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六十八課
第六十八課 愛內(nèi)沒有怨尤
我先前已經(jīng)提過,〈練習(xí)手冊〉經(jīng)常會有好幾課環(huán)繞著某
一主題不斷延伸碉哑,反復(fù)鋪陳勉失。比如本課和下面的幾課,討論的
重點即環(huán)繞在「攻擊的目的」這個主題。小我為了保住自己的
個體價值,不惜透過怨尤與判斷而拒上主圣愛于千里之外忿等。雖
然(練習(xí)手冊〉不曾提到「特殊關(guān)系」,實則耶穌在此所說的
攻擊和怨尤,都是根據(jù)特殊之恨的原理運作的棺滞。
(1:1-2)被愛創(chuàng)造得猶如它自身一樣的你,不可能心懷怨尤還能
知道自己的真相纷铣。放不下怨尤,表示你已忘卻了自己是誰将饺。
短短幾句已足夠一針見血,明白指出我們抓著怨尤不放的
根木原因贡避。簡言之,小我整套思想體系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確
保我們認(rèn)不出自己的直實自性,忘卻生命的本來真相予弧。圣靈
則代表救贖原則刮吧,我們?nèi)裟懿宦犘∥抑暋まD(zhuǎn)而向圣靈請益。
祂必會幫我們憶起自己原是基督這一終極身分,也就是與天
父完美一體的唯一圣子掖蛤。因此,只要轉(zhuǎn)向圣靈杀捻,我們便會自然而
然恢復(fù)這一記憶。反之,上主之子既然屬于圓滿的一體生命
而這圣子的終極身分又是圣愛,我們?nèi)舨幌胍庾R到這一真實身
分,最容易下手的辦法,就是去凸顯圣子奧體內(nèi)彼此的不同蚓庭,
而最大的利器莫過于攻擊致讥、怨尤或判斷了。只因這些舉動等于
向?qū)Ψ奖砻?他是個「外人」,一個百分百的異類器赞。就這樣
我們驅(qū)逐了愛而迎進(jìn)了特殊關(guān)系垢袱,從此,上主之愛再也無法在
我們心中找到立足之地了。
這就是小我最終的目的------把愛由我們心中驅(qū)逐出去拳魁。難
怪世間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難以與人建立真實的友誼惶桐,更遑論親密
關(guān)系或神圣關(guān)系了。在神圣關(guān)系中,既沒有隔閡或界線,也不
存在任何特殊的利益潘懊、特殊的需求,或特殊的期待,它所經(jīng)驗
到的,只可能是共享同一目的的一體生命。也因此,如果我們
害怕這個全然反映出生命實相的一體生命,我們一定會無所不
用其極地抵制或排斥它贿衍。本課及接連的幾課,耶穌特別為我們
點出,攻擊與怨尤是如何完成小我這番「大志」的授舟。
(1:3)放不下怨尤,表示你已把自己視為一具身體。
如果我們充分明白身體乃是分裂之念所造就的形式,上面
這句話便不證自明了贸辈。我們一旦把身體當(dāng)真,身體的源頭(也
就是天人分裂之念)必會顯得真實無比释树。耶穌在后面第一百
六十一課提到我們天生就有一種「具體化」的傾向:如果我心
中有恨,這個恨必定會找到一個有形的對象。也就是說,倘若
我恨某個有形之人,就表示我自己也是一具身體。這種居心用
