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朋友和大家的要求屠缭,今天給大家演示Arch Linux的安裝崭参,本次采用虛擬機vbox模擬實體機去安裝,所以部分安裝步驟有點不同奄喂。
環(huán)境:Ubuntu16 64位 +Vbox
我選擇了第一個 64位的砍聊。第二項是32位的贰军。自己看自己環(huán)境蟹肘。
第一步 測試是否聯(lián)網(wǎng)
ping baidu.com
就行了? ? 不給大家截圖了。如果有網(wǎng)的話就可以進行下一步贰盗,Archlinux沒有網(wǎng)的話是不能裝的阳欲。因為它和其他的linux發(fā)行版不太一樣陋率。它的live鏡像真的只是一個給你在線安裝arch的環(huán)境而已瓦糟。所有的arch的軟件包都需要聯(lián)網(wǎng)下載安裝赴蝇。沒網(wǎng)或者網(wǎng)速超慢的話還是先別安裝了。如果ping的結果是找不到該主機劲蜻,可能是由于dhcp服務沒有開啟考余,使用
systemctlenabledhcpcd.service
分區(qū)?? 這不比較關鍵
? 使用lsblk命令來查看當前的分區(qū)狀況
當時設置磁盤時候設置了10G的楚堤,所以我們這里之分 /? /boot /swap 三個分區(qū)。鳄袍。
分區(qū)工具:使用官方指南中的parted工具和常用的cfdisk工具都可以吏恭。這里使用有交互界面的cfdisk工具樱哼。注意為了后續(xù) Boot Loader 的安裝方便,我們選擇使用傳統(tǒng)的 MBR 分區(qū)表方案搅幅。所以在進入cfdisk之后茄唐,首先選擇 dos 選項,即使用 MBR 分區(qū)表方案呼盆。
使用 New 選項新建分區(qū)蚁廓,手動輸入分區(qū)大小。我的分區(qū)方案為:啟動分區(qū) (boot) 250 MB腿时,交換分區(qū) (swap) 2 GB (稍大于虛擬機的內存容量),根目錄 ("/") 分區(qū) 剩下的所有格了,結果如下圖所示跃赚。(你也可以為 "/home" 目錄建立單獨的分區(qū),方法與建立根目錄分區(qū)類似满败,不再贅述叹括。)
Arch Linux 社區(qū)中文安裝指南中有如下警告:
cfdisk 創(chuàng)建的第一個分區(qū)起始位置是63扇區(qū)而不是通常的2048扇區(qū)汁雷。這將會在 SSD 和使用高級格式化(4k 扇區(qū))的設備上造成性能問題。
將 sda1 設為啟動分區(qū) (bootable) 侠讯,將全部改動寫入分區(qū)表 (write選項厢漩,輸入 yes惫恼,回車)卤恳,然后退出 (quit)cfdisk工具函卒。
使用lsblk命令查詢分區(qū)狀況如下驯遇,分區(qū)成功捎琐!
分區(qū)格式化
首先裹匙,格式化啟動與根目錄分區(qū):
mkfs.ext4 /dev/sda1
mkfs.ext4 /dev/sda3
然后格式化交換分區(qū)
mkswap /dev/sda2
同時開啟交換分區(qū)幻件,為下面的fstab寫入做好準備 (后文詳述)蛔溃。
swapon /dev/sda2
使用 nano 文本編輯器對鏡像源列表進行編輯:
nano /etc/pacman.d/mirrorlist
## China
Server = http://mirrors.zju.edu.cn/archlinux/$repo/os/$arch
Server = http://mirrors.ustc.edu.cn/archlinux/$repo/os/$arch
Server = http://mirrors.163.com/archlinux/$repo/os/$arch
Ctrl+x 進行保存
在本機同步鏡像源數(shù)據(jù)庫,輸入:
pacman -Syy
掛載分區(qū)并安裝系統(tǒng)
到現(xiàn)在為止徽曲,我們的所有操作都是在光盤啟動的 Linux 系統(tǒng)中進行的秃臣。下面要將真正的 Linux 系統(tǒng)文件安裝到虛擬機的硬盤中。前文中進行了分區(qū)與格式化之后的硬盤分區(qū)弧哎,首先要經(jīng)過“掛載” (mount) 操作稚虎,才能夠供我們訪問。
首先掛載根目錄:
mount /dev/sda3 /mnt
在根目錄中創(chuàng)建啟動目錄 (boot)序攘,并掛載它:
mkdir -p /mnt/boot
mount /dev/sda1 /mnt/boot
