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椰子
一
作家李尚龍說:“在大城市里,搞廢一個人的方式特別簡單啃奴。給你一個安靜狹小的空間阴挣,給你一根網(wǎng)線,最好再加一個外賣電話纺腊。好了,你開始廢了茎芭∫灸ぃ”
之前的我并不相信人會這么輕易地墮落,直到身邊出現(xiàn)了一個真實的例子梅桩。
前段時間的同學聚會上壹粟,見到了許久沒見的 W 君。
學生時代清瘦的少年模樣,如今竟發(fā)福得如同中年大叔趁仙。和他聊天后我才知道洪添,畢業(yè)之后的他輾轉(zhuǎn)換了幾次工作,卻仍無法適應上班生活雀费。
后來干脆辭職回家干奢,靠著父母給的生活費,加上一點網(wǎng)絡兼職的收入度日盏袄。
在家宅了一年多的他忿峻,很少走出家門,成天日夜顛倒辕羽、通宵打游戲逛尚、無節(jié)制地吃各種垃圾食品。
也許是因為長期缺少社交生活刁愿,我們跟他說話的時候绰寞,他的眼神總有些許呆滯,似乎要反應一段時間才能理解铣口。
我開始真正相信:低質(zhì)量的長期宅家生活滤钱,確實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智、外貌枷踏,甚至是人生菩暗。
人喜歡在舒適熟悉的環(huán)境中待著。而這種舒適區(qū)一旦建立旭蠕,你就會變得無比依賴停团,慢慢地愛上周圍的墻,戀上舒適的小屋掏熬,從而不愿意飛出去看看佑稠,怕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
而一個人開始廢掉的跡象之一旗芬,就是不再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舌胶。
終身成長詞典詞條《464:花盆效應》中提到: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詞,叫“花盆效應”疮丛,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適的“花盆”中待久了幔嫂,就會不思進取、安于現(xiàn)狀誊薄。
當你對現(xiàn)狀心滿意足履恩,日復一日地去做著同樣的事情,
不再將時間花在提升自己呢蔫,那么你的成長見識切心,將永遠停留在原來的那塊區(qū)域里。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一個人老去的標志,絕不是老成穩(wěn)重绽昏、沉默寡言协屡,而是不肯再嘗試,不肯再容許自己置身不熟悉的境地全谤。當你停止了學習肤晓、固步自封,將自己囚禁在得過且過的牢籠中啼县,那么你已經(jīng)朝平庸邁進了一大步材原。
二
前幾天去市圖書館查資料,旁邊的位置坐了一位穿著高中校服的男生季眷。
他的面前擺著一本厚厚的教科書余蟹,眼睛卻自始至終沒有離開過手機屏幕。
當我翻完了一章晦澀難懂的英文原著子刮,他戴著耳機威酒,在看抖音視頻里的宅男女神跳手指舞;當我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圖書館的時候挺峡,終于看到他不再刷短視頻了——他點開了王者榮耀的圖標葵孤。
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獲得短期的快感太容易了橱赠。
十幾秒可以刷完一個短視頻尤仍,二十分鐘可以打完一把游戲,一小時可以看完半本爽文狭姨。
微博段子張口就來宰啦,明星八卦關(guān)注得比誰都多,網(wǎng)紅的名字如數(shù)家珍饼拍。
學習赡模?不存在的。
頂多看幾篇教你如何“短期內(nèi)迅速提升自己”的碎片化文章师抄,打完雞血后依然渾渾噩噩漓柑,沉溺于感官娛樂之中。
一個人開始廢掉的跡象之二叨吮,便是沉溺于短期快感之中辆布,不再做長期投入。
玩游戲茶鉴、刷視頻锋玲、看爽文,這些是順應人性的蛤铜,因為它們有及時反饋的機制。
你可以在短期內(nèi)獲得快感,哪怕這種快感是虛擬的围肥、易逝的剿干。
對比之下,學習穆刻、健身置尔、提升工作技能,這些都需要漫長的反饋周期氢伟。
你需要投入很多時間榜轿、精力才能看到回報,遠不如刷小視頻朵锣、打游戲來得有意思谬盐。太多人為了逃避思考而愿意做任何事。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說:“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诚些,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飞傀。”
當你不再制定計劃诬烹,而是一次又一次放縱自己沉溺于即時快感和虛擬的成就感中砸烦,你離廢掉就不遠了。
三
前幾天绞吁,網(wǎng)上流傳著一段高鐵吃泡面被罵的視頻幢痘。
視頻中,一女子情緒激動家破、面目猙獰地破口大罵吃泡面的男乘客:“不讓你吃泡面颜说,你還沒完沒了了是吧?”
“我讓他不要吃泡面员舵,他還吃脑沿,剩下湯居然不倒,故意在這熏著別人马僻。見過不要臉的庄拇,沒見過那么不要臉的!”
“誰跟你好好說韭邓?你媽都不跟你好好說措近!你媽跟你好好說你聽嗎?傻逼女淑!”
“你吃屎才噴你瞭郑,你吃的是屎嗎?”“就你這種敗類鸭你,以后別上高鐵了屈张!”
男乘客在整個過程中并沒有一句過激的言語擒权,
而那名女子卻在不停地狂罵,連一旁的孩子都被嚇哭了阁谆。
其實碳抄,如果她能心平氣和地跟男乘客提出自己的意見,我想那位男乘客也會去理解并尋找解決辦法场绿。
但情緒失控卻讓她表現(xiàn)得像一個潑婦剖效,不但引起了車廂內(nèi)其他人的不適,還給自己的孩子做了負面的榜樣焰盗。
羅伯·懷特曾經(jīng)說過:“任何時候璧尸,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緒熬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爷光。無論境況多么糟糕,你應該去努力支配你的環(huán)境梦湘,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瞎颗。”
一個人開始廢掉的跡象之三捌议,是淪為情緒的奴隸哼拔。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可預料的災難瓣颅。
有人因為和店家發(fā)生了一點口角倦逐,就沖進廚房拿起菜刀砍人;有人因為丈夫的一句責難宫补,就將自己的親生骨肉從5樓扔下檬姥,自己也縱身一躍;還有人因為生活不如意粉怕,就上街毆打無辜的人健民,發(fā)泄情緒。
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告訴我們:生活中的10%由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贫贝,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fā)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秉犹。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稚晚。當你深陷情緒的深淵崇堵,讓理智隨時被情緒牽著走,那么你離后悔就不遠了客燕。真正成熟的人鸳劳,一定是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四
在國外有一個醫(yī)學研究也搓,工作人員詢問了一百個在醫(yī)院奄奄一息的老人:“你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什么赏廓?”
幾乎所有的回答都不是后悔這輩子自己做了什么涵紊,而是沒做過什么。
沒有在最好的年華里修煉自己幔摸、沒有冒過的險栖袋、沒有追求的夢想......
你是否也習慣了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靠著短期的快感和虛擬的滿足感度日抚太,常常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所左右?
最可怕的是昔案,我們即使對現(xiàn)狀如此不滿尿贫,卻也沒有勇氣去改變。
就像《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說:“勇氣是踏揣,盡管你感覺害怕庆亡,但仍能迎難而上;盡管你感覺痛苦捞稿,但仍能直接面對又谋。”向前一步娱局,也許一切都會不同彰亥。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