意,企圖守住對身體的認(rèn)同,才是所有攻擊之念或抓著怨尤不
放背后真正的動力奢啥。
(1:4)放不下怨尤,表示你讓小我掌控了自己的心靈,并為身體
宣判了死刑秸仙。
在我的意識中,我也許認(rèn)為自己所攻擊而且欲置之于死地
的是對方的身體,但是,既然「觀念離不開它的源頭」,所以
實際上我是在定自己的死罪。一旦將小我的分裂思維當(dāng)真,它
那整套運作體系就被我弄假成真了桩盲。準(zhǔn)此而言,罪咎懼之思想
體系推衍到極致,便是死亡,從此,死亡成了人類的宿命寂纪。
(1:5)你也許尚未充分意識到,放不下怨尤對你心靈的傷害。
每當(dāng)我們發(fā)怒赌结、心生不悅,或開始判斷,這種時候,我們
往往意識不到它們的后遺癥捞蛋。對此,可以說,《奇跡課程》的
宗旨就是要我們看到怨尤所帶來的嚴(yán)重后果。別忘了,整部課
程不時都在提醒我們因和果之間的關(guān)系柬姚。怨尤的心態(tài)可說是
「因」,苦難則是它的「果」只要我們意識不到自己的攻擊之
念和痛苫之果兩者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我們就不可能真心放下怨
尤拟杉。耶穌這位老師的「重責(zé)大任」,就是讓我們切身意識到心
懷怨尤的嚴(yán)重后果。誠如下文所言:
(1:6)它好似硬生生地將你由生命根源那兒劈了出去,使你不再
肖似于祂量承。
請注意,耶穌在此用的是「好似」一詞:放不下怨尤
就「好似將你劈了出去」,只因在實相境界根本沒有分裂這
一回事,唯有在噩夢里,那些憤怒的表相不僅讓我自己跟憤怒的
對象決裂,同時也跟上主決裂了搬设。又因為分裂心靈的每一部分
屬于同一生命,即使我認(rèn)為自己只對這人下手,其它人也同樣
會遭殃的。下面這一段要我們寬恕弟兄的話,一語道出了
體」的深意:
他是天父的代表,而你卻把天父視為賜你生命也賜你
死亡的神明撕捍。
我的弟兄!天父只可能賜給你生命焕梅。你在夢中看到
弟兄給你什么,那便成了天父對你的恩賜。(T-27.
VII.15:7~16:2)
為此,我們才說,不論我們是否寬恕了某位弟兄,上主同
時都站在那一位及每一位弟兄的背后,既無分別,也無例外卦洽。
(1:7)為此,你認(rèn)為自己是什么,就會相信祂也成了什么,因為
沒有一個人不把他的造物主想成像自己一樣的贞言。
這個觀念極其重要,我們馬上會在第七十二課看到進(jìn)一步
的闡述阀蒂。耶穌要說的是,如果我相信自己發(fā)動了攻擊(而所有
攻擊的原始初衷都是針對上主而發(fā)的),我自然會把這一念投
射到上主身上,而且相信祂必會伺機反擊该窗。我若企圖將自感罪
孽深重的那一部分切割出去,也一定會把那一部分的我投射到
外面另一人身上。為此,外面那個人不過代表了我想借著否認(rèn)
來驅(qū)逐的那個念頭而已,純粹是我心目中自我形象的翻版蚤霞。既
然觀念離不開它的源頭,我的攻擊與罪咎之念必然仍在自己心
內(nèi),但我卻毫意識不到,因為我自以為已經(jīng)利用投射除掉了
它,才會在別人身上看到罪咎的影子酗失。經(jīng)過這一大周折,我們
