻有點忘了,最初設立這個標準的初衷是什么澜驮?咨詢師的標準更是如此陷揪,官僚主義的規(guī)則代替了明智的判斷。比如說某個人是不合格的杂穷,因為她只接受了150小時的督導悍缠,只有100個小時的個案時長,而說另一個人是合格的耐量,因為他具備所要求的200個小時的督導飞蚓,有150個小時以上的個案時長。卻沒人關心兩個咨詢師的效率廊蜒、他們的咨詢質量趴拧、甚至他們所獲得的督導的質量。這實在不太合理山叮,就好像是說一個工作10年的人一定會比工作8年的人一定優(yōu)秀一樣著榴,荒謬。人的優(yōu)秀程度絕非時長可以決定屁倔。
現行的心理學或者心理咨詢脑又,設置了嚴苛的職業(yè)標準本來是希望借此阻擋一些不合格、有不良動機的人進入,但現在的情況看來挂谍,并未能阻擋叔壤。反而也因著這些設置,讓一些真正感興趣的人不得不投懷送抱到那些門檻不高的“假咨詢師”懷里口叙。我們終究還是要承認證書并不代表咨詢能力炼绘,那么什么樣的方式才是真正適合這個行業(yè)的方式呢?
長久以來一直在思考妄田,作為一個新手咨詢師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咨詢師培訓課程俺亮,什么催眠沙龍、什么家族排列系統(tǒng)到底要如何扎實的學習心理咨詢呢疟呐?
專注基本功練習脚曾,練習傾聽的能力,提高共情的能力启具,選擇一個流派深入下去本讥,比如認知療法、敘事鲁冯、人本或者精神分析拷沸。不建議今天上這個催眠班,明天上那個療愈班薯演,浪費錢財還浪費精力撞芍,不利于個人成長。如何打造個人的心理學品牌跨扮,最近也一直有在思考序无,希望有機會寫一篇這個。
晚安衡创,么么噠帝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