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末桐款,祖父輩的長輩五七咸这,定在那一天舉行落葬儀式,陪同前往魔眨。
下葬地址選在天馬上公墓媳维。墓地位于天馬山的支脈馬尾山,應該是上海唯一一座山地公墓遏暴。
落葬時侄刽,在安放骨灰盒前,會在墓穴底部鋪一層沙朋凉,然后用水泥澆灌(墓地有專門的水泥匠)州丹,接著在底部鋪一層硬幣,分角元的都有杂彭,好像沒有什么統(tǒng)一墓毒。
▼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普通百姓死去亲怠,會在下葬時放一些生前常用的物品蚁鳖;而帝王將相死去,則會有牲畜陪葬赁炎、活人陪之土葬等醉箕。
這么做的目的钾腺,一是為了表示“有來生”思想,二是希望逝者在冥間也能享受到生于人間時的同等待遇讥裤。
當然放棒,隨著歷史遷徙和文明遞進大多隨之消逝(不排除一些封建閉塞的地方依然有較為接近早期傳統(tǒng)的喪葬文化保留)。更何況現(xiàn)代也已不提倡土葬了己英。在這一平方米的墓位上间螟,小小的墓穴除了骨灰盒,能放的恐怕只有錢幣了损肛。
鋪一層錢幣也算是陪葬品厢破,或者依照民間風俗,希望一個人死去后到了陰間有錢花治拿、留下了買路錢摩泪。
▼
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購買墓地劫谅,不僅費用不菲见坑,而且每年還會產(chǎn)生一定比例的管理費需支付。
有句話說捏检,炒墳堪比炒房荞驴!就拿蘇州舉例,蘇州的墓地一般均價在3萬左右一平贯城,去年居然最高炒到了12萬一平熊楼!趕超房價。換句話說能犯,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墓地孙蒙。
這似乎印證了現(xiàn)代人的一句話:
——活著買不起房,死了買不起墳悲雳。
▼
說到這里挎峦,不得不提一下日本。日本實在是一個死亡成本非常高的國家合瓢。
根據(jù)2017年日本消費者協(xié)會最新統(tǒng)計坦胶,葬禮和墓地總費用,大約是25萬元人民幣晴楔。
隨著人口增多和土地減少顿苇,日本喪葬墓地費用居高不下,死亡成本加劇税弃。加上老來無子送終纪岁,墓地無人續(xù)費等問題最終落為無主墓地,越來越多的日本人则果,開始選擇新的殯葬方式幔翰。
在東京幸國寺的琉璃殿里遗增,擺放了2045個LED佛像叫惊,這一個個發(fā)光的藍色玻璃佛像,充滿黑科技與未來感做修,實則就是一個納骨堂霍狰。
在有需要的時候會采用像立體停車場一樣的裝置將存放的骨灰盒傳送出來。從空間上來說饰及,節(jié)省了不少占地面積蔗坯。
曾有日本居民說,不希望死去之后燎含,還需要親人花錢費力維護墓碑宾濒。
這樣樸實的想法恐怕是沒多少人可以做到吧?而在日本瘫镇,已被更多的民眾接受和采納鼎兽。
▼
再回過頭來說答姥,其實铣除,早在2013年12月,上海申請海葬的補貼就從每具骨灰400元提升到2000元鹦付。這個“骨灰撒荷姓常”的活動至今已經(jīng)舉辦了26年。
據(jù)2012年的有效數(shù)據(jù)顯示敲长,共撒骨灰25563份郎嫁,節(jié)約土地76.7萬平方米,參與人數(shù)近10萬人祈噪。
這個看上去似乎可觀的數(shù)字泽铛,相比占用率還是鳳毛菱角。
畢竟辑鲤,即便是作為中國大陸最為西化的城市盔腔,大多數(shù)人依然守著傳統(tǒng)思想,還是更趨向于選擇支付費用月褥,給自己逝去的家人一塊看得見的墓地弛随,守住祭祀的最后一道坎,留存念想宁赤。
不管時代發(fā)展多快科技多么發(fā)達舀透,在殯葬文化中,平民百姓總是心存“厚葬”禮儀决左,不論花費多高多隆重都更愿意留下點什么愕够,他們好像覺得只有通過這種更形式更肉眼的東西才能代表對逝者的緬懷和尊敬走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