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躯肌、終身成長赃绊、為愛改變,各位家長朋友們羡榴,大家好碧查,這里是創(chuàng)時代心理教育學院2019年夏令營的讀書會,我是創(chuàng)時代導師劉靜校仑,今天繼續(xù)閱讀克老師的這本書忠售,《親密關系——通往靈魂的橋梁》。今天我們將讀本書第四章的兩個小節(jié)迄沫。
上一講的最后稻扬,克老師講到,在內省階段中我們會遇到一堵無形的墻羊瘩,這堵墻會讓我們感到深切的失望泰佳、挫折和倦怠感,這堵墻叫作“受害者監(jiān)牢”尘吗。
“受害者”這個詞容易讓人讓聯(lián)想到虛弱逝她、無助和恐懼,這個詞最適合解釋為什么在旁觀者看起來很容易解決的問題睬捶,卻能讓當局者身陷其中而走不出來黔宛。當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你只能用三種身份來看待它擒贸。史蒂芬·卡普曼設計了“戲劇三角形”模型臀晃。
遇到問題的時候觉渴,你首先會采取的位置是“受害者”,受害者經常覺得被問題壓得喘不過氣來徽惋,甚至到完全癱瘓的地步案淋。恐懼险绘、自悲自憐踢京、有抱怨的傾向,或覺得自己被當成代罪羔羊——為了你不曾犯下的錯而受罰隆圆,這些指標可以讓你知道你已經成了受害者。
如果你是“迫害者”的角色翔烁,你會心存責怪渺氧、自認優(yōu)越、追求完美的迫害者會憤怒地設法逃離痛苦蹬屹,于是他會把問題怪罪到別人的頭上侣背。只要你可以找到人來怪罪,就可以不被懲罰——至少可以暫時躲一下慨默。
如果你已經沒有人可以怪了贩耐,迫害自己可以讓你不必感受當受害者的悲慘;迫害者用理直氣壯的態(tài)度來鼓舞自己厦取,讓自己跟軟弱的受害者保持距離潮太。
但是你仍然過得很慘,就是“拯救者”現(xiàn)身的時候了虾攻;拯救者所做的事铡买,就是努力地讓我們處在沒有痛苦也沒有問題的理想境界。拯救者最正面的態(tài)度霎箍,是除了同情受害者之外奇钞,也同情迫害者,并提供有益的忠告漂坏。
許多人都不明白景埃,其實拯救者的態(tài)度才是讓受害者保持軟弱無助,且讓迫害者得以放縱脾氣的原因顶别。有受害者和迫害者的存在谷徙,拯救者的存在才有其必要。
當生活中出現(xiàn)問題時驯绎,你可能會在“受害者監(jiān)牢”里不斷轉換角色蒂胞, 在選定自己的角色之后,再借助周遭的人來填補另外兩個空缺条篷。有時候你會改變角色骗随,而使得另一個或另兩個人也跟著玩起大風吹游戲蛤织。
不論何種方式,你都會體驗到自己心中同時存在監(jiān)牢中的三個角色鸿染,或看到這幾個角色投射在外在的世界指蚜。
親密關系的內省階段,你有機會了解到問題其實只是個指標涨椒,它會告訴我們遠比受苦的人本身還要重大的事物摊鸡。是你離開“受害者監(jiān)牢”,并且了解真正自己的機會蚕冬。問題是免猾,當到達內省的階段時,你往往已經由于不斷的角色轉換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囤热,而且身心俱疲猎提。到這個時候,你已經完全把內心的監(jiān)牢投射到親密關系上了旁蔼。把親密關系看作監(jiān)牢锨苏。
會發(fā)生這樣的結果,其實早在“月暈現(xiàn)象”的階段就有跡可循了棺聊,只不過當時被浪漫沖昏頭的你伞租,一定會否認或忽視這些警告。而到了“幻滅”的階段限佩,扮演受害者葵诈、迫害者或拯救者的傾向會變得更明顯,但你的響應方式往往傾向于用操縱的力量來改變對方祟同,而不是為自己的“受害者監(jiān)牢”模式負責驯击。
如果是這樣,那么等到“內省”的階段耐亏,一切似乎都顯得太遲了徊都。你可能早已深陷在無益的互動模式里,在你的受害者監(jiān)牢里建起保護自己的壕溝(或自我麻痹)广辰,而安于這種舒適狀態(tài)暇矫,很快你就會相信,除了分手择吊,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了李根。事實上,你是有另一條路可以選的几睛。
這里克老師介紹了一些共通的原則房轿,具體如下:
要解決問題,必須先跳脫問題的框架。
所有的問題囱持,其實都是經過偽裝的禮物和寶貴經驗夯接。
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內心世界的投射纷妆。
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負責盔几;責任的態(tài)度劃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①這個爛攤子是別人的責任,所以應該來收拾殘局的是他們掩幢。
②這個爛攤子是別人的責任逊拍,所以他們是壞人,我只是個無辜的受害者际邻。
③這個爛攤子是別人的責任芯丧,現(xiàn)在,雖然受害的是我世曾,我卻必須收拾殘局缨恒。
④這個爛攤子是我造成的,可是我實在沒辦法控制自己度硝。
⑤這個爛攤子是我造成的肿轨,可是我可以超脫這種情形寿冕。
⑥這真是個爛攤子蕊程。我該怎么處理呢?
