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讀書旅行 是我這棵樹成長的土壤肥料
(12月5日在第七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閱讀盛典上的講話)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扰付!
今天能在閱讀盛典現(xiàn)場讓我非常感動校套,也讓我感覺到好像進到真正的自己的圈子里。我是一個蠻喜歡閱讀的人蔬充,從小就開始讀書蝶俱,當時《鐵道游擊隊》、《林海雪原》等等讀了一大堆饥漫,后來有幸進了北京大學榨呆,大家知道北大在80年代是一個特別喜歡讀書的地方,我們大學四年整個宿舍基本上比的就是誰讀了什么書庸队,很少會去比誰找了什么女朋友积蜻,因為當時反正也找不著。在北大學自己的專業(yè)的同時彻消,我也讀了幾百本英語專業(yè)的書竿拆。
非常慶幸的是,我在北大畢業(yè)以后留校當老師宾尚,因此不僅僅要讀自己愛好的書丙笋,還必須去讀能提升教學質量谢澈、教學水平的書。后來從北大出來御板,陰差陽錯出國沒出成锥忿,于是我在北京干了培訓學校叫新東方,在過去20多年當中怠肋,把新東方從小小的培訓班變成在紐交所上市的公司敬鬓。
我讀到好書會不自覺寫書評,寫完書評就會發(fā)到我自己的自媒體“老俞閑話”上笙各,還有新東方的媒體上面钉答,讓更多人分享我的讀書感悟。非常慶幸我在做公司的過程中酪惭,從來沒有放棄過讀書希痴,從大學畢業(yè)到現(xiàn)在為止,每年翻閱一百多本書春感,認真讀的書達到十幾本到二十本砌创。讀書量還是蠻大的。
剛才記者采訪說俞老師這個月讀了什么書鲫懒?我這個月讀了三本書嫩实,《晚清十八年》,這是一本非常好地對中國歷史進行客觀分析并對人物進行客觀評價的書窥岩,總共120萬字甲献。緊接著往下讀,我把《宋氏家族》讀了一遍颂翼,美國人寫的晃洒,講出了宋家發(fā)跡史和蔣介石的關系,以及中華民國由于家族貪污導致的民國的衰退和腐敗朦乏。第三本書是周鴻祎所寫的《顛覆者》球及。
我讀的書非常雜,主要依據(jù)兩條線呻疹。
一條線是所謂無用的書籍吃引,歸入精神享受類的書籍,不是指導你的日常生活刽锤,不是菜譜镊尺,也不是告訴你一個工具如何使用,也不是告訴你這個企業(yè)是如何管的并思,這種書籍對我的吸引力非常大庐氮。因為我是北大文科出身,喜歡讀歷史宋彼、哲學弄砍、文化之類的書颅筋,包括現(xiàn)在年輕人的網(wǎng)絡小說、網(wǎng)絡詩歌散文输枯,也都是我閱讀的方向。
第二條線是有用的書占贫,對我來說有用的書桃熄,某種意義上是能夠指導我把教育行業(yè)和產(chǎn)業(yè)做得更好的書,這一類書包括科技類的作品型奥,因為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哪個行業(yè)都不能離開科技瞳收。從李彥宏的《智能革命》到吳軍的《智能時代》,到李開復的《人工智能》都是我閱讀的書籍厢汹,包括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螟深、能源管理、領導力等書籍烫葬。
我的閱讀習慣有三個方面界弧。
第一,始終堅持在適當?shù)臅r候讀紙質書搭综,比如在家里坐在非常舒服的沙發(fā)上垢箕,夏天喝綠茶,冬天喝紅茶的時候兑巾,我就會讀紙質書籍条获。所謂的書香,必須有書的油墨香味才有這種感覺蒋歌。我家里的紙質書籍有一萬多本帅掘,每個月以30—50本的速度在增加,每年購買新書的速度是500本左右堂油,再加上出版社給我寄的書就更多了修档。
第二,讀電子書称诗,24小時不離身萍悴,我已經(jīng)購買的有三千多本電子書。我是一個總是在路上的人寓免,每年坐飛機180多次癣诱,加上再坐火車以及北京交通擁擠,我一般有一到兩本紙質書放到行李箱子里面袜香,帶多了會很重撕予。而且我翻閱一本書的速度比較快,如果300頁左右的書我大概用五到六小時就能夠比較認真地讀完蜈首。如果出兩天差我會帶兩本書实抡,然后帶電子書欠母。其實電子書和紙質書從來不是一種互噬關系、矛盾關系吆寨,我覺得這在我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赏淌。
第三,我還會讀碎片化文章啄清,包括在新聞中六水、今日頭條還有微信群中間所搜集到的朋友推送的各種文章。舉個簡單例子辣卒,微信群中所讀到的一些文章觀點其實在正式書籍中間是讀不到的掷贾,盡管這些觀點的表達有時候碎片化,只是一帶而過荣茫,但是它有時候對我們的思想和思考能帶來沖擊性的影響想帅。我的手機微信收藏里面收藏了將近一萬篇文章,大多是我從標題上感到這篇文章值得去讀啡莉,但沒時間讀就先收藏港准,我用所有現(xiàn)代化的工具來為自己彌補知識做準備。
行走是另外一種閱讀咧欣。每年我?guī)е鴷饺澜缏糜蔚臅r間也還是不少的叉趣,當然所謂的不少也就是一年有三四十天,比如今年我走了柬埔寨该押,我在去柬埔寨以前把所有有關柬埔寨發(fā)生的歷史疗杉、吳哥王國以及紅色高棉政權對世界共產(chǎn)主義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的書籍進行認真的閱讀和研究,再去這個國家旅游時蚕礼,我發(fā)現(xiàn)自己不僅僅是吳哥古跡普通的旅行者烟具,還會進入它的歷史中間,會進入它的現(xiàn)實中奠蹬,體會老百姓的生活朝聋。
我把讀無用的書和旅游當成是我的土壤,把讀有用的書當作我的肥料囤躁,讓我這棵樹冀痕、也讓新東方這棵樹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蓬勃生長。我給學生做演講的時候強調一個觀點狸演,以色列還有日本比中國更加發(fā)達其實有一個重要原因言蛇,那就是他們國民讀書比較多。日本人平均每年讀書量40本左右宵距,以色列65本左右腊尚,咱們中國的統(tǒng)計是5本書左右,我專門看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满哪,其實把中小學的教科書和課外輔導書也統(tǒng)計進去了婿斥。這些拿掉之后劝篷,實際中國人的平均每人每年的讀書量只有1.5本左右。我在莫斯科地鐵里面看到至少有1/3的莫斯科的市民是抱著一本書坐地鐵民宿,中國地鐵一節(jié)車廂里有一個人抱著書看就讓我非常驚喜娇妓。你們非常了不起,是一樣喜歡讀書的人活鹰,至于讀書有沒有用不重要峡蟋,因為我們讀書了,我們與眾不同华望。
謝謝大家!
? (整理發(fā)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