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剛
讀書會
說到實驗,我們想到的都是冰冷的嚴苛的氧卧、穿著白大褂的實驗場景桃笙,但是今天我給大家講解的卻不一樣,是一個關于小朋友的實驗:棉花糖實驗沙绝。
棉花糖實驗
從古至今-
從中國到外國-
從國學到心理學-
從弗洛伊德時代再到當代所有人眼里:
孩子一直以來的特點就是任性無助搏明,無法做到延遲滿足,只會尋求即刻滿足闪檬,很抱歉這只是你的刻板印象星著。
實驗的啟發(fā)源自于50年前的美國,孩子們?棉花糖的喜愛是一件非常時尚的事情粗悯。同時虚循,父母為了控制孩子們少吃糖,只能與孩子們達成協(xié)議:“事后會好好刷牙样傍,否則沒糖吃”横缔。
實驗挑選了許多獎勵物給孩子們。
不管孩子選擇了什么都有兩個選項:立即拿走一份獎勵物衫哥,或者自主地等待實驗人員回來后拿走兩份獎勵物茎刚。
為了使孩子們信任對他們做出承諾的實驗人員,孩子們會先和實驗人員玩耍一段時間直到他們感到自在撤逢、舒服為止膛锭。之后粮坞,孩子們會被安排坐在一個上面放有按鈴的小桌子旁。
為了得到孩子們的充分信任初狰,實驗人員假裝一步步地離開房間莫杈,在孩子們按下按鈴后就立即跳回來說:“你看,你的鈴聲把我叫了回來跷究⌒昭福”。
實驗人員重復進行著這樣的過程俊马,直到孩子們意識到只要他們一按下按鈴丁存,實驗人員就會立即回來。
此時柴我,被描述為“游戲”的自控力實驗正式開始解寝。
盡管實驗方法很簡單,但是作者卻賦予了這個實驗一個累贅到不可思議的學術名稱:“學齡前兒童為了獲得更加豐厚的獎勵物的自我延遲滿足實證研究”艘儒。后來心理學界叫它“棉花糖實驗”聋伦。
Q:那么孩子們可以何抵擋棉花糖的美味誘惑的嗎?
A:不是全部界睁,只有一部分孩子可以做到抵擋住了棉花糖的誘惑觉增。
Q:那么抵擋住棉花糖誘惑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嗎?
A:有翻斟,因為我們用一顆棉花糖就能能預測孩子的未來逾礁。
棉花糖實驗最初并不是被作者設計成一個“測試”,事實上访惜,作者一直對大多數(shù)試圖預測真實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未來行為的心理測試充滿質疑嘹履。多年后,孩子們的表現(xiàn)才與他們成年后的表現(xiàn)聯(lián)系到一起债热。
那些在實驗中堅持時間更長的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就開始不一樣:他們更有競爭力和更好的學習成績砾嫉。
在成長為一個青少年后,在面對困境時往往能夠展現(xiàn)出更強的自控力窒篱,不容易被誘惑所動焕刮,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加聰明墙杯、獨立济锄、自信,并相信自己的判斷力霍转。比起那些沒有堅持多長時間的孩子來說更加不容易垮掉,也更加不容易變得嘮叨一汽、行為混亂或是重復一些不成熟的表現(xiàn)避消。
同樣的低滩,他們的規(guī)劃能力也更強,當被激勵時岩喷,他們更加有能力向目標發(fā)起沖擊恕沫。他們做事也更加用心,更有能力使用及回應自己的動機纱意,他們面對挫折時不會輕易做出妥協(xié)婶溯。
簡而言之,他們在青春期顯得更加成熟理性偷霉,好溝通迄委,當然他們依然有情緒的起伏,一定的逆反行為类少,但是會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叙身。
那些在實驗中堅持時間更長的孩子成人后:會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社交能力
在25~30歲期間,那些曾在實驗中堅持更長時間的人自我報告說硫狞,他們更有能力去追逐并達到長期目標信轿,更少地使用有風險的藥物,也達到了更高的教育水平残吩,體重指數(shù)也明顯低很多财忽。他們在面對人際交往問題時更加游刃有余,更容易適應泣侮,同時可以更好地維系親密的人際關系即彪。
當心理學家用儀器對那些在實驗中堅持時間更長的孩子的中年大腦掃描,你們猜發(fā)現(xiàn)了什么旁瘫?他們發(fā)現(xiàn)了這些人更加活躍的前額葉皮層和沒有耐力的孩子不一樣祖凫。
這些人的大腦圖片顯示,那些在棉花糖實驗中對誘惑堅持更久以及在日后不斷地將自控力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的人酬凳,他們的腦前區(qū)回路有著非常顯著的激活惠况,這一區(qū)域的神經(jīng)活動會整合激勵及控制過程,而其他人則沒有這種激活宁仔。
那些可以高度延遲的人稠屠,他們的前額葉皮層區(qū)域更加活躍,而這個區(qū)域恰恰是用來有效解決問題翎苫、創(chuàng)造性思考权埠、克制沖動行為的。
相比之下煎谍,那些延遲能力低下的人攘蔽,他們中腦的皮層更加活躍,尤其是當他們試圖去控制自己對誘人的刺激的反應時呐粘,這種情形更明顯满俗。中腦這個區(qū)域處在大腦深處更加原始的部分转捕,與人們的欲望、快感及成癮有關唆垃。
那么五芝,在這個實驗中,延遲的孩子到底做到了什么辕万?得到了什么枢步?
