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夏晚晴天ZMH
我們的一生花很長的時間與心力處理“生”的問題氏义,卻只有很短的時間處理“老病死”锄列,甚至,也有人抵死不愿意面對這無人能免的終極課題惯悠×谟剩——簡媜
生命是一條單程路,自我們呱呱墜地之日起克婶,不管我們愿不愿意筒严,時間的列車都載著我們奔馳往前。這一路情萤,我們經(jīng)歷的風景萬千鸭蛙、各不相同,遇見的人或愛或恨筋岛、或銘記或遺忘娶视。終有一天,我們都會滿載這一生的故事奔赴最后一段路睁宰,那閃爍著的銀光是我們最終的歸途肪获。
生老病死是每個來到這世間的人都逃不過的必修命題。但是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都不喜歡談老柒傻,更忌談死孝赫。我們很多人一生中花費了很長的時間,修習“生”的命題红符,卻不愿或不敢直面“老病死”寒锚。然而時間的車輪滾過,于悄無聲息處將人帶入生命之冬违孝,無一幸免刹前。
好在,有這樣一位作家雌桑,用她舉重若輕的文字喇喉,帶我們修習“老病死”的課題。這就是簡媜和她的《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校坑。
作為臺灣文壇最無爭議的實力派女作家拣技,簡媜的作品清新脫俗千诬,尤以散文見長。她的文字干凈清麗膏斤,靜默至美徐绑,字里行間都蘊含著對人世的深刻思考、對生命的真切感悟莫辨。
大多數(shù)時候傲茄,簡媜都是在探討“生”的問題,而《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卻是少有的以刻畫人生“老病死”為主題的作品沮榜。
《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全書分為五輯盘榨,從肉身如舟到人生版權(quán),再到老蟆融、病草巡、死,簡媜用從容型酥、醇厚又帶有點幽默山憨、戲謔的文字,通過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生死的感悟弥喉,向我們娓娓訴說著人生末途鎏銀歲月里的悲歡交集郁竟。
書中涵蓋了健康、親情档桃、病痛、臨終憔晒、社會等多層面藻肄,反映了當下老齡化的社會里,人的特殊困局與突圍拒担,生命的無奈與高貴嘹屯。簡媜用她獨有的文字,講述生命之冬的故事與思考从撼,可以說這是一本完整探討老年議題的生死書州弟。
第一層課題——老:哪怕白發(fā)蒼蒼,也有責任把意義帶給自己的人生
我不能荒廢我的旅程低零,我要暢飲
生命之酒直到杯底婆翔。
——《尤利西斯》
四季嬗遞,世代交替掏婶。老啃奴,是我們步入生命末途第一層最直觀的感受。這個階段的人們雄妥,年齡擺在面前最蕾,體能遠不如以前依溯,擺脫了職場上的壓力,卸下了人生各種角色扮演的責任瘟则。拼搏了半生黎炉,終于迎來了自己的“個人時光”。
初老的階段醋拧,人們身心尚健慷嗜、財資有余,尚有較好的精神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趁仙,重拾往日志趣洪添,開啟滋潤的銀色生活。
隨著時間的飛逝雀费,老化的速度也加快了節(jié)奏干奢。這個時期的人們被病痛困擾,兒女有自己的事業(yè)要打拼盏袄、小家要照顧忿峻,無聊、寂寞與空虛像幽靈一樣慢慢地侵蝕老人辕羽,直至把生命拖入黑暗的深淵逛尚。
然而現(xiàn)實生活里遠不止這些,孫輩的照護刁愿、兒女贍養(yǎng)的分歧绰寞、久病床前的護理、家財?shù)姆指睢瓱o一不在吞噬正在快速奔向終途的銀發(fā)人士铣口。原本尚帶有一絲滋潤的老年生活在這些世俗問題前不堪一擊滤钱。生命活到后半段,生活只剩爭議脑题,鮮有意義件缸。
這,遠非我們想要的結(jié)局叔遂。
如同人生其他階段一樣他炊,提前規(guī)劃有助于我們把老年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簡媜在書中對銀齡者給出的建議是已艰,實踐意義與創(chuàng)造愉悅痊末。此生遼闊,行至此地哩掺,每個人早已積攢下豐厚的人生故事舌胶。繼續(xù)保有學習的熱忱,在學習中萃取生命哲學疮丛、冶煉人生經(jīng)歷幔嫂,修煉內(nèi)在的睿智辆它,是應對更年邁的自己反復聒述塵封歲月里某幾件家務事、陷入肉身病痛憂懼而不得解脫的不二法寶履恩。
此外锰茉,銀齡者應趁精力尚好,厘清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敏感話題切心,盡早對家庭財金進行妥善分配飒筑。死亡不應該再成為談論的禁忌,以致錯失處理的時機绽昏,留給后代糾纏不清的難題协屡。
從容整理這一生的足跡,哪怕白發(fā)蒼蒼全谤,也堅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肤晓,不浪費每一寸光陰,不枉費每一段路认然,這將是一個睿智的老者留給世界最好的背影补憾。
第二層課題——病:最后一項修煉卷员,讓生命尊貴離席
