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信息:
著者:【美】E·弗洛姆
譯者:薩茹菲
光明日報出版社印蔬,2006回论,6,第一版
以下關于本書的梳理并非完全依照原作的寫作順序挑随,而是個人理解這本書的邏輯状您。有些重要論述和觀點可能有遺漏,次要的反倒對我很有意義,故記之膏孟。
在理解《愛的藝術》的具體內(nèi)容之前眯分,我們必須明確弗洛姆關于愛的兩個基本看法,這是我們走進“愛的藝術”的鑰匙柒桑。
愛是一門藝術弊决。這意味著愛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獲得的魁淳,并且愛是需要學習的飘诗。
愛的內(nèi)涵不是愛一個特定的對象,愛是一種態(tài)度界逛,一種人的性格傾向——我通過愛你而愛整個世界昆稿。
首先,弗洛姆提出息拜, 愛的需求是人類生存的需求貌嫡,愛是人類對于生存問題的回答。
對人類生存問題最準確的答案應該是:人與人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和每一個人都能與群體融為一體所能體現(xiàn)出來的愛的價值该溯。
弗洛姆認為岛抄,在人類歷史中,我們出于對孤獨的恐懼狈茉,對群體的渴望而采取過如下手段克服之:
1. 縱欲與群居夫椭。具體表現(xiàn)為性交、毒品氯庆;在政治中蹭秋,獨裁政體和民主政體實質(zhì)上都在追求一致性。
2.“平等”堤撵。工業(yè)社會里被扭曲的“平等”仁讨,追求“一種模式”,把人變成原子实昨,追求標準化洞豁,美其名曰“平等”。
3.人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荒给≌尚“所有從事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勞動者都有必要和他創(chuàng)造的對象融為一體≈镜纾”
愛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曙咽。
第二,愛的分類挑辆。
1.共生性的愛例朱。物理意義上互不依賴孝情,化學意義上心理相互依賴,比如胎兒和母親洒嗤,比如受虐癖和施虐癖咧叭。都不具備獨立性和自主性,以失去尊嚴為代價烁竭。后面弗洛姆還論述了受虐癖和施虐癖與孩子和母親菲茬、孩子和父親之間關系的聯(lián)系。簡單地說派撕,如果孩子生長于一個完全的母愛環(huán)境下婉弹,更有可能成為受虐者,他處處都渴望得到母愛般的關照终吼;反之镀赌,則容易成為施虐者。
2.成熟的愛际跪。成熟的愛以獨立的人格和自由作為標志商佛。
真正的愛情是讓兩個不同的生命結(jié)合在了一起,卻并沒有讓彼此失去自己本來的個性與面目姆打。
如果說愛情是一項擺脫孤獨的積極活動良姆,那么它應該具有雙重含義。一是外部驅(qū)使幔戏,以現(xiàn)代活動觀念為宗旨的玛追,為實現(xiàn)外部目標而付出的努力;二是內(nèi)在動機闲延,人具備了獨立思考的天賦痊剖,揮發(fā)蘊藏在內(nèi)部的智慧。只有具備第二種才是自由的垒玲。
關于外部驅(qū)使和內(nèi)在動機陆馁,弗洛姆借用了斯賓諾莎的相近觀點。斯賓諾莎認為合愈,由內(nèi)在情緒激發(fā)的行為叮贩,是積極的,自由的想暗;受人驅(qū)使的沖動是消極的妇汗。結(jié)論是“人的德行在于自己對自己行為動機的調(diào)控∷的”
愛情是一種行為,是人的能量的實踐寞焙,這種能量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發(fā)揮储狭,而且永遠不會是被外力強迫所導致的結(jié)果互婿。
愛情是關于內(nèi)在動機的需求,前提是一個人的自由能力辽狈。也就是說慈参,愛是一個人基于對自己愛的需求和能力的獨立判斷,而做出的主動的積極的行為刮萌。
愛的要素:關心驮配、責任、尊重和了解
1.給予:明確一點着茸,給予不是割舍也不是犧牲壮锻,是生命價值和活力的體現(xiàn)。也就是涮阔,給予的偉大之處不在于給予是一件難事猜绣,你做成了,你為此受了苦敬特,所以你付出了愛掰邢,你偉大了。不是的伟阔,給予不是為了滿足人的受虐傾向辣之,它要像源源不斷地活水,給生命注入希望和甘甜皱炉。
2.關心:“愛的本質(zhì)是創(chuàng)造和培養(yǎng)召烂,愛情和勞作是分不開的⊥蕹校”
3.責任:像對自己負責一樣對他人負責奏夫。這里說一點,這里的負責并非我們當今所說的履行義務:
責任感完全是人的一種由心里駕馭的自覺的行為历筝,是'我'對另一個具有生命意義的客體表達出來或尚未表達出來的愿望和反應酗昼。
僅論這一點,我敢說梳猪,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愛的資格麻削。責任感越來越成為一種稀缺品質(zhì),還不論對他人春弥,即便是對自己呛哟,有多少有對自己的生活的責任感?責任感是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接受匿沛,也不是應激反應扫责。