通過觀察我們知道,成功延遲滿足的孩子主要運用了三大策略:分心策略渐尿、抽象化策略醉途、冷靜聚焦策略。
-
分心策略:這一步主要是孩子自己完成
有的孩子用手蒙住眼睛涡戳,或者是完全將頭轉向別的地方以避免看到獎勵物结蟋;或者把按鈴和盤子往外推,使之盡量遠離自己渔彰,甚至把盤子推到了桌子邊緣嵌屎。最后一招是閉上眼睛試圖去睡覺。
-
抽象化策略:這個方法和下邊的需要大人幫忙
給孩子看獎勵物的圖片而不是真實的獎勵物恍涂,等待會變得容易許多宝惰。當然,圖片必須和真實的獎勵物一致再沧。
-
冷靜聚焦策略:幫助孩子形容棉花糖
實驗人員幫助孩子更關注獎勵物抽象尼夺、認知性、信息性方面的特征炒瘸,比如提示孩子們將棉花糖想象成圓形的云朵淤堵。
無論是孩子自己的方式,還是實驗人員幫助下顷扩,都可以讓孩子有更久的成功延遲拐邪。持久的成功延遲實際上是讓孩子學會了用冷情緒處理系統(tǒng)應對誘惑。
我們面對壓力隘截,誘惑或者危險的時候會有兩個系統(tǒng)來處理問題扎阶,他們一個是熱情緒處理(認知)系統(tǒng),另一個是冷情緒處理系統(tǒng)婶芭。
我們面對壓力东臀,誘惑或者危險的時候首先會觸發(fā)熱情緒系統(tǒng)。
這種反應在人類進化史中是有適應性的犀农,當人類面對迎面而來的獅子惰赋,其熱情緒系統(tǒng)會被觸發(fā),并會自發(fā)地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以每毫秒計)迅速逃跑進行自我保護。
熱情緒系統(tǒng)在許多性命攸關杠茬、需要快速反應的緊急狀況下仍然發(fā)揮著它的價值。然而在一個給定的情況下奠衔,當成功取決于保持冷靜流部、事先計劃、理性處理問題等因素時纹坐,這種熱情緒反應就不管用了枝冀。
熱情緒系統(tǒng)在一個人成長的早期占有優(yōu)勢地位,這也就使得學齡前兒童很難掌握自我控制耘子。冷情緒處理(認知)系統(tǒng)發(fā)育得十分緩慢果漾,在孩子上小學的前幾年才會逐漸變得活躍,直到20多歲完全發(fā)育成熟谷誓。小孩子和青少年極易受到熱情緒系統(tǒng)的影響绒障。
不同于熱情緒系統(tǒng),冷認知系統(tǒng)與刺激物的信息屬性相適應捍歪,會促使理性户辱、帶反思性、有策略性的行為糙臼。
如果我們長久的處于壓力下會損害前額葉皮層庐镐,不利于自我控制。因此变逃,有效的自控往往需要有效的壓力應對策略必逆,從而將壓力降至最低水平。
想要避開熱情緒系統(tǒng)的方法是揽乱,想象其他人會怎么做名眉。因為在替別人做熱情緒選擇時,自己往往會更容易用到冷認知系統(tǒng)凰棉。
想要幫助我們的孩子學會用冷認知系統(tǒng)處理問題损拢,那么就要早下手,比如:
在孩子剛出生的幾個月渊啰,看護人應該將孩子的注意力從那些導致不安情緒的內容上轉移到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上探橱,可以讓他們學會從不安和壓力中自我轉移、更加冷靜绘证。
