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會傳染的赠潦,有時候明明不是你的錯叫胖,聽了對方一堆牢騷,內心竟然動搖了:Ta跟我說這么多她奥,該不會是在點我瓮增?
奈何對方說得不清不楚怎棱,只顧著散播負能量,于是你只好在回憶里搜索:該不會是我上次說話時語氣不對绷跑?還是Ta覺得我跟Ta說的那人有一樣的毛踩怠?
明明對方說的事兒跟你想的那件半毛錢關系都沒有砸捏,你還是執(zhí)拗地認為對方不會只是單純地抱怨谬运。嗯,Ta一定是通過在我面前抱怨別人垦藏,來暗示我呢梆暖!沒有人理所當然會當你的垃圾桶,所以再好的朋友也經不住你負能量的沖擊膝藕。
可是又很矛盾式廷,既然是朋友,如果有情緒藏著掖著芭挽,又顯得不夠坦誠滑废。所以,說也不說袜爪,不說也不是蠕趁,“適度”二字著實不好拿捏。搞半天辛馆,累死自己的恰好不是別人俺陋,而是你自己。
就像高中語文閱讀題昙篙,標準答案里說的“作者的寫作意圖”“本文的中心思想”跟作者本人可能毫無關系腊状。可就是這些刻意編造的苔可、無中生有的東西決定你的最終成績缴挖。大概,這就是一種“內耗”吧焚辅。
比如自己不小心做了一件蠢事映屋,感覺自己小學都干不出的蠢事,雖然沒有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同蜻,情緒卻異常低落棚点。心想這種蠢事居然是我做的,不敢相信湾蔓!不瘫析,不對,我怎么能干出這樣的事兒呢?我是越活越回去了颁股。
漸漸地么库,你已經忘了你手頭的事,想的不是如何彌補過失甘有,而且沉浸在“我居然會干出這種蠢事”和“我竟然還在因為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消耗自己”的負面情緒中诉儒。
問題就變嚴重了,明明“重新輸入”或者“刪除”動作就可以搞定的事亏掀,變成了要“移除文件”“扔進回收箱”“粉碎文件”甚至“格式化”才能解決的境遇忱反,好笑的是這一波操作還會引發(fā)新一輪的自我懷疑和否定。
這時候滤愕,你想到你的朋友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