每個來到這世界的人都握有雙重公民身份——既是健康王國的公民盈匾,也是疾病王國的公民。盡管我們都希望僅使用好護照毕骡,遲早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疾病王國的公民削饵。
——蘇珊.桑塔格
沒有人喜歡生病,尤其是邁入老年期的人未巫。然而這副血肉之軀陪我們走遍千山萬水窿撬、經(jīng)受住塵世間的種種歷練,到達此地時橱赠,早已暗中生銹尤仍,千瘡百孔箫津。病狭姨,成了絕大多數(shù)銀發(fā)人士命途里最后一層考驗。
小病小痛早已是家常便飯苏遥,如果不幸遇上大病或絕癥饼拍,那憂思恐懼的,早已不僅僅是患者本身田炭,更是背后一整個家庭师抄。
老病之人倍受病痛折磨,難免自怨自艾教硫,心有不甘叨吮,度日無歡辆布。兒女則忙前忙后,終日奔波茶鉴,出錢出力锋玲,期望能讓父母少受一些痛楚,延年益壽涵叮。
然而經(jīng)濟因素惭蹂、醫(yī)療策略、照顧方式等分歧割粮,一家人唇槍舌戰(zhàn)在所難免盾碗,大打出手、翻臉不認人亦有之舀瓢。多少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廷雅,在修習“病”這門課時紛紛落敗。
老年之病氢伟,如一塊照妖鏡榜轿,沒少照出人性底層最猙獰的丑陋原型。它也像一塊試金石朵锣,檢驗著這戶人家的親情是否如真金谬盐,百煉之后是否仍能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老者帶病延年诚些,本身已痛苦萬分飞傀,如若還因此見識到一生的劬勞換來的不過是薄如紙的親情,那更是心灰意冷诬烹、生不如死砸烦。而兒女既希望父母能壽比南山,又免不了暗自祈禱彼此能早日解脫绞吁。
病榻之側(cè)幢痘,盡顯生而為人的悲涼、人性的復雜家破。
初來世界報道時颜说,我們赤身裸體,別無他選汰聋。老來即將告別世界時门粪,我們早已擁有一生的智慧,可以自主選擇烹困,讓生命尊貴離席玄妈。
帶病的老者,吹響的是離別的洞簫。死亡不再是遙遙無期拟蜻、于己無關的事情绎签,在命運的號召面前,認真思考死亡酝锅,清點死前與遺囑的清單辜御,莊嚴面對生命中最后的結(jié)局。
作子女的屈张,有機會旁觀父母生命的逐漸隕落擒权,不論與病魔纏斗的過程中,他們是展示出過人的智慧阁谆,抑或是一路潰敗碳抄,這都是他們以肉身示范教學,傳授給我們的最后一堂生死課场绿。
這一程的護送不易剖效,怨言、勞累也無法避免焰盗,然而讓他們最后一段路有溫暖有依靠有陪伴璧尸,能安詳?shù)爻孙L歸去,也算不枉費這一生父母子女情分一場熬拒。
終極課題——死:生命的終岸爷光,一人的旅途
死亡也可以是一個目標或一種完成∨焖冢——榮格
歲月悠悠蛀序,這一生漫長的跋涉里我們走過無數(shù)的路,終點卻都只有一個活烙。無論這一世是活得壯烈燦爛或是平淡無奇徐裸,死亡,成了每個人此生必抵的歸途啸盏。這是完整生命的一部分重贺,也是這本人生之書的必然結(jié)局。
稍有不同的是回懦,有的人得以頤養(yǎng)天年气笙、百歲而終,有的人卻是在年華繁盛的壯年時期猝然離去粉怕。我們于冥冥之中上了這趟生命的列車健民,浩浩蕩蕩一路往前抒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下車時刻贫贝,卻沒有誰能預知這一刻何時會到來。死亡成了這世間最難以捉摸卻也是最公平的事情。
與“生”相比稚晚,“死”是讓人恐懼的崇堵。人們總是習慣把死亡與腐敗、污穢聯(lián)系在一起客燕,感覺死亡就像是鋪滿骷髏的黑洞鸳劳,一旦被攝入,永世不得再返程也搓。于是赏廓,當生命最終唱響離去的號角,往往只有哭泣傍妒、嚎啕與之相和幔摸。
而簡媜卻在書中表示,如果在最后時刻颤练,只有哭泣既忆、號啕,就顯得浪費時間了嗦玖。她寫到患雇,“死亡,是愛與被愛的人無條件宇挫、無境止地心靈擁抱的時刻苛吱,共同成就了永恒的愛,這是靈魂的能源器瘪,自此以后又谋,旅途中的那個人雖然少了家人的陪伴,但必然前往無條件的愛所標示的國度娱局,仍在世間的人雖然少了逝者的陪伴彰亥,亦必然被富足的愛所充滿∷テ耄”
換一個角度看待死亡任斋,把它當作是另一段旅途的啟程,逝者能平靜抵達終岸耻涛,禮贊這一生終于完成废酷。生者在悲傷中,仍不忘用愛送別抹缕。生死只是形式澈蟆,今生緣分雖已終結(jié),但愛與被愛卓研,一直都在趴俘。
生死于每個在世間行走的人而言睹簇,都只有一次。我們珍惜生寥闪,也平靜地領受老病死太惠,上天分配給我們多少寒暑不得而知,能享有多少福祿疲憋,又要遭受多少罪孽亦未可得凿渊。這一世,既然有幸能來這人間走一遭缚柳,就且埋首耕耘埃脏,盡情度日。
我們都曾耗費半生的精力學習“生”的課程秋忙,少有人能告訴我們?nèi)绾螒獙Α袄喜∷馈薄?b>作家簡媜在《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一書中剂癌,以令人思省的散文文字,用慈悲又坦然的態(tài)度帶我們在老年的國度里細細游歷翰绊,認真研習探討老年的議題佩谷。
透過這本真摯的生死書,我們得以提前看清人生的末途监嗜,思索如何用智慧去耕耘這一段銀色旅程谐檀,做到優(yōu)雅老去,尊貴離席裁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