4.尊重,尊重的前提是超出自己去關心和了解對方逃呼。光是超出自己已經(jīng)是一門藝術鳖孤。
5.了解
對人的生命的了解不只是通過思想傳導知識者娱,而是通過人唯一可以使用的情感傳導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是人與人的結(jié)合苏揣』器ⅲ‘施虐癖’所采用的那種方式僅是了解了對方的秘密,但真正的東西卻一無所得平匈,甚至會毀掉對方的生命框沟。只有付出愛情,才能為真正的認識打開一扇門戶增炭,在愛的結(jié)合里忍燥,‘我’所有的提問都得到了回答。在愛的過程中弟跑,‘我’奉獻自己灾前,也洞察了對方的言行。于是孟辑,‘我’在重新定位中又找到了自己哎甲,又發(fā)現(xiàn)了自己,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我們’兩個人饲嗽,發(fā)現(xiàn)了人類炭玫。
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常常發(fā)生的爭吵:你告訴我啊,你告訴我懊蚕骸吞加!你什么都不跟我說!施虐者也常常覺得自己受害者,然而他不知道尽狠,這毀掉的是兩個生命衔憨。正如大家常說的,沒有性冷淡的女人袄膏,(生理性除外)只有活不好的男人践图,沒有不想說的‘秘密’,只有沒有愛的交流沉馆。
付出關心码党,進而了解,進而尊重斥黑,從始至終都保持責任感揖盘。
愛的對象
博愛
前面我們說了,在弗洛姆看來锌奴,愛沒有“非你不可”兽狭。博愛是“對所有的人都有一種愛意的責任感。”
“性應該是博愛的產(chǎn)物椭符,它既表現(xiàn)在愛的肉體關系上 也表現(xiàn)在愛的非肉體關系中荔燎〕芾眩”(這話什么意思销钝,沒讀明白) 性愛既以博愛為基礎,又很難成為博愛意義上的延續(xù)琐簇。這組矛盾何解?
兩性之愛:愛情是陰陽結(jié)合的藝術蒸健。在此,弗洛姆反對弗洛伊德婉商,認為他只看到了陽性似忧。弗洛姆還認為,同性戀無法消除孤獨丈秩,只是彼此分擔盯捌。基于此蘑秽,我也思考饺著,為什么在同性戀中,總有一方偏男性化/女性化呢肠牲?這難道仍然是對異性戀的模仿?如果真正是同性之間的愛情幼衰,難道不應該是陽性對陽性,陰性對陰性本身的迷戀?
父母之愛
母愛是無條件的缀雳,父愛是有條件的渡嚣。前者對應的是自然世界,母愛滿足人生存的安全感的需要肥印;后者對應的是理性世界识椰,它需要孩子面對挑戰(zhàn),為自己的需求而付出努力深碱,也就是他得向父親討要愛腹鹉,他得滿足父親的期待,得值得被愛莹痢。
自愛
首先說明种蘸,自愛并非自私自利【荷牛“在‘人’的概念下航瞭,任何對‘我’的排斥和教條,都是荒謬的坦辟】睿”自愛和愛人并非非此即彼。由此我聯(lián)想到錢穆先生在談中國哲學時說道锉走,中國哲學滨彻,一言以蔽之:天地雖大藕届,中心在我。每個人都把自己當作中心亭饵,世間實則是尊重每個人休偶,認可每個人,進而是相互關愛的辜羊,而非排他的踏兜。
無私者常有一個誤區(qū),和前面提到的給予的誤區(qū)類似八秃。很多給予者內(nèi)心都住著一個自私者碱妆。比如母親對孩子,盡管母親萬般“為了孩子好”昔驱,做了很多違背自己意愿的事疹尾,孩子仍然不領情,因為他們并沒有讓被愛者感受到被愛骤肛,而只是為了犧牲自己纳本,扮演一個“無私者”。
上帝之愛
上帝之愛是人對永恒之愛的期待萌衬。對上帝之愛的理解過程正是人對自身的認識過程饮醇。上帝從父親成為單神,成為更高能力秕豫、真理和統(tǒng)一朴艰,這正是人不斷地在調(diào)整自己的位置的。
當代西方社會愛模式的沒落
首先點明混移,影響愛的因素有:社會環(huán)境影響人的創(chuàng)造性(前文說了祠墅,愛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性格給予愛這種能力以支持歌径。
現(xiàn)代西方社會的現(xiàn)狀是:政治自由毁嗦、市場經(jīng)濟。工業(yè)社會下回铛,人被異化狗准,追求統(tǒng)一標準,這遏制了創(chuàng)造性茵肃。市場經(jīng)濟是交換的經(jīng)濟腔长,是取悅對方的經(jīng)濟,而愛偏偏是與之背道而馳的验残。所以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捞附,傳統(tǒng)的愛的模式正在沒落。
然后舉出了五種典型的愛的形式:母愛型、父愛型鸟召、偶像崇拜型胆绊、多愁善感型,投射機制型欧募。
之后压状,列舉了愛的前提。
最后是愛的藝術實踐:出于內(nèi)在的目的槽片、專心耐性何缓、擺脫自戀肢础、客觀还栓、信仰(相信人類)、信念和勇氣传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