不僅跟自己分裂了,還處處造成人我的分裂,簡直大快小我之
心昧绣」骐龋〈正文〉有兩段話把這一曲折內(nèi)幕描寫得淋漓盡致:
你投射出去的正是你拒絕接納之物,你自然不會相信
它原是你的一部分。你一判斷你與自己投射之物有所
不同,你便成了他的「身外」之物夜畴。因著你對自己的
投射的排斥,你會不斷加以攻擊,因為你存心與它保
持分裂狀態(tài)拖刃。這種反應(yīng)都是下意識的,它蓄意不讓你
覺察出你其實是在打擊自己,卻異想天開,以為是在
保護(hù)自己。
你的投射所傷害到的一定是你贪绘。它使你更加仰賴自己
分化的心靈;……投射與攻擊其實是一丘之貉因為
小我一向是用投射來為自己的攻擊行為辯護(hù)兑牡。沒有投
射,憤怒便無從生起税灌。小我利用投射,純粹是為了破
壞你對自己及弟兄的看法均函。它的陰謀是這樣得逞的:
先把你無法接受的某一部分剔除于自身之外,最后
又把你剔除于弟兄之外,這是遲早的事亿虽。(T6.II.2;
3:1~2,5-8)
這番話再度提醒我們,切莫忘記《課程》的基本形上理
念---外面沒有別人。如果外面空無一人,就表示整個世界都
是由我的自我認(rèn)定所投射而成的,我在外面看到的一切,無
不是出自于我,乃至于出現(xiàn)在我夢中的所有角色苞也、事件洛勉、地點
或種種象征,都可說是這個我的分身,代表著我整個人格的不
同部分,只不過夢中的一切全都顯現(xiàn)為外在的人事物罷了。其
實,我們醒時所作的這個人生大夢也是同一回事如迟。
準(zhǔn)此而言,我們不可能在任何人身上看到輿自己不同的東
西,因為不論是上主收毫、耶穌、圣靈,或現(xiàn)實生活里的凡夫俗
子,全都是我按照自己的樣子打造出來的氓涣。為此,我若把自己
視為你身外之人,不只會把分裂弄假成真,還會把我與上主的
分裂弄得更為真實牛哺。這正是我自知罪孽深重的根本原因,因為
這個罪一旦投射出去,上主在我眼中必也成了罪人。這樣的上
主就是我們在《圣經(jīng)》所認(rèn)識而且「深愛」的那位上主,不消
說,這種上主純粹是根據(jù)我們的形象打造出來的,所以祂才會
像我們一樣瘋狂,舉手投足,在在都透露出我們最愛的特殊
性劳吠。根據(jù)投射法則,這是必然的結(jié)果引润。
(2:1)你一旦背棄了你的自性,那依舊意識到自己肖似造物主
的自性就好似昏睡過去了,而那在睡夢里編織幻境的另一部分
心靈,則會裝出一副清醒的模樣痒玩。
此刻,耶穌又為我們作了一個巧妙的對比:基督的意象其
實是醒著的,看起來卻似昏睡渦去;而小我那一部分其實早已
睡著了,卻在夢中忙著編織自已的人生淳附。也就是說,由于「背
棄了自性」這個分裂的我看起來好似醒著,只因我們真的認(rèn)
為自已活在這個世界。然而真相是,自性(基督)是不可能睡
著的,只是狀似睡著了,沉睡在我們的心底,被小我罪咎與攻
擊的思想體系嚴(yán)密看管著蠢古。
(2:2~5)這一切真的都是因為你心懷怨尤而引起的嗎?一點也
沒錯!因為放不下怨尤的人已否認(rèn)了自己是出自愛的創(chuàng)造
在他充滿怨恨的夢中,造物主顯得可怕萬分奴曙。有誰會夢到怨恨
而不害怕上主的呢?
