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史上有兩種哲學家道偷,一種是不停奔走,向各種各樣的人和物請教记劈、傳播自己的學說勺鸦,比如柏拉圖。另一種是不喜歡走遠路目木,只是安靜地坐著换途,從自己心坎上說起,比如中國理學的大師們刽射,王陽明也是其中之一军拟。
我們都知道,想讓自己忙碌多年的心靜下來其實很難誓禁。所以靜坐有很多門道懈息。
首先要有個好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應(yīng)該不受外界干擾摹恰,非常安靜辫继,如此才能比較容易靜下來怒见;
其次,要將身體安放好姑宽,也就是靜坐的姿勢遣耍。坐姿可有很多種,盤坐炮车、立坐皆可舵变。佛家和道家喜歡用盤坐。
立坐就是“正襟危坐”:雙手平放膝上瘦穆,背挺直棋傍,全身放松。王陽明心學用的是此法难审。
最后,調(diào)整呼吸亿絮。不能張著嘴告喊,應(yīng)純用鼻呼吸,一面呼吸派昧,一面數(shù)呼吸的次數(shù)黔姜,最后讓呼吸平穩(wěn)。
做好這三件事后蒂萎,王陽明說:
教人為學秆吵,不可執(zhí)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五慈,拴縛不定纳寂,其所思慮,多是人欲一邊泻拦。故且教之靜坐毙芜,息思慮。久之争拐,俟其心意稍定腋粥,只懸空靜守,如枯木死灰架曹,亦無用隘冲,須教他省察克治,……將好色绑雄、好貨展辞、好名等私,逐一搜尋出來绳慎,……才有一念萌動纵竖,即與克去漠烧,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靡砌。
王陽明要人靜坐有兩個步驟已脓,第一步是“息思慮”,也就是讓自己的心進入空寂境界通殃。讓心空度液,佛家和道家會念口訣,儒家沒有口訣画舌,但“天人合一”“陰陽變易”“貴和尚中”“知行合一”都是最好的口訣堕担,念口訣時須念念相隨連綿不斷。如此可取得以一念代替萬念的作用曲聂,時間一久霹购,自然入靜。
如果僅停留在此朋腋,那就是枯禪齐疙。所以有第二步“省察克治”,先省察哪些是私欲旭咽,良知會干脆地告訴你答案:好色贞奋、好貨、好名都是私欲穷绵。然后是克治轿塔,以前有這些私欲不要緊,現(xiàn)在我就把它滅了仲墨,斬釘截鐵勾缭,絕不姑息。當然宗收,不能總盯著這些私欲不放漫拭,還要想天理。堯舜氣象混稽,仁采驻、義、禮匈勋、智礼旅、良知,這都是天理洽洁。
在腦海中不停地過這些畫面痘系,時間一久,心胸自是廓然大公饿自,必有浩然之氣貫注其中汰翠。個中妙不可言龄坪,只能是實踐者才能知道。
大部分講心學“靜坐”的人复唤,都在此留步健田。他們認為靜坐無非就是這兩個步驟,王陽明則認為佛纫,這兩個步驟中必須要有兩件武器保駕護航妓局,否則,靜坐要么成為枯禪呈宇,要么不如不坐好爬。這兩件武器就是“誠意”和“謹獨”。
誠意甥啄,就是正念頭存炮,誠實地踐行良知給你的答案,一個念頭出現(xiàn)蜈漓,良知自然知道好壞僵蛛,好的保留,壞的去掉迎变,這就是誠意。王陽明說飘言,誠意就是“如好好色衣形,如惡惡臭”。喜歡善如喜歡美色姿鸿,厭惡惡如厭惡惡臭一樣谆吴!
聽上去簡單,做起來實在難苛预。比如一念雖知好壞句狼,然不知不覺就流走了。我們知道不義之財是壞的热某,可有時候卻經(jīng)不住誘惑去取了腻菇。一旦取了,這就不是“好善惡惡”的心了昔馋。正是因為我們總不誠筹吐,所以王陽明才大力提倡“誠意”:
惟天下之大誠,能立天下之大本秘遏。
在靜坐中丘薛,我們揪出一個私欲,馬上就克掉它邦危,這就是誠意洋侨;如果我們揪出一個私欲舍扰,卻姑息它,甚至不想克掉它希坚,這就不是誠意了边苹。那我們的靜坐也就失去了意義。
謹獨就是慎獨吏够,原意是勾给,即使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要注重自己的行為,嚴于自律锅知,我們靜坐時就是謹獨時播急。在王陽明這里,謹獨其實就是自我管理售睹。
自我管理包含了諸多要素桩警,王陽明說,靜坐時只要把這些要素一一排列昌妹,就是謹獨了捶枢。
第一是分析,我有什么私欲飞崖;
第二是目標烂叔,我要通過什么手段克掉這些私欲;
第三是信心固歪,我要堅信自己能克掉這些私欲蒜鸡;
第四是毅力,必須具備強大的意志力牢裳,一日不成就兩日逢防,兩日不成就三日,不可半途而廢蒲讯;
第五是心態(tài)忘朝,在克私欲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不能為克而克判帮,更不能想克掉私欲的目的局嘁,一旦有這種心態(tài),就是新的私欲了晦墙;
第六是學習导狡,所謂學習只是通過各種手段光明自己的良知,以良知的巨大力量來幫助自己完成自我管理偎痛;
第七是檢驗旱捧,當你確定自己把私欲克掉后,要去實踐中檢驗;
第八是反思枚赡,我為何會有這種私欲氓癌,這一私欲產(chǎn)生的基礎(chǔ)是什么。你只有反思到位贫橙,才不會再犯同一錯誤贪婉。
如果在靜坐過程中沒有誠意和謹獨,那不坐也罷卢肃。如果一個人不能通過靜坐誠意和謹獨疲迂,那他就無法光明良知,自然不能知行合一莫湘。這樣的人就會失去自我尤蒿,隨波逐流,永不可能獲取成功幅垮。
由上面的論述腰池,我們可以確信學習陽明心學的關(guān)系鏈:
立志——謹獨——意誠——知行合——良知。
意思是:我們先立個真切為善之志忙芒,專心致志于此示弓,然后從謹獨處下功夫,就是自我管理呵萨,久之自見意誠境界奏属。只要你意誠了,自然會認識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潮峦。認識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拍皮,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體。悟到自己良知是怎么回事跑杭,天下事也就在我心中,在我股掌之間咆耿!
本文由讀客圖書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