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萬木解讀:《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破譯治國密碼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出自《戰(zhàn)國策》《挛矗《戰(zhàn)國策》中的很多故事膾炙人口,詳細記錄了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們的言論和事跡渣聚。《戰(zhàn)國策》中有不少虛構(gòu)的文學(xué)故事僧叉,比起史學(xué)價值奕枝,它的文學(xué)價值可能更大。因此瓶堕,我們在讀《戰(zhàn)國策》的文章時隘道,更傾向于關(guān)注故事的語言及其邏輯。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主體由諸多“三”構(gòu)成,關(guān)注故事中的“三”谭梗,可以幫助讀者梳理故事情節(jié)忘晤,理解文章主題。
(一)三問答
鄒忌與妻激捏、妾设塔、客之間有三次問答——
鄒忌一問其妻:“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妻答:“君美甚远舅,徐公何能及君也壹置?”
鄒忌二問其妾:“吾孰與徐公美?”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表谊?”
鄒忌三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盖喷”欤”
在古文中,“三”意指數(shù)量多课梳,文中寫鄒忌多次距辆、反復(fù)向其妻、妾暮刃、客提出相同的問題跨算,實際上的意思是,鄒忌向以妻椭懊、妾诸蚕、客為代表的眾多人提出同樣的問題。之所以反復(fù)提出同一個問題氧猬,最重要的原因是“忌不自信”背犯。鄒忌不自信,不是因為自卑盅抚,而是對所聽到的回答存疑漠魏。
向不同人發(fā)問,目的不過是確認所得答案的可靠性妄均。按常理柱锹,城北徐公是公認的齊國美男子,那么鄒忌即便“形貌昳麗”丰包,恐怕也很難比得上徐公禁熏。但是,妻邑彪、妾匹层、客的回答卻一致得驚人,都認為鄒忌比徐公美。
一個人從不同人口中聽到同樣的聲音升筏,這是可疑的撑柔。
“三人成虎”是出自《戰(zhàn)國策》的成語,意思是重復(fù)傳播相同的話語您访,就容易讓聽的人信以為真铅忿。一般人對于這樣“三人成虎”式的話語很容易偏聽盲信,但鄒忌不是一般人灵汪。
文中說“明日徐公來”檀训,徐公早不來,晚不來享言,偏要在鄒忌問完妻峻凫、妾、客之后才來览露,為什么呢荧琼?大概率不是徐公主動見鄒忌,而是鄒忌主動邀請徐公差牛,目的是親自比較自己與徐公的容貌命锄,以驗證之前所聽到的答案。也只有這樣理解偏化,才能與下文鄒忌的自省相照應(yīng)起來脐恩,凸顯鄒忌的品格。
(二)三不如
鄒忌三次感到自己不如徐公美——
第一次:鄒忌聽到妻子的回答后侦讨,“忌不自信”驶冒。
第二次:鄒忌見到徐公后,“孰視之韵卤,自以為不如”只怎。
第三次:鄒忌“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怜俐。
三次懷疑自己不如徐公美身堡,表明鄒忌能在眾人的贊美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一般人面對他人的贊美拍鲤,很容易飄飄然贴谎,以至于自高自大。而鄒忌不僅能保持清醒季稳,還能主動去驗證他人夸贊的可靠性擅这,這實屬難得。
承認自己比別人差景鼠,于很多人而言是一件艱難的事仲翎。鄒忌作為齊國相國痹扇,位高權(quán)重,本身外在形象也很光艷溯香,按常理鲫构,很容易驕傲自大,可他還是能在眾星捧月般的夸贊中玫坛,保持理性结笨,坦然承認自己長相不如人——“自以為不如”“又弗如遠甚”——這就尤為可貴。
(三)三反思
不經(jīng)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湿镀。鄒忌是一個擅長反思的人炕吸,自己親眼見到徐公之后,他“暮寢而思”勉痴。鄒忌睡不著覺赫模,不是因為他長得不如徐公美,而是自己看到的蒸矛,和聽到的評價瀑罗,對應(yīng)不起來。
可以想象莉钙,鄒忌有多么不安:倘若不是親自見到城北徐公,得以驗證自己的美貌不如徐公筛谚,那么自己將永遠被蒙在鼓里磁玉,看不到真相;如果將奉承的話信以為真驾讲,甚至到處宣揚蚊伞,豈不是要惹人嘲笑?