這段說的正是小我的「罪、咎草讶、懼」三部曲:我相信
自己已經(jīng)與上主分裂了(罪),這個滔天大罪令我驚恐萬分
(咎),我又將這個咎投射到上主身上,看到祂(以及世間每
個可能象征上主義怒的人)想盡辦法要奪回我從祂那兒偷來的
生命(懼)洽糟。一點也沒錯,只要我們還對任何人心懷怨尤,內(nèi)
心深處不可能不相信自己必遭天譴的。正因如此,耶穌要我們
徹底看清罪咎懼的互動關(guān)系堕战,他絕不樂見我們?yōu)樽约旱墓糁?/p>
念而內(nèi)疚不已坤溃。他不僅希我們意識到自己選擇攻擊之念背后
的原因,以及這一決定所導(dǎo)致的后果,他還要我們明白,如果
我們認(rèn)定此生的任務(wù)就是透過攻擊他人來消除自己的罪惡感,
我們是永遠(yuǎn)感受不到幸福的。為此,他才會一再強調(diào)我們的任
務(wù)與幸福是同一回事嘱丢。是的,我們的任務(wù)就是放掉自己的怨尤
而選擇寬恕薪介,讓圣靈的圣愛之念有機會出頭,這才是唯一能
我們真正幸幅的途徑。相對的,「不寬恕」和「懼伯上主」兩
者之間,也一樣密不可分,它們的關(guān)聯(lián)性,在〈正文〉論及平
安的最后一個障礙時越驻,說得最為精辟:
除非你已全面的寬恕,否則你仍屬于不寬恕的一群
你害怕上主,只因你害怕自己的弟兄汁政。凡是你無法寬
恕的人,你不可能不怕他的。你若與恐懼為伍,自然
不可能經(jīng)驗到愛缀旁。(T-19.IV.四.11:4~7)
我們只需讀耶穌提過多少次「不寬恕與恐懼」之間的因
果關(guān)系记劈,就不難體會岀這個觀念的重要性。類似的提醒,還會
不斷出現(xiàn)于〈練習(xí)手冊〉接下來的課文诵棵。
(3:1)凡是心懷怨尤的人,必會按照自己的模樣來界定上主;
一如上主會照自己的肖像創(chuàng)造人,且把他們界定成如同祂自身
一樣抠蚣。
請看,真理如是說:「上主和圣子的相似性只存于圣愛輿
圓滿一體之境÷陌模」然而,小我卻說:「上主和圣子的相似性存
在于罪咎及徹底的分裂之境嘶窄。」現(xiàn)在,無妨把伏爾泰那句家喻
戶曉的名言套用在這兒,可以說意趣十足距贷、耐人尋味:
上主按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類;人類以其道還造其「神」
地回敬了祂柄冲。
(3:2)心懷怨尤的人,心必會受盡罪咎的折磨;一如懂得寬恕的
人,必然獲享平安,是同樣的道理。
各位回想一下,《奇跡課程》不知說了多少次,我們的痛
苦與人間的苦難全都出于一個「咎」字,絕無例外忠蝗。這個觀
念,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正文〉下面這一段話,我再引用
一次:
世界似乎未經(jīng)你同意或邀請就把一切強加于你,你始
想不透原因何在现横。但你十分肯定,在那些使你痛不
欲生的各種原因當(dāng)中,你從不把自己的罪咎計算在
內(nèi)。你也十分確定,那一切痛苦不可能是你自己求來
的阁最。整個幻相世界就是這樣形成的戒祠。制造幻相的人看
不出那是自己打造的,也看不出那些幻相是借著他自
己才維系下去的∷僦郑幻相的起因不論是什么,一概與他
無關(guān),他所見到的外界與他內(nèi)心的想法是兩回事姜盈。他
絲毫不懷疑夢境的真實性,由于他根本看不見自己是
夢境的制作者,夢境對他才會顯得如此真實。(T-27.
VII.7:3~9)
可以確定的,幫我們的罪咎定錨扎根的,正是攻擊之念配阵。
因此我們可以總結(jié)一句:出自罪咎的攻擊之念乃是導(dǎo)致我們不
幸與痛苦的元兇馏颂。然而,除非我們對這句話有深刻的體會棋傍,否
則我們是不會甘心放下攻擊而選擇寬恕的;也唯有如此,我們
才可能找到自己歷盡滄桑所要追求的平安救拉。
(3:3)心懷怨尤的人,必會忘卻自己是誰;正如懂得寬恕的
人,必會憶起自己的真相,是同樣的道理。
耶穌再次提醒我們瘫拣,抓著怨尤不放背后的企圖,就是存心
遺忘自己的真相亿絮。無可否認(rèn)的,我們的確想忘掉這個真相,只
因這個記憶中的生命真相完全沒有我們所熟悉的特殊性丶獨特
價值,以及個體性。幫我們抹去這一記憶的,正是咎;只要我
們還緊抓著自己投射到別人身上的怨尤不放,那個痛苦便成了
罪咎的護(hù)身符麸拄。
(4:1~2)如果你相信這一事實,還會不甘放下自己的怨尤嗎?
