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微,字明舉芍瑞,所留資料甚少褐墅,只知道他是成都人,在元祐三年(1088)進(jìn)士及第秩仆,但是仕途并不順利猾封。崇寧元年(1102)宋徽宗用蔡京為相晌缘,新黨開始了對于舊黨的報復(fù)打擊痢站,鄭少微也被卷入新舊黨爭, 入元符上書邪下籍岳枷。政和中呜叫,他曾知德陽。晚號木雁居士盛泡。
在全宋詞中傲诵,鄭少微留下了兩首鷓鴣天,成為這個人留在文學(xué)史上不多的印記拴竹。
一栓拜、《鷓鴣天·詠梅》(宋·鄭少微)
誰折南枝傍小叢。佳人豐色與梅同钳榨。有花無葉真瀟灑纽门,不問胭脂借淡紅。
應(yīng)未許饼齿,嫁春風(fēng)蝙搔。天教雪月伴玲瓏。池塘疏影傷幽獨证鸥,何似橫斜酒盞中勤晚。
鷓鴣天是最像七言律詩的詞牌,區(qū)別是把七律的第五句拆分成了兩個三字句鸟蜡,其他的句式和七律完全一樣挺邀。七律的中間二聯(lián)要求對仗,鷓鴣天的三四句一般也對仗泣矛。不過,詞的對仗要求沒有那么嚴(yán)格乳蓄,鄭少微的《鷓鴣天·詠梅》三四句不對仗夕膀,下面那首《思越人· 集句》三、四句就不對仗魂奥。
注:鷓鴣天與思越人是一個詞牌的兩個名稱。
這首詠梅不是詠野外生長的梅花耻煤,而是折下來的一枝梅。折南枝棺妓,南枝向陽因此茂盛炮赦, 古人北游思鄉(xiāng)也有“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之說吠勘。南枝花美艷秀麗,因此可與佳人“豐”色相媲美剧防。
有花無葉真瀟灑,不問胭脂借淡紅俊庇。梅花盛開之際辉饱,不需要綠葉的襯托,也不需要借用胭脂來修飾自己。梅花的美在其天然本色止后,張祜《集靈臺》詩云:卻嫌脂粉污顏色,故曰:真瀟灑瓜喇。注意這兩句的邏輯關(guān)系乘寒,真瀟灑的原因其實有兩個匪补,有花無葉烂翰、不借淡紅蚤氏,妙在第二句的補充。
應(yīng)未許佳恬,嫁春風(fēng)于游。天教雪月伴玲瓏。唐李賀《南園》詩云: 嫁與春風(fēng)不用媒倾剿。唐韓偓也有詩云:蓮花不肯嫁春風(fēng)柱告。宋張先有詞云:不如桃杏笑陈,猶解嫁東風(fēng)。此處鄭少微說此梅乖菱,有機會卻放棄了,不肯嫁東風(fēng)窒所。不愿意為了溫暖的環(huán)境和條件妥協(xié)吵取。所以愿意和雪花寒月相伴锯厢。
池塘疏影傷幽獨,何似橫斜酒盞中实辑。此處化用了林逋的詠梅佳句“疏影橫斜水清淺剪撬,暗香浮動月黃昏”,只不過鄭少微的梅花是折來的一枝,所以不是孤獨地橫斜在水塘旁邊斋否,而是在酒杯的旁邊挤茄。
這首詞以擬人的手法寫了一枝梅花,這支梅花被人折下帶到了詩人的眼前笼恰,仍然帶著自然純潔的品質(zhì)歇终,不問胭脂、不肯攀附春風(fēng)追葡。這很像一個孤傲的文人宜肉,自詡具有高尚的品格,但是它不是林逋筆下孤山小圓的山梅谬返,詩人也不是林逋那種屢招不仕的隱士遣铝。 最后兩句可以發(fā)覺詩人在出世入世之間的徘徊與掙扎莉擒,既想想保持高潔孤傲的人格,卻用不肯放棄功名利祿填硕,想入世又不肯同流合污鹿鳖。哪有那么理想的世界呢,特別是處于新舊黨爭的殘酷環(huán)境里恋拍。
詠梅藕甩,是古代文人在仕和隱之間的一種思索狭莱,讀書人仕途不順時常常會發(fā)出這種感嘆,其實真正的隱士并不多見默怨。放下寒梅的孤傲匙睹,醉臥于酒盞歌舞之間济竹,也許是為官之道吧,不知道作為入了“元符上書邪下籍”的鄭少微梦谜,幾年后為什么有“知德陽”的機會袭景,那個時候蔡京還沒有倒臺呢』脑瑁或許仰猖,真得放下了雪和月而橫斜酒盞中了吧。
詞中的梅花被比作了佳人饥侵,而佳人往往又是詩人借以自喻的形象衣屏。所以這首詠梅說的是梅花狼忱,似乎又在說一個美女,其實最終是說詩人自己佃却。
