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他熱情開朗忙干,能說會道屯伞,有很好的人緣,可他在學習上遇到了問題豪直。數(shù)學是石頭的老大難劣摇,曾考過40分。被老師弓乙,嘲笑末融,責罵,爸爸也給了石頭很大的壓力暇韧。于是石頭都打算放棄數(shù)學了勾习,也認為自己永遠學不好數(shù)學,不想再學數(shù)學了懈玻。媽媽說她這是要破罐子破摔了巧婶,其實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習得性無助涂乌。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艺栈,他用狗作了一項經(jīng)典實驗,起初把狗關(guān)在籠子里湾盒,只要蜂音器一響湿右,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guān)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罚勾,多次實驗后毅人,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尖殃,先把籠門打開丈莺,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xiàn)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送丰,這就是習得性無助缔俄。
幸運的是,他碰到了一個樸老師蚪战。樸老師會用孩子的方法教孩子牵现,而不是成人的方法教孩子。這樣石頭能夠聽得懂邀桑。于是石頭對數(shù)學又恢復了興趣。
舉個例子科乎,什么是成人的方法和孩子的方法的區(qū)別壁畸。一道數(shù)學題,成人的方法可能是,指出條件abc捏萍,然后步驟解題太抓。孩子的方法就是先告訴你,這是一輛大卡車令杈,旁邊是輛小汽車走敌,小汽車比大車小了很多,那么需要多少輛小汽車逗噩,才能抵得上一輛大卡車呢掉丽?小學4、5年級前的孩子异雁,他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沒有完全健全捶障,更需要用形象思維的方式,來理解記憶纲刀。這是石頭給我舉的例子项炼,以及我個人的理解,我想如果還有不清楚的父母示绊,那你最好是和自己的孩子锭部,進行一些溝通,了解一下面褐,孩子的思維是怎么思考題的空免?否則你一直在使用成人化的方式,教自己的孩子盆耽,你可能反復的教蹋砚,他反復的聽不懂。結(jié)果就是你上火生氣摄杂,她委屈哭泣坝咐,并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
媽媽還反應(yīng)說石頭字寫的不好析恢,還寫字拖拉墨坚。而且石頭自己也認為,自己的字寫得很不好映挂,像鬼畫符泽篮。問石頭一個問題。一個孩子在練字課上柑船,兩三個小時都不寫一個字帽撑,是為什么呢?石頭的答案是鞍时,他是不想把寫的好的亏拉,或者是寫的不好的字寫出來扣蜻,給別人看。
這是說出了拖延癥的一個根本性的原因及塘,源于內(nèi)在的恐懼莽使,害怕挫折與失敗,甚至于害怕成功笙僚,因為成功之后是更艱難的挑戰(zhàn)芳肌。
所以給了石頭以及媽媽的一個建議,就是寫完字之后首先要去找肋层,這里面寫的好的字亿笤,并認可。只有得到陽性強化槽驶,才能夠激發(fā)出好的行為表現(xiàn)责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