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L先生說
試考慮下面這些情景:
辛苦了一天是己,下班回到家又兵,吃完晚飯、洗完澡,看著堆積如山的事務沛厨,完全提不起精神宙地,只想癱在床上刷刷手機;
計劃好周末要學習逆皮、讀書宅粥、逛街……到了周末,一覺睡到中午电谣,又窩在家里看了幾集劇秽梅,告訴自己:太累了,下周再說吧剿牺;
好不容易擠出一點時間企垦,可以干點有意義的事情,卻總是對自己說:先歇會吧,狀態(tài)不好,等狀態(tài)好一點再說泻骤;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走净,很多時候,制約我們成長和生產(chǎn)力的渣淳,并不是時間,而是我們的狀態(tài)。
想一想誊抛,你因為「累」「倦」「不想干」,錯過了多少有效的時間整陌?
(反正我自己是挺多的……)
據(jù)美國一項針對 2000 名員工的調(diào)查顯示:一個員工拗窃,一個工作日里,能夠集中精力高效工作的時間泌辫,
平均只有 2 小時 53 分鐘随夸,
不到 3 小時。
其他的時間呢震放?大多都消耗在各種無意義的邊邊角角宾毒,以及狀態(tài)低落、分心殿遂、走神的區(qū)間诈铛。
這說明什么呢?無論我們?nèi)绾稳ヒ?guī)劃時間墨礁、壓榨時間幢竹,如果我們無法改善自己的狀態(tài),即使能夠省下大量時間恩静,也未必能夠有效利用焕毫。
不妨看看下面這張示意圖:
橫軸代表我們能夠利用的時間,縱軸代表在每一個時間段內(nèi),我們的工作狀態(tài)咬荷。這條「時間-狀態(tài)曲線」跟坐標軸圍成的面積冠句,就是我們最終的工作產(chǎn)出。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幸乒,每天的日程懦底,基本是差不多的;每天能夠節(jié)省出來的時間罕扎,也不會相差太多聚唐。
相比之下,狀態(tài)的提升和維持腔召,帶來的效益更大杆查。
所以,我一直說臀蛛,
做好時間管理亲桦,不僅僅是要管理「時間」,更重要的浊仆,是管理好「精力」客峭。
這才是時間管理的本質(zhì)。
如何才能管理好我們的精力抡柿?
很多人在高強度的工作之后舔琅,喜歡癱在床上,一動也不想動洲劣,認為自己在休息备蚓。
其實這是錯的。
除非是從事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比如搬磚)囱稽,否則郊尝,躺在床上,哪怕睡一覺战惊,對消除疲勞也起不到太大作用虚循。
因為,休息只能消除肌肉疲勞样傍,無法消除大腦的疲勞。
導致大腦疲勞的因素铺遂,有非常多衫哥,比如壓力、焦慮襟锐、緊張撤逢、不良情緒……但歸根結底,它們都跟同一個因素掛鉤:
認知資源。
我們感覺到「累」蚊荣,是
因為我們的認知資源初狰,被耗盡了。
那么互例,什么是認知資源奢入?
舉個例子。
2+2 等于多少媳叨?
我相信你不用思考腥光,就能立刻算出答案。這時糊秆,我們使用的是自動加工武福。你甚至意識不到「計算」的過程,因為它早已印刻在我們的記憶里痘番。
但如果我問你 783+482 呢捉片?
你就必須計算了。3+2=5, 8+8=6進1, 7+4+1=12汞舱,再排列一下伍纫,得到1265。
在這個過程中兵拢,你的前額葉皮層被激活翻斟,神經(jīng)元變得興奮,突觸電位改變说铃,神經(jīng)遞質(zhì)產(chǎn)生并被接收访惜,信息不斷在神經(jīng)元之間傳遞 —— 在那么幾秒鐘里,這些部位協(xié)同活動腻扇,完成了一次三位數(shù)的計算债热。
這些進行計算的能力,就是認知資源幼苛。
這就是一次對認知資源的占用窒篱。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有意識舶沿,上述過程就在不間斷地進行著墙杯。
甚至很多時候,當我們聚焦在某項工作時括荡,大腦還在處理著別的信息高镐。這時,這部分認知資源畸冲,就被占用了 —— 盡管我們可能沒注意到嫉髓。
我把前者稱為
「顯性認知」观腊,
把后者稱為
「隱性認知」。
我們的「顯性認知」算行,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不會是100%梧油,而是60%、80%州邢,甚至很可能是50%儡陨、30%。
為什么呢偷霉?很簡單迄委。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會不斷切換手上的事情类少。做一會表格叙身,查一會材料,刷一下知乎硫狞,走神一下信轿,思考今晚吃什么……諸如此類。
每一次切換時残吩,我們的大腦都會切換一次思考的內(nèi)容财忽,從上一個工作過渡到下一個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泣侮,
大腦并不會清除掉所有內(nèi)容即彪,而是將一部分放在后臺,繼續(xù)進行思考活尊。
這種機制的本意是好的 —— 它可以使我們在復雜的環(huán)境里隶校,提高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一次同時處理更多的信息蛹锰。
但是深胳,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它很容易帶來一個后果:
我們「隱性認知」的占比铜犬,會越來越大舞终,直到擠壓了「顯性認知」。
就像用電腦時癣猾,退出一個程序敛劝,它所占用的內(nèi)存并不會完全釋放,而是繼續(xù)保留著幾個線程纷宇,留在后臺夸盟。
所以,電腦開久了會感到卡呐粘,就是因為內(nèi)存被后臺程序耗盡了满俗。
大腦也是一樣的。
想一想作岖,當你感到特別疲勞時唆垃,是不是有一種感覺:
你覺得大腦里裝滿了東西,導致思維轉得很慢痘儡,卻又說不出是什么東西辕万。
這就是因為,認知資源被「隱性認知」占用殆盡沉删,不足于進行「顯性認知」了渐尿。
那么,怎樣才能釋放這些被占用的認知資源呢矾瑰?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
把腦子里想的東西砖茸,寫下來。
我們的大腦殴穴,之所以會把信息保留在「后臺」凉夯,是因為:大腦認為這些信息是重要的。
它會想:我一定要記住它們采幌,免得它們被遺忘了劲够。
尤其是對于什么呢?
