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寒冬里,期待與你不期而遇衷畦。在學術的征程里栗涂,這只是剛開始,給大家分享一些我認為比較好的東西祈争,加油~~
【一】
搞研究或者是做工作斤程,思維方式十分重要,如果思維方式正確菩混,則事半功倍忿墅,否則是干處力不出活。我簡單歸納一下墨吓,有這樣幾點是我們的誤區(qū)球匕,也是人們的習慣,并且感覺自然而舒服的:
(1)抱怨帖烘,歸責于外界和他人亮曹,是責任追究而不是尋找出路;
(2)不善于換位思考秘症,沒有追求雙贏前提照卦,競爭是合作不是對立,不是成王敗寇乡摹;
(3)片面役耕、直線和簡單思維而不是系統(tǒng)、全面和復雜思維聪廉,談到復雜瞬痘,我認為思考追求復雜,結論追求簡單板熊;
(4)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甚至是對立框全,形而上或者是形而下,而不是辯證干签。
——趙大良《閑談編輯研究或者叫論文寫作》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學學報》副主編 津辩,本文摘自作者博客)
【二】
一、對審稿人的意見理解不透,修改不徹底或不是要求的修改喘沿;
二闸度、修改的不認真,認為自己的表述很明白了蚜印,甚至認為專家嗎莺禁,連這都不明白!
三晒哄、修改了也不錯睁宰,但是讓審稿人比較難以找到肪获,不仔細閱讀很難看的出“修改和不修改”的區(qū)別寝凌;
四、不同意審稿意見孝赫,但答辯有不認真较木,有時認為是常識,“蔑視”專家的意見青柄。
不管專家的意見是否正確伐债,但是專家的意見對稿件的錄用與否起到關鍵的作用,我們不能帶有抵觸情緒來回答致开,只能是“耐心解釋”峰锁,否則結果只能對作者不利。
——趙大良《稿件修改說明的重要性》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學學報》副主編 双戳,本文摘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