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作者,叫作珍妮弗·泰茲庄拇,她也是一位從事認知療法的心理治療師注服。這里說到的認知療法,起源于美國措近,在當下發(fā)展非常迅速溶弟。這類治療法的核心,就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本書一樣瞭郑,通過解決患者的認知問題辜御,進一步來糾正因為認知問題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和情緒。
本書的重點內容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屈张,飲食跟情緒有什么關系擒权?
第二部分,正念是什么阁谆,如何用它來拆解情緒碳抄?
第三部分,拆解情緒场绿,究竟有什么用剖效?
第一部分
飲食是為了維持生存,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裳凸;而情緒是指心理上的各種感覺和狀態(tài)贱鄙。那么,飲食和情緒為什么能扯上關系姨谷?
這是因為飲食行為不但能滿足我們的生理需求逗宁,還具有一些附帶的心理效用,比如滿足梦湘、愉快和安全感瞎颗。我們每個人都曾體會過這些效用件甥。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在飯桌上進行談判哼拔、解決爭端引有。因為“在一起吃飯”這個行為,有助于消除緊張和敵意倦逐;同樣的譬正,很多人也會用好好吃一頓的方式來慶祝,那是為了錦上添花檬姥,增強快樂的感覺曾我。
人類有一種天性,叫作趨樂避苦健民。當我們感覺到負面情緒時抒巢,第一反應就是擺脫它們。擺脫某種情緒或者念頭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呢秉犹?是替換蛉谜,用另一種情緒或感覺來替換。
這時崇堵,飲食和情緒就順理成章地產生聯(lián)系了型诚,在情緒不佳的時候,我們嘗試著用飲食帶來的好心情去替換壞情緒鸳劳。當這種替換長期俺驶、反復發(fā)生時,就表明你掉進了“情緒化飲食”的大坑棍辕。
“情緒化飲食”就是指一個人并非生理上的饑餓需要,而是受到情緒还绘,特別是負面情緒的驅使楚昭,而去進食,想在短期內為自己提供一種舒適的感覺拍顷。那些負面情緒可能是無聊抚太、緊張、孤獨昔案、悲傷尿贫、焦慮、失落等等踏揣。
情緒化飲食并不能長期庆亡、有效地改善情緒,而且還存在惡劣的副作用捞稿。這是因為又谋,人對某種刺激帶來的感受拼缝,存在著一種強度遞減效應症歇,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脫敏”現(xiàn)象搅荞。心理學上拒名,常會利用這種“脫敏”現(xiàn)象來改善心理障礙已维。同樣的道理痕钢,情緒化飲食贮懈,也會讓人對飲食的感覺脫敏办龄。
更糟糕的是呐伞,很多人會用增加飲食數(shù)量的方式废酷,來維持情緒化飲食的效果瘟檩。顯然,這會導致過量進食锦积,造成一系列健康問題芒帕,肥胖是其中最顯而易見的。而過度攝取某些營養(yǎng)素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丰介,比如過量攝取蛋白質會損害腎臟背蟆,引發(fā)口臭等。
長期的情緒化飲食哮幢,不但不能改善情緒带膀,還會誘發(fā)心理疾病。本書作者指出橙垢,情緒化飲食的根源垛叨,不在于飲食,而在于我們使用了錯誤的方式去對待情緒柜某。情緒問題嗽元,才是最根本的問題。即使你沒有情緒化飲食的問題喂击,你還是可能用別的不良方式去處理情緒剂癌。因此,解決情緒問題翰绊,不受情緒的傷害佩谷,才是我們要關注的重點。那怎么解決情緒問題呢监嗜?我們要先學會拆解情緒谐檀。
第二部分
“正念”這個詞,原先是一個佛教修行術語裁奇,指的是修行者將思維固定在某個對象上桐猬,專注的觀察它。佛家認為刽肠,正念能幫助修行者保持思慮的穩(wěn)定课幕,形成一種精進厦坛、專注的力量。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乍惊,美國心理學家把“正念”引入了西方杜秸,形成了一套以正念為核心的心理療法,統(tǒng)稱正念療法∪笠铮現(xiàn)代的正念療法強調三個要點:一是有意識撬碟、有目的的覺察;二是專注于當下莉撇,也就是當前這一時刻的情況呢蛤;三是在覺察和專注當下的過程中,不做價值判斷棍郎,也就是不去分辨“好壞”和“對錯”其障。
我們就拿吃東西來說吧。如果在吃東西的時候保持正念涂佃,我們將主動感覺吃的過程励翼,并留意吃的感受以及我們的身心反應,這就是有意識地覺察辜荠。我們還應該專注地吃飯汽抚,而不是同時看電視玩手機,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走神了伯病,去思考和吃飯無關的事情了造烁,就要馬上把注意力帶回到吃的過程,這就是專注于當下午笛。在吃飯過程中惭蟋,我們可能會產生各種情緒或者想法,可能會各種走神药磺,但不要去批評自己敞葛,這就是不做價值判斷。
那么与涡,應該怎么利用正念去拆解情緒呢?大致上持偏,可以分為三個步驟來進行驼卖。
第一步,“抽離自我”鸿秆。
第二步酌畜,辨別和標識情緒。
第三步卿叽,刻畫情緒流程桥胞。
拆解情緒恳守,只是控制情緒的前奏,要徹底改善情緒問題贩虾,我們就必須深挖情緒的心理和思維根源催烘。
第三部分
我們分析了拆解情緒究竟有什么用。通過拆解情緒缎罢,我們找出了三個重要的情緒根源和對應的解決方法伊群。它們分別是學會駕馭欲望,看穿思維陷阱策精,提高痛苦耐受力舰始。
總之,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情緒咽袜,它們都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丸卷,你很難把它徹底剝離出去。但我們可以嘗試著去正視它們询刹,拆解它們谜嫉。畢竟,正視問題范抓,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