未解決的問題休傍。
因為征绎,未解決的問題,意味著不確定性磨取,也意味著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人柿。而我們大腦,本質(zhì)上是不喜歡「不確定」的寝衫,它會傾向于把這個問題弄清楚顷扩。
你一定有過這種感覺:當大量問題懸而未決時,哪怕你強迫自己專心下來慰毅,也做不到隘截。你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些問題,渴望著立刻解決它們汹胃,或是得到一個確定的結果婶芭。
這種狀態(tài),表現(xiàn)在外部着饥,就形成了壓力犀农。
這就叫做
「契可尼效應」。
而將這些信息記下來宰掉,就相當于給大腦釋放一個信號:
這些信息已經(jīng)被記住了呵哨,它們不可能被遺忘赁濒,你就放心吧。
這是引導大腦清空「隱性認知」孟害,釋放認知資源最好的方法拒炎。
心理學家 Pennebaker 和 Beall 做過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找到一群壓力過大挨务、正在接受心理咨詢的學生击你,把他們分成三組。
第一組:讓他們每天花15-20分鐘谎柄,寫下「最令你感到焦慮丁侄、給你壓力最大的事情」,持續(xù)4天朝巫,要求它們一五一十地把細節(jié)寫出來鸿摇;
第二組:同樣的寫作要求,但是題目換成了別的捍歪。比如描述一場聚會户辱、寫一個小故事,等等糙臼。
第三組:接受正常的心理輔導庐镐,不作任何改變。
在隨后4個月的跟蹤調(diào)查中变逃,第一組普遍反映必逆,他們感到壓力變小了,狀態(tài)有所好轉揽乱。對三組的體檢也顯示名眉,第一組的身體指標(血壓、肝肺功能等)恢復水平凰棉,普遍優(yōu)于其他兩組损拢。
Pennebaker 和 Beall 解釋道:把壓力源寫下來,會給大腦一種「這些信息已經(jīng)記住了」的感覺撒犀。這時福压,替代效應就起作用了。大腦就會自動清空這部分資源或舞,騰出空間荆姆,去思考別的問題。
這一點映凳,我自己其實深有感觸胆筒。
了解我的朋友會知道,我是一個筆記愛好者诈豌。
念書的時候仆救,由于喜歡讀書抒和,又喜歡思考,經(jīng)常會感到腦子里有大量的想法彤蔽。它們彼此交叉构诚、互相聯(lián)系,把整個人弄得很疲憊铆惑。
于是我怎么做呢?用紙和筆寫下來送膳。
這就是一開始寫作的原因员魏。并不是為了影響他人,也不是為了輸出價值叠聋,純粹只是為了理清大腦的想法撕阎,將思維重新清零。
(當然碌补,后來一下子堅持了二十年虏束,并漸漸把寫作當成了事業(yè),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如果你了解過「手帳愛好者」這個群體厦章,就會知道:喜歡手帳的人镇匀,最經(jīng)常說的一個詞是什么?
幸福感袜啃。
這種幸福感來源自哪里呢汗侵?很多方面,包括親手制作出一本精美手帳的成就感群发。但最關鍵的因素晰韵,是通過記錄手帳,將思維復位熟妓、大腦清空的那種「神清氣爽」的感覺雪猪。
你會發(fā)現(xiàn),她們身上起愈,似乎有用不盡的精力和活力只恨。
哪怕工作再忙、生活再累告材,也能見縫插針地得到恢復坤次,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這就是堅持寫作和記錄所帶來的效果斥赋。
那么缰猴,我們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來釋放認知資源呢疤剑?
