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會交流嗎
1.學會傾聽
交流的有效與否往往更取決于聽者而非說者乡括,反過來說肃廓,失敗的交流往往源自聽者的疏忽。
- 為了真正做到有效傾聽诲泌,最需要克制的就是“過早質(zhì)疑”盲赊。
- 說者必須展示一個復雜的說理過程及其煩瑣但又重要的細節(jié)、事實敷扫、證據(jù)之時哀蘑。不要打斷對方的講述
- 排斥狀態(tài)更應該被提防
吳軍在《硅谷來信》前兩封中就提到即便遇到不中聽的話,也要試著找出其中合理之處葵第。這是吳軍的中學校長萬邦儒先生的教導绘迁。當時吳軍還是中學生就能夠領會這樣的教導,可以想到他為什么會有如今的成就卒密。
為了讓自己聽得更有效率缀台,我們要牢牢記住這個簡單而又實用的原則:就算需要質(zhì)疑,也一定要等到對方把話說完哮奇。
- 大多數(shù)人會對自己的記憶力過分高估
- 相信自己的記憶力比自己估計得差(甚至差很多)是一個去除這一幻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借助輔助工具(筆記将硝、照片、錄音等)來幫助記憶屏镊。
- 養(yǎng)成一個重要的習慣:一旦決定傾聽依疼,就要主動幫助說者進入“傾訴”狀態(tài)。
2.說與不說
通過努力而芥、通過積累成為能說更多話的人律罢。
3.共生狀態(tài)
以為自己就是一切,一切都是自己棍丐,這種狀態(tài)心理學上成為“共生”误辑。我們必須讓自己脫離思想上的共生狀態(tài)。
討論的是三個原則
- 第一個原則:有意義的討論的前提是雙方不僅要“相互競爭”歌逢,更要“相互合作”
瓦茨拉夫·哈維爾先生制定的《對話守則》:
- 對話的目的是尋求真理巾钉,不是為了斗爭。
- 不做人身攻擊秘案。
- 保持主題砰苍。
- 辯論時要用證據(jù)。
- 不要堅持錯誤不改阱高。
- 要分清對話與只準自己講話的區(qū)別赚导。
- 對話要有記錄。
- 盡量理解對方赤惊。
- 第二個原則:真理是獨立存在的吼旧,它從來不會依附于任何個人或者集體
難以跨越“自以為是”的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整個過程充滿了曲折。我們?yōu)榱俗兊谩坝兄倍鴴暝粗郏蝗欢Π担瑨暝慕Y(jié)果是我們將面臨更多“無知”掂为。
如果我們在任何討論中發(fā)現(xiàn)參與者里面有“自以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選擇只有一個:退出討論员串。
- 第三個原則:真理不變菩掏,也不會因任何人而變;不停變化的只是人們對真理的解釋或者理解
我們在討論(甚至爭論)的時候昵济,原本的焦點在于“事實”智绸,而非“看法”,因為“看法”無法爭論——“看法”只是對事實的“理解”而已访忿,“理解”本身又不一定可靠瞧栗。盡管討論都是從交流雙方的“看法”開始的,但討論的最終目的是剔除“看法”海铆、萃取“事實”迹恐、把理解中不可靠的因素過濾掉。
心智成長是自己的事情
4.正確復述
如果甲與乙兩個人需要溝通卧斟,過程是:
- 甲將他的想法用他的語言表達出來(即“編碼”)殴边,
- 乙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甲的語言(即“解碼”),
- 然后反過來再次進行珍语。
此過程可能重復數(shù)次锤岸。
不同人的“編碼/解碼”機制常常也不相同
為了保證溝通順利,往往需要添加一個驗證機制板乙,或者說反饋機制
5.勤于反思
- 深刻了解經(jīng)驗的局限
- 時時刻刻保持警惕
- 使用記錄是偷,使自己能夠記住更多的經(jīng)驗
- 通過觀察和閱讀汲取他人的經(jīng)驗
- 經(jīng)常試用類比來跨越未知與已知的障礙
- 耐心等待以獲得不能跨越時間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