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三塊廣告牌》在第75屆金球獎上滿載而歸,成最大贏家戴涝,影片女主角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也摘獲劇情片最佳女主角。
在豆瓣評分上,該片也獲得了8.7的高分啥刻,好評如潮奸鸯,這是一部在中西都得到高度肯定的影片。
《三塊廣告牌》不是一部輕松的電影可帽,相比《伯德小姐》的青春靚麗和《水形物語》的虛幻唯美娄涩。
《三塊廣告牌》以一位暴躁易怒樸素無華的中年母親為主角,所講述的故事真實而尖銳映跟,直面現(xiàn)實的冷峻和晦暗蓄拣,表達的情感也不是令人心生向往的愛情或者溫暖安穩(wěn)的親情,而是以人在意外失去至愛后又無能為力的憤怒情緒為主要描述對象申窘,同時又有對生與死的感悟與思考弯蚜,對人生對人性的探測,對翻云覆雨的命運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剃法。
但顯得沉重的主體內(nèi)容并沒有讓這部電影成為一部畫風陰晦旋律悲戚的悲情片碎捺。
相反,導演在哀沉的主線之上輔以暖亮的支線贷洲,形式上看有幽默逗趣的對白和橋段收厨,主題上則有對人之人之間溫情信任的關系淺勘,還有死亡來到時一種絕望的平靜姿勢优构。
這些因素又使得影片在憤怒的紙面之上還有其他層疊的褶皺诵叁。
如果說《海邊的曼徹斯特》講述的是一個無法與悲傷和解的故事,那么《三塊廣告牌》便是一個無法與憤怒和解的故事钦椭。
觀看《三塊廣告牌》時拧额,一直想起《海邊的曼徹斯特》,兩部電影在基調(diào)彪腔、主題和情節(jié)上都頗有類似之處侥锦,突如其來的死亡,可怖的命運德挣,低郁壓抑的氛圍恭垦,清冷單調(diào)的畫面,被巨大悲傷吞噬而無所適從的主人公格嗅,現(xiàn)實的冷峻與無情番挺,被迫的堅持,孤獨的守望屯掖。
悲傷與憤怒在這兩部電影里都是主人公在遭遇命運橫禍后的兩種應激情緒玄柏,也都是他們在經(jīng)歷慘痛的失去之后久久都不能解脫的堅實牢籠。
影片以女主人公Mildred在罕有人跡的公路段上設置了三塊廣告牌為始贴铜,而后隨著劇情推進漸漸展開這個小鎮(zhèn)的人際關系禁荸,以及讓Mildred痛心疾首的殺人案件右蒲。
Mildred的女兒不久前的夜晚獨自歸家時,遭遇強奸并被殺害赶熟。
這種事對于任何一個母親來說都是殘忍的悲痛瑰妄,是無法接受的可怕現(xiàn)實。
Mildred自然也不例外映砖,她對于女兒的遭遇感到不能釋懷的痛苦间坐,而與其他母親顯得不同的是,她強硬堅韌的性格使她把悲傷更多掩藏在內(nèi)心邑退,而以憤怒狂躁的情緒宣泄方式來表達她的精神困境與心靈痛楚竹宋。
竭嘶底里的哭喊在她這里變成了堅毅頑固的對抗與不服輸不講理的敵對挑戰(zhàn)姿態(tài)。
三塊廣告牌上對警局的步步逼問是她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一位失去女兒的母親最深沉的創(chuàng)痛和需求地技。
女兒已死蜈七,她需要尋找一個發(fā)泄的突破口,她要兇殘的強奸犯付出代價莫矗,她要警察局盡快找出真兇飒硅,她迫不及待地要手刃仇人,她心急如焚地要為慘死的女兒復仇雪恨作谚。
這種急切熱烈的憤怒是對女兒最悲沉的懷念三娩,對殺人者咬牙切齒的恨,對警局遲遲無法破案的焦慮不滿妹懒,也可以說雀监,是以另一種方式在轉(zhuǎn)移對自己失去女兒的痛苦的注意。
這種由于悲傷而導致的憤怒也同樣出現(xiàn)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眨唬。
男主人公在意外導致了自己孩子的死亡后会前,在往后的生活里變得易怒暴躁,對任何不順心的事情都以暴力和沖撞直接解決匾竿,同時也喪失了對人的溫柔與理解瓦宜。
