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書讀得很痛苦的時候,就會咬牙切齒地想以后一定不能讓我的小孩讀得那么辛苦栏账√澹可是當我女兒開始上學之后,我卻慢慢改變了這樣的一種觀念挡爵。所謂“快樂學習”竖般,恐怕只是教育過程中的某種方法,從學習的角度來說茶鹃,沒有經(jīng)歷一個辛苦的積累過程涣雕,是很難談所謂的“快樂”的。
上學期的一個事情讓我蠻有感觸闭翩。女兒在做二年級數(shù)學試卷時挣郭,有道附加題沒做出來,而我……也不會做……(數(shù)學太爛疗韵,所以才讀了文科)兑障,只好發(fā)朋友圈求助。不一會,一位同事打電話告訴我她女兒解出來了流译,大概思路是怎么樣逞怨,而且她女兒說,這個題目如果用奧數(shù)的思維福澡,很快就能理解題目的用意叠赦,稍微想一下就可以找到答案。
我自然很是好奇革砸。因為我知道這位同事的女兒在外人眼里是典型的學霸:一直讀的都是重點學校除秀、在華附讀到高三就被倫敦政經(jīng)學院錄取,除此之外還是鋼琴十級业岁,倫敦政經(jīng)學院甚至專門為她開了音樂會鳞仙。于是我也乘機請教,是怎么樣把女兒培養(yǎng)得這么出色笔时。自然棍好,興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允耿,堅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借笙。她說了一句:“學習哪里有不辛苦的,她又是奧數(shù)又是鋼琴又是英語较锡,但是堅持下來业稼,突破一個個學習的壁壘,她最后自然而然地就能夠去主動應對那些學習的困難蚂蕴,也就成為了你所謂的‘學霸’了低散。”
我突然對這個事情有了點新的感悟:過去我們批判“唯成績論”骡楼,主張素質教育熔号、“快樂學習”。但我在大學中觀察的是鸟整,以高分考入大學的同學引镊,基本上無論是學習態(tài)度還是學習能力,都明顯要比其他同學要強很多篮条。所謂“優(yōu)秀是一種素質”弟头,實際上在分數(shù)以外,如何看待學習涉茧、如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赴恨、如何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如何在課堂互動伴栓、如何與他人合作嘱支,都是這些“學霸”們看不到但實實在在掌握的能力蚓胸。同在大學當中,同樣提問的一個問題除师,某些專業(yè)的同學可以侃侃而談沛膳,某些專業(yè)的同學卻連剛結束的課程講了什么都不知道,在這種時候汛聚,你的確不能不考慮锹安,分數(shù)的高低,確實可以劃分某種素質的層次倚舀。
返而觀之叹哭,對于基礎教育、對于孩子要不要去學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痕貌,我的態(tài)度也在逐漸的改變风罩。在這些學習中,成績的高低尚在其次舵稠,重要的是挖掘他本身的興趣和潛力超升,還有就是培養(yǎng)他堅持解決問題的毅力和能力。在這些學習中哺徊,可以用許多有趣的方式去活躍課堂氣氛室琢、提高學生的興趣度,但在鞏固和深化的過程中落追,恐怕就不是一個快樂能夠解決的問題盈滴。在養(yǎng)成技能的過程中我們都知道有一個“10000小時”定律,就是你要熟練地掌握某項技術轿钠,必須有超過10000小時的練習巢钓,所以能力提高的過程中,注定不會是非常愉快的疗垛,但如果可以突破了這些瓶頸症汹,看到的就不僅僅是分數(shù)的提升,同時也是能力的提升了继谚。
在如今的基礎教育里,拓展性和應試性的興趣班已經(jīng)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阵幸,雖然我不認同像《虎媽貓爸》中那種安排滿滿的學習日程花履,但在培養(yǎng)孩子興趣、毅力和知識面上挚赊,必要的課外輔導恐怕是不可或缺的诡壁。只要家長明白,這種學習不是僅僅為了考試荠割,不是僅僅為了分數(shù)的話妹卿,那孩子的壓力相對緩和旺矾,也就比較容易接受和持續(xù)地進行學習。
說到底夺克,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箕宙,家長不可能是孩子永遠的拐杖,但可以是孩子潛力的挖掘機和孩子進步的助推器铺纽。我們的職責柬帕,不是為了讓他們考幾個好看的分數(shù),而是讓他們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最合適的方向和發(fā)揮自己最大的特長潛力狡门,讓他們最終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陷寝,發(fā)展自己。當然其馏,在這個過程中凤跑,也是家長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發(fā)展的過程,和孩子一起進步叛复,也是生命中最歡愉的一個事情仔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