⑦爛攤子在生活中經常會發(fā)生(聳聳肩)驼唱。你要學會怎么處理藻茂。
⑧這個爛攤子不是任何人的錯。我有能力處理它玫恳,并在過程中讓自己成長辨赐。
⑨這個爛攤子是我引來的。現(xiàn)在我可以做出對自己較好的選擇京办。
⑩我創(chuàng)造了這個爛攤子掀序。
自由并非來自答案,而是來自問題惭婿。
沒有什么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不恭。
受害者監(jiān)牢就是為了阻撓真正的親密關系而存在的。這種阻撓是一種考驗财饥,考驗你追尋真理的決心换吧。你想要體驗真理,只要開口問就行了钥星。如果你問的問題是只有你的心和靈魂才能回答出來的沾瓦,這就代表你的選擇是要了解真理,而你想要找到答案的決心,就能讓你穿越墻壁而得到真正的親密關系贯莺。
“受害者監(jiān)牢”中的陷阱雖然很復雜风喇,但要得到自由卻很簡單,只要有誠懇的意向就行了乖篷。讓我們再多看幾個陷阱的例子响驴,并探討選擇真理所帶來的讓人自由的可能性。首先撕蔼,讓我們來看看“左右為難”的狀況豁鲤。
“左右為難”的情形,發(fā)生在你必須在兩個可能當中選擇一個的時候鲸沮。不管選了哪一個琳骡,你都會覺得自己失去了某樣重要的東西。這里讼溺,克老師舉幾個案主的例子來說明楣号。
有一個男人有一份穩(wěn)定的辦公室工作,但是他又想成為一個藝術家怒坯。該怎么選擇呢炫狱?是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選擇經濟上的保障剔猿?
一位已婚婦女跟一個熱情视译、充滿了愛的男人有了外遇。她左右為難归敬,不知道該留在丈夫身邊酷含,還是選擇在精神和肉體上都令人滿足的親密關系。
一個年輕人在父親的銀行上班汪茧,他的困難是:如果辭職椅亚,他就能追尋他的夢想,如果留下來舱污,他就能讓父親高興呀舔,他害怕這樣一來,他可能到老了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扩灯。
一位開餐廳的母親媚赖,兒女之間的感情不睦。母親想要退休驴剔,她要怎樣才能選擇其中一個省古,又不會讓另一個生氣憤恨呢?
一個公司老板必須決定要不要把公司擴展到別的國家丧失。是選擇可以有很多時間跟家人在一起豺妓,還是讓公司成長壯大?
身為一個旁觀者,不管你給他們什么建議琳拭,他們都能找到很好的理由來解釋為什么這個方法行不通训堆。如果你不知不覺地充當了拯救者的角色,你很快就會充滿挫折白嘁、失敗感而舉雙手投降坑鱼,甚至有可能搖身一變成為迫害者,批評左右為難的受害者太軟弱絮缅、太優(yōu)柔寡斷鲁沥。
“左右為難”是耽擱你生命的最有效的工具了,而且這種耽擱既沒有益處又令人沮喪耕魄。左右為難的情形會讓受害者更深信自己是受害者画恰,也讓其他人都害怕在生命中有所進展。
要突破左右為難的困境其實很簡單吸奴。首先允扇,要選擇真理。就是要愿意接受兩個選擇中的任何一個则奥,或是兩個都不選考润。如果你愿意兩個都不選,而且決心追尋真理读处,你就可以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糊治,并發(fā)現(xiàn)無盡的可能性。
在兩難的時候档泽,如果你能不把自己當作悲劇的主角俊戳,并且表達決心揖赴,像這樣說:“我愿意接受這兩個選擇中的任意一個馆匿,或都不選。我最想要的東西就是真理燥滑〗ケ保”那么只要你是誠心的,你就能自然地了解到下一步該怎么做铭拧。也許那位婦女會離開赃蛛,也許她會留下。也許她會決定跟丈夫分房睡一段時間搀菩,也許她會和丈夫分居呕臂,或重新開始和他約會。
不論如何肪跋,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歧蒋,她的心引導她去做的事,不管造成多大的騷動,都將會為每個人帶來好的影響谜洽。如果你真的想要真理萝映,真理就會自己找上門。
今天我們完成了第四章的兩個小結阐虚,受害者監(jiān)牢和左右為難序臂,在親密關系的內省階段中我們會遇到一堵無形的墻,這堵墻會讓我們感到深切的失望实束、挫折和倦怠感奥秆,這堵墻叫作“受害者監(jiān)牢”。
在這座監(jiān)牢里咸灿,我們會在受害者吭练、迫害者、拯救者三個角色里輪流轉換析显,這樣的模式毫無益處鲫咽,克老師介紹了六個原則教我們獲得真正的自由:
1.要解決問題,必須先跳脫問題的框架谷异。
2.所有的問題分尸,其實都是經過偽裝的禮物和寶貴經驗。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歹嘹,都是你內心世界的投射箩绍。
4.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負責;
5.自由并非來自答案尺上,而是來自問題材蛛。
6.沒有什么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在第二個小小節(jié)怎抛,克老師列舉了好幾個左右為難的陷阱案例卑吭。
在兩難的時候,如果你能不把自己當作悲劇的主角马绝,并且表達決心豆赏,像這樣說:“我愿意接受這兩個選擇中的任意一個,或都不選富稻。我最想要的東西就是真理掷邦。”那么只要你是誠心的椭赋,你就能自然地了解到下一步該怎么做抚岗。如果你真的想要真理,真理就會自己找上門哪怔。
今天的課后練習和分享:
一:卡普曼三角
一張A4的白紙
寫下近期你和伴侶之間發(fā)生的一段比較激烈的對話
在對話中找到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的模式轉化
你的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