而且,《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的悲劇與《三塊廣告牌》中的悲劇其發(fā)生緣由都與主人公有莫大的關系搂橙,也就是說歉提,除了悲傷之外笛坦,還有更擊敗性的自責区转。
這種帶著自責的悲傷,恐怕是最具殺傷力的版扩,是一種無處可逃的絕望與悲痛废离。
在壓倒性的悲傷面前,人失去接受和招架的能力礁芦。
悲傷只能流淚蜻韭,只能不停地流淚悼尾,除了流淚之外,人只能尋找另一種可以釋放和發(fā)泄的方式肖方,憤怒往往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闺魏。
悲傷若是洪水在體內(nèi)泛濫成災,只能淹沒窒息自己俯画,而憤怒就像是一團熱烈的火析桥,隨意從體內(nèi)宣泄而出,灼傷別人也灼傷自己艰垂。
影片的另一個角色 William 與Mildred 則相對泡仗,他是一個性格溫和待人友善的警局局長,沒有破案也并非是因為警局的怠慢猜憎,而是真的難以找出兇手娩怎,破案線索實在太少。
William 是連接Mildred 與警局的重要人物胰柑,在所有人都指責和孤立Mildred 時截亦,也只有他還能以平靜的態(tài)度盡力地去理解她原諒她。
而William 也同樣面對著自己的死亡困境:他身患癌癥已不久于人世旦事。
有一些人認為這部電影的名字應該是“三封信”魁巩,William 在死前一晚寫了三封信,這三封信基本含括了這部電影想要探討的人生維度:體面優(yōu)雅地擁抱死亡姐浮;平靜地接受悲傷谷遂;善意地理解他人。
影片后半段警員Dixon 成為重頭人物卖鲤。
Mildred 與Dixon 有一個共同的性格特點:易怒肾扰。
他們對于生活中出現(xiàn)的逆主觀意愿事件都會采取一種激烈強硬的處理方式(也就是難以溝通的暴脾氣),而這種處理方式又往往使得事件演變得更加逆勢和不順心蛋逾。
所以Dixon 因為在暴怒下毆打他人而被警局開除集晚,而Mildred 因為強勢尖銳的性格與女兒沖突吵架,間接導致她的遭難区匣,也在女兒遇難后顯得蠻不講理地逼迫局長偷拔,并且火燒警察局,差點燒死Dixon 亏钩。
但這終究還是性格問題莲绰,Mildred 與Dixon 本身都是善良的人,他們都有一副同樣追求正義的心腸姑丑。
局長William 就像他們的一個映襯面蛤签,通過他在命運顛覆生活苦厄面前的平靜與溫和反映出這兩個人的躁動不安,也通過他的聯(lián)結(jié)表現(xiàn)出他們暴躁憤怒面孔下的柔軟和善意栅哀。
憤怒只能引起憤怒震肮,母親由于喪女而導致的憤怒可以理解称龙,一個小警員在生活里坎坷的遭逢也能讓人感同身受,但憤怒終究也還是一種情緒垃圾戳晌,在很多時候它難以解決問題鲫尊,但又難以規(guī)避與和解。
導演也許是反對Mildred 在情緒支配下的某些過激行為沦偎,但三塊廣告牌卻不僅僅只是憤怒的產(chǎn)物马昨,它凝聚的,是一位母親對遭遇慘死的女兒的悲悼與沉痛扛施,是對自己曾經(jīng)過失的自責和心碎鸿捧,是無法放棄的守望和堅持,也是她對嚴懲兇手宣張正義的迫切愿望疙渣。
三塊艷紅醒目的廣告牌既是對死亡無可挽回的絕望又是對生活無可奈何的質(zhì)問匙奴。在巨大的悲傷與絕望面前,淚水太輕妄荔。
影片結(jié)尾Mildred 與Dixon 一起驅(qū)車奔赴一個尚不明朗的目標泼菌,他們由影片開始時水火不容的對立關系變成攜手同盟。
Dixon 原諒了Mildred 導致的他的受傷啦租,并全心全意幫她尋找兇手哗伯,而Mildred 也放下了之前的成見與偏狹,勇敢坦白了自己的錯誤篷角。
在此刻的他們也許還被憤怒所影響著焊刹,但已經(jīng)不再被它盲目地掌控了。這也許便是死去的William所希翼的局面吧恳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