也許你認(rèn)為自己無法放下這個怨尤派昧。
小我不斷警告我們《奇跡課程》太難修了,恐懼實在太深
了,根本壓制不了內(nèi)心充滿敵意的判斷,以至于我們絲毫不敢
指望自己真的能改變感帅。此刻,不妨回想一下先前的一段引文
(T-31.I.5)斗锭,耶穌如何溫柔地訓(xùn)誡我們,因為我們竟然認(rèn)為自
己的心靈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學(xué)習(xí)這部課程以及操練寬恕。
(4:3)其實,這純粹看你的動機如何失球。
「動機」一詞,可說是《奇跡課程》的一個重要觀念岖是。在
這趟返鄉(xiāng)的旅程中,我們必須時時意識到內(nèi)心不可告人的企
圖:「我根本不想從夢中覺醒返回天鄉(xiāng),我也不甘心放下自己
的怨尤实苞〔虺牛」這才是我們深藏不露的動機。除非覺察到它黔牵,我們
豈有機會將它改寫?也因此聪轿,坦白承認(rèn)「自己并不想由夢中覺
醒」這一私心,是如此的重要。一個人如果夠誠實,就會發(fā)現(xiàn)
自己其實很想逗留在人間,只要能夠快活一點就心滿意足了猾浦。
難怪我們老是曲解《奇跡課程》,始終在為小我撐腰而不自
知陆错。耶穌在〈正文〉中懇求我們對他誠實一點,意思就是對自
己誠實一點灯抛。下面這兩段話雖然前面引用過了,仍值得我們
讀再讀。
你不妨仔細(xì)看看自己究竟在求什么?你在這事上必須
自己非常誠實,我們之問不能有任何隱瞞音瓷。(T-4.Ⅲ.8:1~2)
不妨捫心自問一下,你有多少想法是上主想都想不到
的,又有多少念頭是上主愿你想而你不愿去想的?誠
實地反省一下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自己該做而未做的一切对嚼;
然后,改變你的心念,試著以上主的心態(tài)去想。這看起來似乎
很難,其實這種想法遠(yuǎn)比逆向思維容易多了绳慎。(T4.IV.2:4-6)
耶穌一心一意讓我們明白,我們那些反其道而行的努力絕
不會帶來幸輻的纵竖。人間任何的特殊關(guān)系,也只會提供短暫的快
慰,卻不可能帶來上主的平安。唯有寬恕,具此大能;唯有誠
實,會讓自己與耶穌同心,帶真正幸福的結(jié)局杏愤。
(4:4-5)今天我們就要讓你經(jīng)驗一下沒有怨尤的感受靡砌。只要讓
你嘗到一點兒成功的滋味,此后動機就不成問題了。
確實如此,唯有允許耶穌進(jìn)入自己心中,也就是允許自己
進(jìn)入他的心中,才會了知上主的平安是什么珊楼⊥ㄑ辏縱然我們?nèi)詴?/p>
不住把他擋在門外,但內(nèi)心總有一部分猶然記得自己與他同在
時的深沉幸福感。然而,除非徹底放下攻擊亥曹、判斷,以及特殊
性的念頭,我們才可能享有真正的幸福邓了。只要我們有心聆聽
就會聽到耶穌這番勸勉——他會反復(fù)耐心地重述,直到我們能
夠親自說出這一番話為止:
你若不以評判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及你的弟兄,那種如釋
重負(fù)的平安絕對超乎你的想象。(T-3.VI.3:1)
(5:1)在今天的「長式」練習(xí)中,先搜尋一下你對某些人耿耿
于懷的怨尤媳瞪。
這類的練習(xí)型態(tài)已經(jīng)在〈練習(xí)手冊〉多次出現(xiàn)了,這兒又