1. 壓力記錄
如同前文所說滑绒,把擔憂的問題闷堡、造成壓力的原因寫下來,能非常有效地幫助你緩解壓力疑故。
例如:
我非常擔心杠览,今天的工作搞砸了,會不會影響整個項目纵势?老板會不會怪罪我踱阿?
寫作的時候,可以組合應用以前文章提到的多個技法 —— 比如钦铁,上面這個例子软舌,就可以用「5 Why」向上推演:
工作真的搞砸了嗎?搞砸的程度有多嚴重牛曹?是我自己大驚小怪佛点、杞人憂天,還是真的造成了損害黎比?
或者超营,審視自己的「自動化思維」:
這份工作在項目里占多大比重?它的結果對項目有多大影響阅虫?我對結果的擔憂合理嗎演闭?別人會不會根本就不在意?
諸如此類颓帝。
把這些思考過程船响,全部寫下來。
寫完之后躲履,可以撕下來扔掉见间,也可以藏起來,作為記錄工猜。你會發(fā)現(xiàn)米诉,一頁紙寫下來,思路已經(jīng)變得開闊了許多篷帅,大腦仿佛也更加清晰了史侣。
2. 靈感記錄
另一種需要記錄下來的東西,是腦子里盤旋的念頭魏身、想法和靈感惊橱。
我想,許多人應該都有過這種經(jīng)歷:閱讀箭昵、休息税朴、漫步時,突然靈光一閃,產(chǎn)生了某個碎片的正林、不成型的想法泡一。
這個時候,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觅廓?要么鼻忠,你毫不在意,那么它倏忽而過杈绸,立刻消失帖蔓,不留下痕跡;要么瞳脓,你覺得有點意思讨阻,想把它記住。那么篡殷,它就會一直留在「隱性認知」里,占用著這部分資源埋涧。
最好的方法板辽,是立刻把它記下來。既保留下了這個想法棘催,又減輕了大腦的負擔劲弦。
我是這樣做的:平時在碎片時間里,我會讓思維進入發(fā)散狀態(tài)醇坝,無邊無際地蔓延邑跪。突然發(fā)現(xiàn)有趣的點,就立刻把它記下來呼猪,到晚上再整理画畅、歸檔。日積月累宋距,就成了我的選題庫轴踱。
寫作的時候,再隨機在選題庫里挑一個谚赎。加以思考淫僻、推演和完善,就是一篇文章壶唤。
3. 自由記錄
這種方式雳灵,有兩種適用場景。
一是在起床之后闸盔。
在整晚的睡眠中悯辙,我們會由深度睡眠,慢慢過渡到快速眼動期(REM)。在后者的階段中笑撞,我們的部分大腦細胞是活躍的岛啸,它們會產(chǎn)生大量信息(亦即做夢)。
所以茴肥,有時起來之后坚踩,會感到大腦還沒有徹底清醒,思維轉得很慢瓤狐。這就是因為瞬铸,這部分信息占用了太多的資源。
這時础锐,可以鋪開紙筆嗓节,把腦子里能想到的東西全部寫出來,不用受到任何規(guī)則皆警、字體拦宣、邏輯的約束。
只需寫上幾行信姓,就能逐漸恢復思維鸵隧,調(diào)適到工作狀態(tài)。
二是在犯懶的時候意推。
比如下班回到家和周末豆瘫,經(jīng)常會什么事都不想做。這時菊值,隨手拿起紙筆外驱,把大腦里的想法寫下來,記錄今天工作的心情腻窒、描述通勤路上看到的事物……諸如此類昵宇。
也可以給自己一個既定的主題,比如:刷手機時隨便看到的一個話題儿子,把它寫下來趟薄,以它為中心,進行發(fā)散思考典徊,將腦子里的想法串起來杭煎。
不需要很長,也不需要邏輯通順卒落,只需如實記錄下想法羡铲,寫上幾百字即可。
這樣儡毕,就能快速讓自己恢復精力也切,從而重拾起既定的計劃扑媚。
4. 日志記錄
我們?yōu)槭裁磿撸?/p>
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雷恃,在我們準備睡覺時疆股,腦子里還有太多的想法,沒有得到安定倒槐。當「顯性認知」空置時旬痹,它們就從后臺切換到前臺,充斥在意識中讨越,讓你久久無法入睡两残。
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做睡前日記把跨。
把這些想法寫出來人弓,把一整天的困惑、心得着逐、經(jīng)歷崔赌,以及第二天的計劃,全部寫下來耸别,將它們外部化健芭。
你會發(fā)現(xiàn),雖然很多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太雨,但單單只是把它們寫下來,放在一邊魁蒜,告訴自己「明天再說」囊扳,也會心安很多。
大腦是用來思考的兜看,請好好對待它锥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