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咱們要說一本有關(guān)怎么做家長的書,叫《園丁與木匠》(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What the New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Tells U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迂卢,作者是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發(fā)展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掌实。就算你不是家長甚至根本不打算要孩子趣惠,我相信你也會對這本書感興趣,因為它會讓你深入理解“人”。
我有兩個小孩复濒,但我對“怎樣當好家長”這個話題沒有太大興趣府喳。一方面我覺得自己應(yīng)該志在科學蒲肋、政治和社會,研究育兒太小家子氣。但另一方面兜粘,我認為所謂“育兒指南”申窘,大部分都是不怎么靠譜的學問。
你問任何一個“育兒專家”孔轴,在這個具體事情上剃法,我應(yīng)該對孩子做什么 —— 他都能講一大堆道理說明為什么你只應(yīng)該這么做。他會說如果你不這么做路鹰,就會有什么什么樣的壞影響贷洲,搞不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郊霎。
可是事實上诞仓,你看看那些真有出息的人物,他們的父母多種多樣界牡,有的有文化有的沒文化雁竞,有的有錢有的沒錢钦椭,有的管得嚴有的管得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沒讀過什么育兒指南。
與此同時碑诉,我們還看到大量負面的育兒案例彪腔,什么高知父母管得孩子厭學,中產(chǎn)父母逼得孩子自殺联贩,他們都是育兒指南的受害者漫仆。
當然這么說不科學,我們不能拿特例和個人觀感下結(jié)論泪幌。如果是科學地說盲厌,據(jù)我所知,家長對孩子的影響的確是非常重大的 —— 但是這個影響并不體現(xiàn)在育兒指南上祸泪。家長影響孩子吗浩,有三個方面 ——
第一是提供遺傳基因。這個相當重要没隘。智力之類的素質(zhì)是可以遺傳的懂扼。我以前看過研究,說哪怕一個父親生下孩子之后就死了右蒲、或者跑了阀湿,他從來沒有照顧過孩子一天,這個孩子的智商和父親的收入水平之間都有一個正相關(guān)瑰妄。
第二是提供家庭環(huán)境陷嘴。這個也非常重要。中國幾乎所有家長都很重視子女教育间坐,而美國的情況則是明顯的階級分化:中產(chǎn)階級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灾挨,他們的孩子的學習成績邑退、包括將來的成就,都比貧困家庭的孩子好得多劳澄。
穩(wěn)定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地技,問問題能得到家長的回答,想去博物館能去秒拔,想學什么課程能學莫矗,潛移默化知道怎么跟大人、陌生人溯警、有權(quán)威的人打交道趣苏,這些肯定能讓孩子受益終身。但這些事情只要是有一定條件梯轻、有一定責任心的家庭都能做到食磕,你還是不用看育兒指南。
第三喳挑,是具體的操作方法彬伦。這才是育兒指南大顯身手的地方。而科學研究表明伊诵,具體的操作方法根本不重要单绑。
你是個什么人,比你對孩子做什么曹宴,重要得多搂橙。
有的人長大以后抱怨父母錢少,有的人抱怨父母虐待笛坦,但是我從來沒聽說過有誰抱怨父母當年沒送他上書法學習班区转。
話雖如此,作為父母總覺得肯定有些操作是應(yīng)該做的版扩,我們總不可能就放縱孩子野蠻生長吧废离?那到底應(yīng)該對孩子做什么呢?這就是為什么要讀《園丁與木匠》這本書礁芦。
這本《園丁與木匠》2016年就出版了蜻韭,據(jù)我所知還沒有中文版,但是網(wǎng)上有一些中文的書評你可以先看看 —— 不過我覺得有些書評的作者沒看懂這本書柿扣。
高普尼克這本書肖方,是從高觀點來講育兒。這根本就不是一本勵志的育兒指南未状,它講的是最新科學結(jié)果窥妇,是人生的哲學,和童年對整個人類的價值娩践。
想要真正掌握“術(shù)”活翩,你得先理解“道”。想要知道怎么對待孩子翻伺,你得先知道童年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材泄。想要幫助孩子學習,你得明白兒童學習的腦科學原理吨岭。
高普尼克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拉宗,特別是兒童怎么學習、怎么探索的研究很深辣辫,以前出過一本書叫《寶寶也是哲學家》(有中文版)旦事。兒童學習方面的問題如果可以在當今任選一個人問,你就應(yīng)該選她急灭。
高普尼克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姐浮,當年自己作為一個忙碌的科學家沒有多少時間管孩子,可是她的三個兒子都非常有出息葬馋。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升級做了奶奶卖鲤,他從孫子身上又反思了到底什么是育兒。
在育兒專家看來畴嘶,育兒是一項可以按照說明書操作的工作蛋逾。而在高普尼克看來,育兒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尋找一個平衡點的藝術(shù)窗悯。
下一講開始区匣,咱們至少先理解這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