是一個最好的實例骗炉。耶穌要我們誠實操練,好好正自己仍
然感到怨尤之人。不消說,「正視」的目的是為了「放下」
唯有正視這些怨尤帶給自己的痛苦,我們才會甘心釋放這些弟
兄;如此一來蛇受,我們也同時釋放了自己突梦。
(5:2~3)有些不費吹灰之力即可尋得呐籽。接著想一想,你對自己
喜歡甚至心愛的人所懷的小小芥蒂踪旷。
耶穌同時點出「特殊之恨」與「特殊之愛」贩挣。也就是說
要找出自己心里對某人的憤怒并非難事,然而,更重要的是
認(rèn)出躲在「特殊之愛」背后那些微妙的情緒。這句話等于重申
了第二十一課「憤怒沒有大小之分」」的觀念,針對這點,〈教
師指南〉還有更深的闡述:
即使只是輕微的不悅,輕微得令人難以覺察把将。即使
你已怒火中燒,生出了暴力的念頭,不論你只是在
腦海里遐想或具體付諸行動轻专。這一切都無關(guān)緊要。
所有的情緒反應(yīng)全是同一回事察蹲。它們只是企圖蒙蔽
真相而已请垛,這與你情緒的強弱無關(guān)。真相對你若非
歷歷在目洽议,就是隱晦不明宗收。你不可能只認(rèn)出部分的
真相。你若看不到真相,表示你已經(jīng)落入幻相亚兄。
(M-17.4:4~11)
任何一物混稽、任何念頭,乃至于任何情緒,無論外表看來嚴(yán)
重輿否,只要不是出于上主的,全都同等虛幻。
(5:4-5)你馬上會發(fā)現(xiàn),世間沒有一個人你不心存某種芥蒂或
怨尤的。讓你看出自己在整個宇宙中是如此的孤單匈勋。
老實說,沒有人會喜歡聽到這幾句話的礼旅。然而,如果圣子
奧體真的是同一個生命,耶穌這一番話必然真實不虛。試想颓影,
要是世界真的是按照自我憎恨的形象打造出來的,縱然我把它
投射為上億個碎片,我里面一定有一部分是痛恨所有人的各淀。如
果你認(rèn)為自己心里沒有這種恨,只需想象一下,每當(dāng)心愛之人
所言所行不合自己心意時,你會有什么反應(yīng)?感受一下那種失
望或不悅的心情,說穿了懒鉴,那不過是遮掩極度憤怒的一層面紗
而已诡挂。
只要我還戀戀不舍這類自我攻擊的念頭,而且始終認(rèn)定此
生的目標(biāo)就是追求自我價值,我們是不可能以愛的眼光去看待
任何人的,所以才說临谱,覺察這些隱微的怨尤是如此的重要璃俗。
圣子奧體既然是一個生命,如果我聲稱自己雖然對許多人
心懷怨尤,唯獨對某人情有獨鍾·那么不妨回想一下,當(dāng)你所
愛的人做出或說出有違你心意的事時,自已所感到的憤怒、不
悅悉默、傷害與失望城豁。要知道,這種經(jīng)驗所帶來最終的不幸后果,
便是「讓你看出自己在整個宇宙中是如此的孤單」抄课。請記得唱星,
小我就是從這兒起家的。讓我們來重新回溯一下:由于我們認(rèn)
定自己已經(jīng)謀殺了上主,毀掉了自性·才會孤孤單單地淪落到
這個四分五裂的宇宙跟磨。問題是,我們并不想為這種存在處境負(fù)
責(zé),只好將這個分裂之念投射為上億人口的宇宙,其中有一大
群我愛的人及我恨的人间聊,這樣,我就不孤單( alone),也不孤
立( separate)了。然而真相是,我們心靈深處始終是孤單而
又孤立的,只因為「我干了那傷天害理之事,如今落得舉目無
親」這個原始妄念從未離開過它的源頭抵拘。
為了掩蓋那種孤立感所衍生的焦慮,我們開始打造「特殊
性」來自我安慰-----「我恨這群人,但我并不孤單,因為還有
另一群人跟我臭味相投」,或是「只要跟我的至愛在一起,我
