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又名《蘭亭宴集序》括丁,是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友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雅聚伶选,會上人們紛紛作詩史飞,《蘭亭序》就是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序中記敘了蘭亭周圍的山水之美以及聚會的歡樂之情仰税,抒發(fā)作者“一死生為虛誕构资,齊彭殤為妄作”的感慨。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陨簇,無一雷同吐绵,各具都有獨特的風韻。
遺憾的是河绽,唐太宗去世后己单,《蘭亭序》被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從此真跡永絕于世耙饰。存世的《蘭亭序》臨摹墨跡以“神龍本”最為著名纹笼,因卷首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號小印,故被稱作“神龍本”苟跪,以便與其他摹本相區(qū)別允乐。蘭亭神龍本摹寫精細,原作筆法削咆、墨氣牍疏、行款以及神韻都得以體現(xiàn),被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拨齐,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障贸。
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書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我們熟悉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傳世的經典行書代表坡贺,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與王羲之《蘭亭集序》援岩、蘇軾《寒食帖》合稱“天下三大行書”。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已無真跡傳世掏导,面對經典摹本我們尚且小心翼翼享怀、悉心珍藏、視為珍寶趟咆,而這真跡原書《祭侄文稿》如此珍貴添瓷,上一次在臺北展出是2008年,并且“紙壽千年值纱,絹本折半”鳞贷,除非紙卷在真空環(huán)境中保存,否則必然會受損虐唠,僅僅路途中的輾轉顛沛搀愧,必將造成真跡有限生命的損傷。
不僅如此疆偿,《祭侄文稿》的珍貴更在于其背后的故事咱筛。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杆故,堅決抵抗眷蚓,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反番、取義成仁之事沙热。季明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罢缸。其父與真卿共同討伐安祿山叛亂時篙贸,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間枫疆,傳遞消息爵川,使兩郡聯(lián)結,共同效忠王室息楔。其后常山郡失陷寝贡,季明橫遭殺戮,歸葬時僅存頭顱值依。顏真卿援筆作文之際圃泡,悲憤交加,情不自禁愿险,一氣呵成此稿颇蜡。《祭侄文稿》僅用一只禿筆,將情緒變化风秤、文辭內容與書法變化達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鳖目。對于愛侄深厚的感情、為國報效的忠心缤弦、精妙的起承轉合以及古貌雄強之氣便是這件國寶之所以為國寶的理由领迈。
3
寒食帖——天下第三行書
蘇軾因“烏臺詩案”受到新黨排斥,被貶黃州碍沐,從此開始了窮困潦倒的生活狸捅,處境凄涼。被貶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抢韭,蘇軾有感而發(fā)薪贫,遂作此作恍箭】坦В《黃州寒食詩帖》也即《寒食帖》,由蘇軾撰詩并書寫扯夭,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鳍贾,2014年曾被赴日展出。
帖上寫有兩首五言詩交洗,單從詩歌的角度講骑科,這兩首詩算不上蘇軾詩作里的上乘之作,但通過他飄灑构拳、恣肆咆爽、飽含情感的筆觸書寫出來之后,卻意蘊頓生置森,氣勢奪人斗埂,并最終成為名垂千古之作。
“臺北故宮博物院”里的國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有藏品60余萬件凫海,其中包括肉形石呛凶、翠玉白菜、五彩龍鳳大盤等著名藏品行贪,而散氏盤漾稀、汝窯天青水仙盆、鍍金鑲珊瑚松石壇城建瘫、溪山行旅圖崭捍、早春圖、萬壑松風圖啰脚、快雪時晴帖缕贡、華子崗圖、國子監(jiān)刊本《爾雅》、帝鑒圖說十件藏品更是被視為“十大國寶”晾咪,可謂價值連城收擦。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退居臺灣時帶走大量黃金谍倦,以及2972箱南遷文物中的精品塞赂,其中就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昼蛀,寫的是王羲之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宴猾。該帖的內容為: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叼旋。想安善仇哆。未果為結,力不次夫植。王羲之頓首讹剔。山陰張侯。結合情景解釋起來详民,大意是說:“山陰張先生你好延欠,剛才下了一場雪,現(xiàn)在天又變晴了沈跨,想必那里一切都好吧由捎!上次聚會我沒能過去,心里很糾結饿凛。你家送信的人說狞玛,不能在我這里多停留,要趕快回去涧窒,那我就先寫這些吧心肪。王羲之敬上∩苯疲”文中提到的山陰張侯生卒不詳蒙畴,但從此帖的口吻來看應該是王羲之的一位摯友。
《快雪時晴帖》曾入宋宣和內府呜象,宋時入米芾“寶晉齋”膳凝,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趙孟題跋恭陡。明時蹬音,該帖為朱成國、王稚登休玩、清馮銓所有著淆,之后于清康熙十八年劫狠,也即公元1679年入內府。乾隆一生酷愛書法永部,他對《快雪時晴帖》極為珍愛独泞,該帖僅有28字,但字字珠璣苔埋,被譽為“二十八驪珠”懦砂。
想說的話
書畫雖說也是古董,但和其他古玩不太一樣组橄,自成一派荞膘。瓷器看施釉成分,青銅器看綠銹玉工,玉類看折射率羽资,這些都是客觀指標。但一幅書畫出自哪位大師真跡遵班,沒有客觀標準屠升,更多依靠鑒別者的眼力和閱歷,全是主觀意見费奸。所以藝術很難分名次弥激,尤其是"天下三大行書"《蘭亭序》进陡、《祭侄文稿》和《寒食帖》愿阐。
同時,相比寶石和陶瓷器具傳承千年的恒久趾疚,古代之本書畫流傳至今則顯得相當困難缨历。詩仙李白現(xiàn)存世詩文共1000余篇,然而傳世書法真跡僅有唯一的自詠四言行草詩《上陽臺帖》糙麦,共25個字罷了辛孵,內容為:“山高水長,物象千萬赡磅,非有老筆魄缚,清壯可窮。十八日焚廊,上陽臺書冶匹,太白∨匚粒”
△正文右上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簽“唐李太白上陽臺”七字嚼隘,趙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在位25年袒餐,之后國亡被俘飞蛹,趙佶在位期間重用奸臣谤狡,窮奢極欲,荒淫無度卧檐,可以說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昏君墓懂。雖然趙佶在治理國家方面一無是處,在書法繪畫方面卻造詣頗深霉囚,并獨創(chuàng)“瘦金體”拒贱,成為歷代書家敬仰模仿的對象。而且《清明上河圖》最早的提拔就是宋微宗所書佛嬉。
可見逻澳,水平這么差的皇帝都能寫的一手好字,兄dei快點把字練起來?_(:з」∠)_?其實本文的主旨是呼吁大家關注國寶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