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是心理學大師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的誕辰160周年勤众,這位心理分析學派的祖師爺可能是普羅大眾最為熟知的心理學科名人了,雖然在大學的課堂里他的那些學說都有被邊緣的趨勢(其工作成果雖然是從大量的個案觀察所積累花吟,但是含有非常大比例的主觀推測成分秸歧,亦難以通過實驗證偽),那么在當代心理學人迫切要將心理學科的科學地位鞏固的形勢下衅澈,弗洛伊德的學說雖然不乏洞見键菱,亦在心理分析的技術(shù)中享有重要地位,但是他所受到的挑戰(zhàn)是來自四面八方的今布,如果有人把弗洛伊德當成了心理學的代名詞经备,那他/她必然對心理學的涉獵還只是停留在道聽途說的階段。當然部默,這總比把算命與心理學畫上等號要好上幾個Level侵蒙。
弗洛伊德的學說在對文化藝術(shù)領域的影響可能更為廣大,這也是他能夠在大眾文化中擁有如此高知名度的原因之一傅蹂。認識他可以有多種途徑纷闺,不過今天值此誕辰,也只想云淡風輕地談談弗洛伊德的其中一個標簽——重度煙民份蝴,懂粵語的讀者犁功,也不妨稱他為“煙鏟”。
抽菸對于弗洛伊德來說可真是一件性命攸關(guān)的嗜好婚夫,自從24歲開始抽煙波桩,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其后卷煙被雪茄所代替请敦,一生抽菸的均值大概為每天20根镐躲。就像很多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人所講的储玫,弗洛伊德認為抽菸令到自己思維活躍,并且有更旺盛的產(chǎn)出萤皂。同時他老人家還少不免以學科的專業(yè)說辭為自己辯護撒穷,說吸煙之事還可以被用來訓練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另外裆熙,他還跟同事說雪茄端礼、煙草都是自慰的替代品,所以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好習慣……好吧入录,既然老人家甚至認為演奏樂器也是跟自慰差不多之功效蛤奥,這樣的比喻也沒什么不妥。也怪不得有他的讀者驚嘆:這人真是什么都能扯到性上面去啊……
顯然這一場自我控制的訓練是以弗洛伊德的慘敗告終僚稿,這煙鏟終于在1923年被診斷腭的鱗狀細胞癌變凡桥,在此后的16年里,他與耳鼻喉科蚀同、口腔與上頜面科缅刽、口腔修復科還有一般的外科專家們展開通力合作,對抗病魔蠢络,在這16年里他一共進行了34次外科手術(shù)衰猛。然而,即使下巴沒有了刹孔,醫(yī)生要用假體分隔開他的鼻竇和咽喉啡省,此人竟然還是繼續(xù)吞云吐霧的生活。大師的毅力真是無法想象啊……最后弗洛伊德實在無法忍受疼痛的折磨髓霞,以過量的嗎啡注射結(jié)束一生卦睹,眾皆認為這是一場安樂死的安排。
口欲期固結(jié)
如此的煙草重度用戶酸茴,不免讓人聯(lián)想到其人的口欲期一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兢交,人在幼兒時期時薪捍,處于一種非自立的狀態(tài),它必須依賴母親的乳汁去養(yǎng)活配喳,此時“口”是嬰幼兒活動和興趣的中心酪穿,它通過“口”攝取營養(yǎng),延續(xù)生命晴裹,所以與“口”相關(guān)的肌肉刺激對于人類來說都是非常關(guān)鍵的被济。如果嬰兒的這種基本焦慮得不到滿足,將會導致嬰孩產(chǎn)生所謂的“口欲期固結(jié)”涧团,即不斷地在未來的生涯中只磷,尋求對這一時期嚴重缺乏的關(guān)愛的直接或替代性滿足经磅。那么對于成人來說,抽菸可能就成為了他滿足口欲期的一個替代钮追,煙蒂如母親的乳頭预厌,能刺激嘴唇的肌肉,煙霧的吸入過程就類似奶水被吸到嘴里的過程元媚。對吸煙的依賴即能夠滿足獲取滋養(yǎng)的愿望和緩解焦慮轧叽。關(guān)于吸煙是否真的能緩解焦慮,一樣有不同的意見刊棕,這也是心理學科的一個好玩之處炭晒,似乎沒有一個最終的真理,但各門派的成果都能豐富我們對自身甥角,和對外界的認識网严。
那么既然弗洛伊德那么嗜煙,是否也表明他有嚴重的口欲期固結(jié)呢蜈膨?即使是有屿笼,筆者也認為這沒有什么好興奮的,有人以為心理學家就是神仙翁巍,能解一切事驴一,自己也通體健康,能抵擋一切侵襲灶壶,但卻不知道他們也只是肉體凡軀肝断。雖然煙鏟為自己的“好習慣”付出了代價,但弗洛伊德畢竟也活到了83歲驰凛,這大概與他每日抽時間到維也納環(huán)城大道暴走有關(guān)吧胸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