就不孤獨了」哎榴。事實上·從特殊之愛和特殊之恨的「目的」來
看,兩者根本是同一回事;也只有從這個角度,我們才能真正
看透夢境是怎么一回事〗┲耄縱然形式大不相同,但在內(nèi)涵上,卻
是千篇一律的分裂輿罪咎尚蝌。
(6:1~3)此刻,就下定決心把所有的人都視為朋友吧一一想起
他們,并對他們?nèi)w說:
我要把你視為我的朋友,使我得以憶起你原是我的
一部分,我才可能得知自己的真相。
現(xiàn)在,我們又回到「一體性」這個關(guān)鍵主題了充尉。耶穌毫不
諱言我們會面臨相當(dāng)大的挑戰(zhàn),所以才鼓勵我們踏踏實實地操
練,看清自己認(rèn)為「有一群人值得去愛,另一群人值得去恨」
的想法,原來是多么瘋狂飘言。當(dāng)然,在形式層次,我們不可能和
世間每個人同居共處,我們只會跟某一小群人(也就是帶給自
已人生功課的人)共度此生;然而,在心靈的層次,我們絕不
可剔除任何一人在外。好好回想一下,當(dāng)我們找到自已所愛的
人(正因為他們滿足了自己的特殊需求)·這種時候,我們是
否特別容易用這段新關(guān)系作為衡量的標(biāo)準(zhǔn),拿來批判過去「辜
負(fù)」自己的人?我們可能會說「我從沒見過像你這樣的人」驼侠、
從來沒有一個人待我如此仁慈」姿鸿、「在你之前,沒有一個人真
正關(guān)心我、真正了解過我」……,請當(dāng)心,只要這種念頭
一起泪电,如果不立即提高警覺,我們當(dāng)下就已經(jīng)把耶穌無所不包的
愛拋到九霄云外了般妙。
(6:4-9)剩余的練習(xí)時間,試著想象一下自己與一切人、一切
事和諧共處相速;你在一個愛你碟渺、呵護(hù)著你、而你也以愛回報的世
界中,活得高枕無憂突诬。試著感受一下那環(huán)繞著你苫拍、呵護(hù)著你芜繁、
且支撐著你的安全感。試著相信沒有任何「東西傷害得了你,即
使只是瞬間的工夫也好绒极。練習(xí)結(jié)束時,記得對自己說:
愛內(nèi)沒有恕尤骏令。只要放下所有的怨尤,我就會知道我
是絕對安全的。
耶穌如此溫柔耐煩地教導(dǎo)我們,要我們在不安全的處境中
感受一下真正的安全所在垄提。他深知我們目前的能耐十分有限,
榔袋,所以說「即使只是瞬間的工夫也好」。然而,他仍期待我們慢
慢熟悉自己內(nèi)心的分裂狀態(tài),也就是并存著充滿危機感的小我
思想體系,以及安至篤定的圣靈的修正铡俐。唯有如此看清,心靈
才有發(fā)揮的余地,把不安全的帶到安全中,把黑暗帶入光明
把怨尤帶到愛里凰兑。
(7)「短式」練習(xí)可將今天的觀念運用于你對任何人產(chǎn)生怨尤之
際,不論他是否在你眼前审丘,都不妨以下面的形式即刻發(fā)揮大用:
愛內(nèi)沒有怨尤吏够。愿我不再違背我的自性。
此外滩报,每小時再以下列的方式復(fù)誦幾遍今天的觀點:
愛內(nèi)沒有怨尤锅知。只要我能放下所有的怨尤,我就會覺
醒于我的自性,覺醒于上主。
耶穌依舊不厭其煩地叮囑我們,務(wù)必警覺小我的把戲,如
此脓钾,我們才有機會以他溫柔慈愛的眼神去看待那些怨尤,它們
必會因此銷聲匿跡的售睹。容我再次引用耶穌先前的反問:「在圣
愛的呵護(hù)下·還有誰會在怨尤輿寬恕之間舉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