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讀人自曝】
劉新陽厉熟,LSCer(這是我目前最驕傲的Title)斟或,LSC回鍋肉一枚,山東師大資深講師(下一步目標>為“終身講師”進而“榮休講師”)悄窃。自蒙學至大學畢業(yè),始終為純種理工男蹂窖,只知道《讀者》轧抗,不知道讀書。碩士期間瞬测,與三位純種文科生同寢横媚,方知有“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一說纠炮。遂立志讀書,已然畢業(yè)矣灯蝴,初為人師抗碰、旋為人夫、繼而為人父绽乔,瑣事纏身弧蝇、心浮氣躁,無奈乎買書如山倒折砸,讀書如抽絲看疗。至若12年入LSC讀博,方得以靜心讀書睦授,夜雨芭蕉漲麗娃两芳,最是讀書好時光,或捧紙卷去枷、或擎Kindle怖辆,怡然自得,每有會意删顶,便欣然忘形竖螃,發(fā)LSC群薦書,一則為與同道分享逗余,二則為顯擺自我特咆、提升逼格,何樂而不為哉录粱?
本人讀書“食性”頗雜腻格,閑暇之時喜逛書店,每每流連于書架之間啥繁,方能體會女生逛街“不買也看看”之心理狀態(tài)菜职。近年來對科學史、技術史旗闽、科普名著方面的書籍情有獨鐘(逼格或智商余額不足時也讀點哲學酬核、文化方面的),也許是寫論文加做教師的職業(yè)病宪睹,頗愛追尋來龍去脈愁茁,尤為欣賞輕松暢達又理性縝密的文風。以此標準觀之亭病,《信息簡史》的確是讓我印象深刻鹅很、喜愛有加的一本書,特此鄭重推薦罪帖。
【關于本書】
詹姆斯·格雷克是科普暢銷書領域如雷貫耳的名字促煮,他這本書的英文標題為:The Information: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邮屁。國人譯為《信息簡史》,可是菠齿,給構成我們現(xiàn)實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質佑吝、能量、信息)之一的信息寫史绳匀,一點都不簡單芋忿,即使是格雷克這位大牛,也是“以極大的勇氣和七年時間的準備”疾棵,方才得以成書戈钢。英文標題相比“信息簡史”四個字更能表現(xiàn)這樣一幅波瀾壯闊的圖景:本書首先是一部History,它梳理了信息伴隨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史進程是尔,本書同時也是信息科學(Theory)的科普讀物殉了,另外本書也是對信息技術洪流的系統(tǒng)反思,融文明史拟枚、科學史薪铜、技術史于一爐,所謂“波瀾壯闊”恩溅,可謂實至名歸隔箍。
【本書的主線】
為信息寫史的最大挑戰(zhàn)恐怕在于這個話題過于宏大和龐雜,真的不知從何說起暴匠,而本書最值得稱道的鞍恢,就是格雷克以一條明晰的主線將看似龐雜的內(nèi)容組織得井井有條傻粘,這條主線就是“編碼”每窖!寫到這里,我想到另一本我非常喜歡的書弦悉,名字就叫《編碼》窒典,它是從編碼的角度講解計算機的原理,而格雷克這里是更加廣義的編碼稽莉,從“組織能力”與“講故事的能力”來看瀑志,兩本書的作者不分伯仲,而這兩種能力也正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污秆,不論是寫學術論文劈猪、還是講好一堂課,這兩種能力都非常重要良拼。
編碼的本質是什么战得?是“符號化”。符號化的本質是什么庸推?是抽象常侦!具備抽象思維的能力浇冰,是人類得以發(fā)展出高等文明的心智基礎。作為講授多年《計算機系統(tǒng)原理》聋亡、《數(shù)據(jù)結構》及《程序設計語言》的人肘习,我深深體會到抽象是多么美妙,正是經(jīng)歷了層層抽象坡倔,我們今天才得以如此方便地使用各種計算設備漂佩。
因此,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罪塔,請時刻保持對這樣兩個問題的思考:
**1. 格雷克是如何用“編碼”這條主線串起信息史上的顆顆珍珠的仅仆? **
2. 抽象思維能力的偉大之處何在?