于是吮铭,鄒忌對“問美”事件做了三點深刻的反思——
“吾妻之美我者时迫,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谓晌,畏我也”掠拳。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纸肉。
戰(zhàn)國時期溺欧,妻子與丈夫的地位相對平等。鄒忌與妻子的對話中柏肪,自稱“我”姐刁,語氣隨意,可見關(guān)系親昵烦味。妻子出于愛護之心夸贊丈夫聂使,符合情理,畢竟情人眼里出西施。
妾的地位比較低下柏靶,是丈夫的附屬品弃理,在家庭中沒有與丈夫平等對話的權(quán)利,妾害怕丈夫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宿礁,所以鄒忌想到妾害怕自己案铺,是有道理的。
客人到訪梆靖,有求于人時控汉,當(dāng)然會低眉順眼,討好對方以獲得利益返吻。
妻姑子、妾、客處于不同的地位测僵,基于不同的原因或目的街佑,分別“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所說話的真實性自然要大打折扣捍靠。鄒忌能夠反思到這一步沐旨,說明他的確是一個清醒理性的人。
然而榨婆,這件生活中的小事磁携,與規(guī)勸齊王納諫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四)三類比
鄒忌入朝時良风,向齊威王講述了這件小事:“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谊迄。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烟央,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统诺,皆以美于徐公∫杉螅”鄒忌說完這句話粮呢,再無鋪墊,緊接著說:“今齊地方千里钞艇,百二十城鬼贱,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香璃,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这难,王之蔽甚矣∑厦耄”
讀到這里姻乓,讀者就知道了嵌溢,前面用“問美”事件做了那么多的鋪墊,原來是為了告訴齊王“王之蔽甚矣”蹋岩。
文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詞要重點關(guān)注赖草,“私”“畏”“有求于”在文中出現(xiàn)三次——
前兩次:妻私臣,妾畏臣剪个,客有求于臣秧骑。
第三次:宮婦左右私王,朝廷之臣畏王扣囊,四境之內(nèi)有求于王乎折。
正是借“私”“畏”“有求于”三個詞,鄒忌將家事中的妻侵歇、妾骂澄、客分別與國事中的宮婦左右、朝廷之臣惕虑、四境之民進行類比坟冲,以小見大,由家事聯(lián)系到國事溃蔫,且邏輯自洽健提,有說服力。
整個故事中伟叛,鄒忌的家事占了一半的篇幅私痹,但深究鄒忌和徐公究竟誰美,是個毫無意義的問題痪伦。鄒忌究竟有沒有向妻侄榴、妾雹锣、客“問美”网沾,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蕊爵,鄒忌在向齊威王提建議時候辉哥,以“問美”這一生活中的小事切入,用含蓄的話委婉地規(guī)勸齊威王廣泛納諫攒射,最終讓齊威王認同“王之蔽甚矣”這一結(jié)論醋旦,實現(xiàn)成功諷諫的目的。這才是鄒忌諷諫的語言藝術(shù)会放。
(五)三賞賜
鄒忌諷諫成功饲齐,表現(xiàn)是齊王下令,鼓勵群臣咧最、官吏捂人、百姓進諫御雕,廣泛聽取批評意見,并且按批評的方式分為三種賞賜——
上賞:“面刺寡人之過”滥搭。
中賞:“上書諫寡人”酸纲。
下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瑟匆。
激勵機制決定行為選擇闽坡。賞賜就是一種激勵機制,越是賞賜什么愁溜,就越是鼓勵什么疾嗅。三種賞賜對應(yīng)著三種批評方式,齊威王最贊賞的方式是當(dāng)面指責(zé)祝谚,其次是以書面形式進諫宪迟,再次是在公共場所批評并傳到齊王耳中。
由此看出齊王納諫的決心之大交惯。
齊王納諫的決心越大次泽,意味著鄒忌諷諫的效果越好。
(六)三變化
齊威王的“三賞令”下達之后席爽,齊國發(fā)生了三次變化——
第一次:令初下意荤,群臣進諫,門庭若市只锻。
第二次:數(shù)月之后玖像,時時而間進。
第三次:期年之后齐饮,雖欲言捐寥,無可進者。
三個表示時間的詞祖驱,說明齊國的言論環(huán)境發(fā)生了三次改變握恳,原本無人敢于進諫,下達“三賞令”后群臣進諫捺僻,被壓抑的言論得以釋放乡洼,所以提意見的人門庭若市;幾個月之后匕坯,偶爾有人進諫束昵;滿一年之后,想提意見也無話可說了葛峻。
在任何一個時代锹雏,一個國家內(nèi)民眾的言論環(huán)境對國家的發(fā)展都極為重要。鄒忌知道术奖,一個人只有聽取不同意見礁遵,才有可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匿辩,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對于普通人是這樣榛丢,對于掌握著國家權(quán)力的人更是如此铲球。如果一個國家只有一種聲音,那么掌權(quán)者所做的決策就會有嚴重的偏差晰赞,長此以往稼病,國家衰弱,民眾苦不堪言掖鱼,滿腹怨言然走,被壓抑的情緒終究會以極端的方式得以宣泄釋放,畢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戏挡。
周王朝時芍瑞,厲王暴虐,百姓指責(zé)褐墅。周厲王便派人監(jiān)視并殺掉那些批評周王的人拆檬,國人不敢說話,在路上見了面只能以目示意妥凳,不敢交談竟贯,這就是“道路以目”的故事。周厲王很得意逝钥,召公勸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屑那。讓老百姓說話,才能預(yù)防錯謬艘款〕旨剩”周厲王不聽。然而哗咆,三年以后蜘欲,周厲王被百姓驅(qū)逐出國都。
鄒忌的眼光獨到岳枷,能意識到多元的言論芒填、真實的聲音對國家發(fā)展的重大意義呜叫,且能夠以委婉的方式提意見空繁,這是鄒忌的高明之處。不過朱庆,影響鄒忌進諫成功的因素中盛泡,最關(guān)鍵的一點其實是齊威王的態(tài)度。與周厲王相比娱颊,齊威王顯然是開明的君主傲诵。說話的人會表達凯砍,聽話的人善于傾聽,勸諫與納諫的雙方形成合力拴竹,共同推動國家向良性的方向改變悟衩。
《鄒忌諷齊王納諫》盡管表現(xiàn)了鄒忌諷諫的語言藝術(shù),但與說話藝術(shù)同等重要的是栓拜,鄒忌對多元話語的看重座泳,以及作為統(tǒng)治者的齊威王虛心納諫的胸懷。越是弱小的人幕与,越聽不得異見挑势;越是自卑的人,越壓制異己啦鸣;反而潮饱,越是強大的人,越會尊重言論的多元與自由诫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