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間崗位》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kZtpRL8gpBnFLJUBHiD64g
今天有人突然問我巨缘,你讀了研究生,為何沒繼續(xù)搞研究做學問采呐,或從事相關的領域,那是不是很可惜斧吐?
既可惜,又不可惜煤率。
想起念書的時候,老師曾對我們說:“你們不一定要做學問蝶糯,但一定要做一個有學問的人∧菊牛”
學問不僅表現(xiàn)為知識的存量众辨,而更表現(xiàn)為知識的增量舷礼,表現(xiàn)為創(chuàng)造力、智慧妻献、眼界蛛株、氣質和氣場育拨。
這對于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職業(y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熬丧。
無論做不做學術笋粟,無論今后做什么析蝴,這些影響都將使我們受益終身害捕,伴隨我們不斷前行闷畸,在不同的崗位活出自己,活出價值佑菩。
最近我在《安身立命》一文里盾沫,提到了知識分子的民間崗位殿漠。這個概念其實我很早之前就聽陳思和老師講過,但直到我離開校園多年绞幌,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之后才開始領會個中之意祖娘。
當然了啊奄,這個崗位并非實指,不是在某個單位某個部門菇夸,更準確地說琼富,其實是一種崗位意識庄新。
我們首先要認識到薯鼠,一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只能站在自己的土地上械蹋,做自己能做的一點事情。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做的事情都能做好的話哗戈,這個社會就能進步。
任何一種崗位都有它的某種意義唯咬,堅守了崗位,實際上也就改造了現(xiàn)實胆胰,改造了環(huán)境狞贱。
而知識分子崗位從事的是精神勞動蜀涨,不光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要有一定的超越性厚柳,因為這種工作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的傳播佑颇,重要的是他的工作本身草娜,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影響痒筒。
前兩天朋友Dora在一篇文章里分享稻盛和所推崇的「利他之心」宰闰。
人們做事的發(fā)心很重要簿透。如果發(fā)心是「利己」移袍,這件事可能會困難重重老充;但如果是「利他」葡盗,事情可能會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啡浊,還會如有天助觅够。
稻盛和夫自己的公司也是在他把經(jīng)營理念從「讓員工為自己干活」變?yōu)椤附o員工帶來幸福的人生」之后巷嚣,才有了急速的成長發(fā)展。
Dora說廷粒,那些賣的好的產品窘拯、銷量好的書籍,讀者多的公眾號涤姊,無不都是「利他」,給別人帶來了價值思喊。
我回復道:
積極回饋這個世界,把我們的所見所聞搔涝、所感所想,通過記錄分享出去庄呈,讓更多人感受和啟發(fā)蜕煌,這也是利他诬留。
我發(fā)現(xiàn),這句話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文兑,說出了我目前的“民間崗位”盒刚,一名記錄者绿贞,一名布道師因块,記錄生活籍铁,分享美好,傳遞精神拒名。
有人說吩愧,所謂“禪”就是傳增显,它研究的就是如何傳授精神。我對禪所知甚淺同云,但我意識到糖权,我要做的炸站,恰恰是一項“傳”的工作,除了知識以外武契,還有許多非言語能道明的精神內容募判。
有時候可能我所記錄的某個普通人,某篇文章届垫,某句話,某張照片的瞬間装处,在某個遙遠的地方,給某個人產生了內心的共鳴和影響妄迁,反過來也會以某種方式回向給我寝蹈,這種生命的禪意與連接登淘,不可思議,彌足珍貴黔州。
單純的知識是沒有生命的耍鬓,只有成功的教育和生命的投入流妻,才能使知識“活著”牲蜀,知識分子應當是給知識以生命的人绅这。
這是陳思和老師說的話涣达。我深以為然证薇,并且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踐行“給知識以生命”棕叫。
寫到這里奕删,我突然想起輝哥一直說自己的理想職業(yè)是一名“布道師”俺泣,他在知乎上的名片簽名完残,就寫著“永遠的布道師”伏钠。
“我的使命是成為人生布道師谨设,我希望傳播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影響一百萬人的生活態(tài)度扎拣∷囟澹”
不知不覺,輝哥已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誉券,他在自己的“民間崗位”上,給知識以生生不息的力量踊跟,讓更多人的生活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我也希望能夠這樣商玫,在「彭莫山」這片“棲居與游牧之地”,安靜記錄拳昌,熱情分享袭异,給知識以生命地回,給世界以溫暖。
這是我的民間崗位刻像,這是我的理想使命。
寫于廣州
更多分享细睡,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彭莫山一束光】谷羞,一起看見生命的光溜徙,成為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