【引言及前三章導讀】
本書各章標題非常有趣垢袱,每章標題后面還有一個()墓拜,而()里的這句話,才是真正的點睛之筆请契,但理解這句話咳榜,往往要等到讀完該章,甚至讀完整本書之后爽锥,這種“設計”涌韩,平添了閱讀的趣味,也吸引人反復閱讀氯夷。
引 言
初讀引言臣樱,發(fā)現(xiàn)格雷克也不能“免俗”地引用了香農(nóng)的著作,但定睛一看腮考,并非是香農(nóng)那讓人不明覺厲的信息的定義雇毫,而是其《通信的數(shù)學理論》中這樣一段話:
通信的基本問題是,在一點精確或近似地復現(xiàn)在另一點所選取的訊息踩蔚。這些訊息往往都帶有意義棚放。
個人認為,這就是科普作家馅闽、或者說大牛級科普作家的獨到眼光——格雷克放棄了人們自然會想到的香農(nóng)版的信息定義飘蚯,而是選了同是香農(nóng)所說的這句人人能夠理解的“大白話”,這句話讀完之后我是“明而覺厲”的福也,因為這句話一針見血地引出了全書的主線——編碼局骤。若不是對信息的理解“深入骨髓”,若不是早已深思熟慮地選取了“編碼”這條邏輯主線暴凑,是不會有這樣的“慧眼”的峦甩。
當我們自己設計或是品評其他教師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時,本書的“引言”都是一個值得參照的榜樣搬设。
第1章:會說話的鼓(似是而非的編碼)
讀這一章時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穴店,作為《信息簡史》的開篇撕捍,格雷克為何選擇了非洲部落的“鼓語”?這種“鼓語”與第2泣洞、3章所講的語言文字有什么區(qū)別忧风?又有怎樣的聯(lián)系?
第2章:持久的文字(心智中并無詞典)
第3章:兩本詞典(我們文字的不確定性以及我們拼寫的隨意性)
第2球凰、3兩章可以連貫起來讀狮腿。初看標題,大多數(shù)人都會有一個疑問:老格為何花兩章的篇幅跟“詞典”較勁呕诉?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保持在頭腦中貫穿整個閱讀過程缘厢。其實答案就蘊藏在兩章標題的()中,“詞典”其實是對文字形態(tài)的語言(與口語相對)的“硬編碼”甩挫,所以相比口語贴硫,文字才能持久,但“文字”作為一種編碼伊者,是人為的英遭、是人造物,而非自然存在于我們心智之中的亦渗,但由于“我們文字的不確定性以及我們拼寫的隨意性”挖诸,所以文字這種編碼并不嚴謹和規(guī)范。
第3章中的兩本詞典究竟指的是什么法精?這也是一個閱讀旅途中值得隨身攜帶的問題多律。格雷克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全章隨處都是兩本詞典的實例搂蜓。這一章涉及語言學狼荞、甚至應該說哲學認識論中的一個基本問題甜无,即“名”與“實”的辯證關系問題渣叛。具體到信息領域來說,就是語言的社會文化屬性與語言編碼的邏輯性之間的矛盾,前者是適應性的收毫、是變動不居的,而后者則要求規(guī)范化甚至數(shù)學化殷勘,這一章所描繪的就是歷史上在這方面的各種糾結此再。
我甚至覺得,這兩章就是一部迷你《語言學簡史》以及語言學基本理論的科普讀物玲销,用語言文字來描述語言文字的理論输拇,不免有些繞,即使是出自科普暢銷書作家之手贤斜,這兩章某些部分讀起來還是有些枯燥和燒腦策吠。初讀大可不必糾結于細節(jié)逛裤,只需時刻牢記這樣一條主線:文字是口語的編碼,是對口語的符號化猴抹,而正是符號化的語言带族,賦予了我們抽象思維的能力,這就如同打開了人類心智進化的潘多拉魔盒蟀给,使我們得以發(fā)展出高度的文明蝙砌。
35頁的這段話,我認為有點睛之筆的作用跋理,故抄錄如下:
哈夫洛克重點關注了人類在心智上對于經(jīng)驗從“敘述的散文”轉換到“觀念的散文”的過程择克,這樣人類以范疇而非事件來組織經(jīng)驗,并自覺接受抽象化的訓練前普。他想到一個詞來說明這種過程肚邢,這個詞就是思考(thinking)。因此拭卿,這不僅是人類對于自身的新發(fā)現(xiàn)道偷,而且是人類思考的發(fā)端——事實上,這才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真正起始记劈。
導游詞到此結束勺鸦,請大家自由活動,給大家兩周(今天-雙12)的時間閱讀引言及前三章目木,歡迎隨時在群里分享换途、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