過度控制孩子的父母很有可能暗中破壞了孩子自控力的發(fā)育隧膏,因此,父母要注意著重培養(yǎng)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嚷那。
從童年開始胞枕,就有太多的人生活在一個不可信、靠不住的世界里魏宽,在這個世界里腐泻,延遲的更大獎勵物的承諾常常得不到實現(xiàn)决乎,這樣的經(jīng)歷會讓等待沒有任何意義,不如抓住手里現(xiàn)有的東西派桩,無論它是大是小构诚。
當學齡前兒童有過一次承諾者失信于他們的經(jīng)歷,他們便不愿意等待兩顆而愿意現(xiàn)在就拿到一顆棉花糖的做法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铆惑。
這些常識性的預期早就被實驗證實范嘱,實驗表明,當人們不再期待遲來的獎勵會兌現(xiàn)時员魏,他們的行為就會變得更加理性丑蛤,并且不會選擇等待。
所以撕阎,我們做父母的還要注意以下這些方面受裹。
父母應為孩子營造一個充滿信任感的環(huán)境,承諾一旦做出就必須兌現(xiàn)虏束,這種信任感的培養(yǎng)對孩子自控力的習得異常重要棉饶。
執(zhí)行功能為我們抑制和冷卻沖動提供了可能,每一個成功等待的孩子的執(zhí)行功能都有三個共同特點:
必須牢記自己選擇的目標和兩種可能性魄眉。
必須注意自己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砰盐。通過靈活利用技巧來減少誘惑或轉移自己對誘惑物的注意及認知,并在這一過程中做出必要的修正坑律;
必須抑制沖動性反應岩梳。比如阻止想誘惑物有多么吸引人,或者伸出手去摸誘惑物等做法晃择,這些做法更有可能會阻止自己實現(xiàn)目標冀值。
保持樂觀與對成功的期待意義非凡,要讓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能運用努力和能堅持的人宫屠,同時把自己看作是積極結果的原因列疗。
這也是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最不會做的事情,如果以上我所講述的父母可以做到浪蹂,那么你們的孩子成就就不可能小抵栈。
實際上,在我們的一生中坤次,我們需要做出各種各樣的決定古劲,但面對的卻是同一個挑戰(zhàn):關于自我控制的挑戰(zhàn)。
為了抵制誘惑我們必須冷卻誘惑缰猴,讓誘惑遠離自己产艾,使誘惑變得抽象化。
可為了思考未來,我們又不得不加熱誘惑闷堡,使它變得迫在眉睫隘膘、變得生動清晰。為了計劃未來杠览,誘惑幫助我們至少簡短地預見了未來的生活弯菊,仿佛另一種可能的情景就在眼前展開一樣。
這允許我們預見到自己的選擇的結果踱阿,使我們既對生活充滿熱情又能冷靜思考误续,進而抱有最樂觀的希望∩可是這一切,并不是成年以后才有的育瓜,往往是從小我們就需要去訓練葫隙。去學會控制自己如何面對誘惑。
想要孩子學會如何面對誘惑躏仇,從小到大恋脚,我們都要用在正確的方式來應對,什么是正確的方式呢焰手?