二饲帅、有趣的集句詞 《思越人· 集句》
欲把長繩系日難灶泵。紛紛從此見花殘。休將世事兼身事赦邻,須看人間比夢間惶洲。
紅燭繼恬吕,艷歌闌。等閑留客卻成歡币呵。勸君更盡一杯酒余赢,贏得浮生半日閑妻柒。
集句詩或者集句詞是文人的一種文字游戲,詩中采用了部分或者全部別人的成句組合成篇绑警。例如鄭少微的這首詞就借用或者化用下面這幾首詩的成句央渣。
1、春晚(宋·蘇舜欽)
【紛紛從此見花殘芽丹,已覺長繩系日難】北启。樓上有愁春不淺,小桃風(fēng)雨憑闌干拔第。
2咕村、游城南十六首 其十六 遣(一作遠(yuǎn))興(唐·韓愈)
斷送一生惟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閑蚊俺⌒柑危【莫憂世事兼身事,須著人間比夢間】泳猬。
3批钠、渭城曲(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泣港,客舍青青楊柳春〖劢常【勸君更盡一杯?酒】踩窖,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4啥供、題鶴林寺僧舍(寺在鎮(zhèn)江)(唐·李涉)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瞬欧。因過竹院逢僧話唉侄,【又得浮生半日閑】。
這首詞并沒有留下題目候生,只是告訴我們采用了集句的方式組合成詞嗽测。從內(nèi)容上可以看出是對于光陰流逝的一種感悟唠粥,莫思眼前身后事晤愧,人生如夢且盡歡只厘,有花須折直須折羔味,有酒就喝且偷閑。
鄭少微借用這幾首唐詩搁凸,或直接引用,或者小有改變嫡良,然后組合成了一首鷓鴣天(思越人是詞牌的另一個名字)皆刺。因為鷓鴣天幾乎就是一首七律,所以用前人的七律或者絕句來集句非常的簡單痴怨。宋人特別喜歡作集句詩和集句詞,沈括《夢溪筆談》說王安石的集句詩爱葵,長篇甚至多至百韻二百句萌丈。
三月劈、 集句詩和集句詞對于今天的人來說并不難
在宋朝惭墓,因為前朝大量詩歌的豐富遺產(chǎn)划咐,所以他們很喜歡做這種集句的詩詞游戲鸟召,王安石照筑、蘇東坡俐载、文天祥挖炬、辛棄疾意敛、黃庭堅、晁補之撩独、楊冠卿等人都有大量的集句詩作。特別是王安石,集句為詞據(jù)說是王安石首創(chuàng)担平,他的集句詩詞創(chuàng)作數(shù)量也最多面褐,
1、 王安石 《送張明甫》 :
"觥船一棹百分空匪傍,十五年前此會同。南去北來人自老,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棵介。"
第一句:[唐] 杜牧《題禪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fù)公。今日鬢絲禪榻畔锐极,茶煙輕揚落花風(fēng)灵再。
第二句:《金柅園》[宋] 晏殊
臨川樓上柅園中翎迁,十五年前此會同肃拜。一曲清歌滿樽酒锦援,人生何處不相逢。
第三句:《漢江》[唐] 杜牧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凈春深好染衣。南去北來人自老颅拦,夕陽長送釣船歸括堤。
第四句:《題都城南莊》[唐] 崔護(hù)
去年今日此門中蹂窖,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灯蝴,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因妇。
2两芳、又如蘇軾的《南鄉(xiāng)子 集句》
悵望送春杯删顶。漸老逢春能幾回。花滿楚城愁遠(yuǎn)別,傷懷酬核。何況清絲急管催捣辆。
吟斷望鄉(xiāng)臺。萬里歸心獨上來。景物登臨閑始見,徘徊戈钢。一寸相思一寸灰。
“悵望送春懷 ”,起筆取杜牧《惜春》
“漸老逢春能幾回”取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何況清絲急管催”,此句取自劉禹錫《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
“吟斷望鄉(xiāng)臺”,取自李商隱《晉昌晚歸馬上贈》
“萬里歸心獨上來 ≈裎眨”此句取自許渾《冬日登越王臺懷歸》
“景物登臨閑始見”劈猪,取自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館因題長句四韻 》
“一寸相思一寸灰”常侦。結(jié)筆取李義山《 無題 》“颯颯東風(fēng)細(xì)雨來“
對于古人來說际乘,讀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投蝉,而讀書少或者藏書少庸娱,作集句詩詞就難了氯夷。如果全靠記憶背誦來做集句可不容易。不知道古人的記憶力如何,估計有很多人肚子里的詩詞典故是現(xiàn)代人的幾十倍吧,畢竟我們的腦子里還有數(shù)理化英、國際形勢峦甩、中外影視......李杜冰单、孔孟早就被也馬云、任正非們代替了。
但是今天的人們也有優(yōu)勢,就是獲取書籍方便多了,特別是有了網(wǎng)絡(luò)以后,這種集句的游戲就更簡單多律。學(xué)習(xí)計算機會編程的同學(xué)估計一天能作出幾百首吧相味?
??結(jié)束語
大詩人杜甫留下了一千多首詩,李白只留下了九百多首贤斜,王之渙就悲催一些了,只留下了不到十首锁荔,但還是比鄭少微幸運一些蟀给,作為一個詞人,只有兩首詞傳世择克。文學(xué)史上有好多了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骡湖,有天災(zāi)浦夷、更多的是人禍。
鄭少微的時代,正逢蔡京大力迫害元祐黨人,宋徽宗于崇寧元年(1102)九月詔中書對元符三年(1100)時大臣所上的章疏進(jìn)行清理登記,對上書人分為正上、正中、正下三等,邪上悲伶、邪中舆声、邪下三等。其中反對或不滿新法、同情元佑舊臣的均被列為邪等,鄭少微被列入元符上書邪下籍。
不久,宋徽宗、蔡京在德殿門外樹立“黨人碑”,昭示全國。被刻上碑的官員,或者關(guān)押或者流放、貶放遠(yuǎn)地,非經(jīng)特許,不得內(nèi)徙。三百多人多少人中有:司馬光、蘇軾、晁補之、黃庭堅、程頤、秦觀、文彥博烛卧、呂公著局雄、司馬光穆桂、范純?nèi)拾阌帧㈨n維堕义、蘇轍等人名士糖耸。
黨人的子孫留在京師,不許參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錄用”,連他們的詩作書籍都成禁書,統(tǒng)統(tǒng)燒掉。如果不是民間的保留,今天我們連蘇軾秦觀的作品都看不到了蒜鸡,何況一個不那么出名的鄭少微呢忘朝?
結(jié)束時悦昵,按照慣例填詞一首棋凳,也集唐人句作一首《鷓鴣天》吧拍棕。
莫畏塵間行路難,別來人事幾凋殘示弓,?年隨歷日三分盡囱皿,醉伴浮生一片閑
橫玉笛,倚危闌,花開花落兩悲歡,壺中天地乾坤外,夢里身名旦暮間准浴。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