比如以下的方式糟描。
通過增加孩子的心理距離練習可以實現(xiàn)自控。
如果你成年了书妻,想抵抗未來某件事在眼前的誘惑船响,你應該假想自己正在做這件事,通過本質上地預演躲履,盡量生動见间、充滿細節(jié)地模仿這件事情。這減少了為了眼前利益的無意識傾向行為工猜,增加了對未來結果的注意米诉,有助于加強自我控制。
-
成年人如何戒煙:利用簡單的認知策略——轉變自己的時間觀篷帅,從關注“現(xiàn)在”轉向關注“未來”來控制自己的欲望史侣。
如在面對煙癮誘惑時想象一個正在接受癌癥化療的老煙民,盡可能深刻魏身、生動地了解吸煙所導致的長期結果惊橱,從而將對煙草的渴望變成自己厭惡的東西。
-
當人際關系高度敏感型的人在社交中被排擠或拒絕時叠骑,他可以力通過以下方式來做到深呼吸李皇、戰(zhàn)略性地調節(jié)自己的想法、思考自己的長期目標等方式讓自己冷靜、放松下來掉房。
并運用“如果-那么”計劃把那些激起心中憤怒的外因(“如果”她去看報紙而不是關注我的話)和內因(“如果”我開始感到憤怒)連接到自控策略(“那么”我就開始深呼吸并從100開始倒數(shù))茧跋。
高度自控的人都能善用情緒的力量,正是心理免疫系統(tǒng)允許我們保持自我感覺良好卓囚、聰敏瘾杭、有價值,這種積極的情緒有利于實現(xiàn)自控哪亿。過度自信的人也會讓自己陷于風險中粥烁。
有些時候簡單的冥想和專注力練習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執(zhí)行功能,從而實現(xiàn)自我控制蝇棉。
“專注力練習”:讓自己毫不費力地意識到自己在此時此刻產生的每一種情緒讨阻、感覺或者想法,客觀篡殷、直接地接受和承認所體驗到的一切钝吮,這也是心理學中所講的活在當下。
-
成年人和老人也可以通過相對簡單的干預提高執(zhí)行功能板辽。最顯著的就是體育鍛煉奇瘦,即使是短時間適度的運動量也可。
事實上劲弦,任何減少孤獨耳标,提供社會幫助,加強人與人之間連接的事情都是有效的邑跪。
下邊的是給一些年輕的父母的一些建議:
年輕的父母在懷孕期間和嬰兒早期幾年保持較低的壓力水平是尤其重要的次坡。
眾所周知,在人生早期經(jīng)歷極大的壓力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画畅。
更令人驚訝的是贸毕,那些在1歲時經(jīng)歷過看似輕微的慢性壓力的兒童,如持續(xù)的夜赵、非暴力的父母沖突明棍,可能僅僅是在睡覺時聽見了憤怒的吵鬧聲都會感受到大腦中加大的壓力反應。
為了將嬰兒的壓力水平保持在較低水平寇僧,父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試著減少自己的壓力摊腋,他們應當意識到在新生兒降生后自己的壓力通常會增加。
同樣嘁傀,用來冷卻和控制熱系統(tǒng)對沖動兴蒸、誘惑和被拒絕經(jīng)歷的反應的策略在應付半夜每隔幾個小時就哭鬧要喝奶的嬰兒時也很適用,尤其是在你自己精疲力竭的時候细办。
我們可以從兒童不到1歲時開始橙凳,看護人可以使用注意力分散策略把孩子的注意力從痛苦的感覺上移開蕾殴,轉而關注令人愉快的刺激物和活動。
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岛啸,年幼的孩子學會了通過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來減輕自己的痛苦钓觉,這是發(fā)展執(zhí)行功能很基本的一步。父母可以成為這種轉換中有助益的向導坚踩。
兒童養(yǎng)成的自控策略是兒童從生命之初開始的關于看護人的依戀經(jīng)歷塑造而成的荡灾。想要撫養(yǎng)與自己保持緊密聯(lián)系,同時也養(yǎng)成了適應性自我控制技巧的兒童的父母瞬铸,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增加機會批幌。
如果父母對孩子蹣跚學步時期的需要很敏感,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孩子提供支持和幫助嗓节,同時鼓勵自主荧缘,這樣的父母會比過度干涉、控制孩子行為或者比起孩子的需求更關注自己需求的父母更具優(yōu)勢拦宣,有更大的機會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胜宇。
所以要幫助孩子提升自主感有4大策略:
為了提升兒童的自主感和責任感,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在人生早期認識到他們有需要自己做選擇的時候恢着,而且每一種選擇都會帶來一種結果。
父母可以更好地創(chuàng)造讓孩子走向成功的環(huán)境财破。在孩子周圍建立讓孩子多理性思考的環(huán)境掰派。
對于父母來說,挑戰(zhàn)就是給孩子提供他們需要和想要的支持左痢,然后讓他們自己完成靡羡,而不是接手替他們完成。
還可以幫助兒童形成“增量增長”的思維模式俊性,在這種模式里略步,他們不會把自己的天賦、能力定页、智力和行為看作固定趟薄、天生的特定反映,而是當作自己付出努力就能培養(yǎng)的技巧和能力典徊。父母們可以因為孩子全力以赴就給予表揚杭煎,而不是看到最后的好成績才贊揚孩子“非常聰明”。
但是實際上真正的可以回答“我們能做些什么來幫助孩子”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可能是卒落,你希望他們成為什么樣羡铲,就以身作則做個榜樣。
一個實驗儡毕,往往可以映射一個人的一生也切,我們給大家講解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讓大家通過一些看上去的小事,知道如何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雷恃,這是全天下的父母都要在意的事情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