回到根目錄寻拂,現(xiàn)在終于可以把系統(tǒng)文件安裝到我們剛才創(chuàng)建的硬盤分區(qū)中去了祭钉。Arch Linux 團隊為此準備了專門的腳本工具 pacstrap,執(zhí)行下面的命令以安裝系統(tǒng)文件: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其中 /mnt 是當前根目錄所在的掛載點帕识,base 包中是最基本的 Linux 系統(tǒng)文件遂铡, base-devel 包中包含了一些常用的開發(fā)工具,建議同時安裝兩個包伪货。
生成 fstab 文件
為了讓系統(tǒng)能夠在每次重啟之后自動掛載各個分區(qū)(包括交換分區(qū))碱呼,我們需要把當前的分區(qū)掛載方式寫入到一個叫做 fstab 的文件中去宗侦。執(zhí)行下面的腳本命令,生成 Linux 系統(tǒng)需要的 fstab 文件:
genfstab -U -p /mnt >> /mnt/etc/fstab
記得檢查 fstab 文件的內容姑裂,以確保萬無一失。
more /mnt/etc/fstab
配置系統(tǒng)選項
因為還沒有正確安裝 Boot Loader欣鳖,所以現(xiàn)在我們還不能重新啟動系統(tǒng)茴厉。好在 Arch Linux 團隊提供的 arch-chroot 工具可以讓我們暫時登錄到已經(jīng)安裝好的 Linux 系統(tǒng)中去開始系統(tǒng)配置矾缓。執(zhí)行命令:
arch-chroot /mnt
注意提示符變?yōu)?b>sh-4.3#,我們已經(jīng)成功登陸剛剛安裝的 Arch Linux 系統(tǒng)胰坟。
下面首先對 Linux 系統(tǒng)的 locale (讀作[l???kɑ?l)進行配置泞辐。Linux 的 locale 文件中儲存了與“本地化”相關的諸如時間格式咐吼、貨幣單位、語言編碼之類的信息锯茄,通過 locale 配置肌幽,可以使 Linux 更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使用 nano 編輯/etc/locale.gen文件:
nano /etc/locale.gen
移除一行之前的 "#" 符號(即取消注釋)來選擇你需要的locale喂急。我的選擇是:
en_US.UTF-8 UTF-8
zh-CH.GBK GBK
zh_CN.UTF-8 UTF-8
zh_TW.UTF-8 UTF-8
包含了美語英文 UTF-8 編碼廊移,簡體中文 GBK 與 UTF-8 編碼,以及繁體中文的 UTF-8 編碼懂诗。
使用locale-gen命令來生成 locale 信息:
locale-gen
創(chuàng)建 locale.conf 并選擇要使用的本地化選項 (使用 echo xxx > yyy 的命令苗膝,可以把 echo 命令的輸出內容即 xxx 重定向到 yyy 文件中去,這與使用 nano 編輯器對 yyy 文件進行編輯效果相同离唐,只是更快捷):
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設定時區(qū)
ln -s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然后設置時間標準為UTC
hwclock--systohc --utc
設置一個主機名侯繁,我這里設置主機名為Hxyisme???????????????? //Hxy曾經(jīng)是我喜歡的一個女生名字縮寫
echo Hxyisme >/etc/hostname
設置 root 密碼:
passwd
安裝引導工具grub
pacman -S grub
安裝完后
grub-install --recheck /dev/sda
(這里不需要sda1這樣后加數(shù)字的)寫入到系統(tǒng)中贮竟。如果提示沒有錯誤報告說明grub安裝成功较剃。
配置網(wǎng)絡
然后需要配置一下網(wǎng)絡咕别,基本上使用該命令就可以了。
systemctl enable dhcpcd.service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進入新系統(tǒng)
然后退出新安裝好的系統(tǒng)
exit
卸載已掛載的分區(qū)
umount -R /mnt
重啟虛擬機
reboot
稍等片刻便會進入到新系統(tǒng)中写穴。這樣archlinux就基本安裝完成了惰拱。
############
部分? 參考官方中文文檔?
到這里已經(jīng)安裝結束了,本文不演示 安裝桌面環(huán)境啊送,因為不同人喜歡不用的桌面偿短,自己選擇吧
############
下面引用下面一段話,請務必看完:
作者:譚翔
來源:知乎
反對說Arch Linux安裝經(jīng)過人為復雜化馋没。所有發(fā)行版安裝過程都大同小異昔逗。而一個安裝指引過程要靈活的擁有各種姿勢,又要簡單易用方便篷朵,還要輕量級不出復雜的問題。這三點不可能同時做到声旺。Arch Linux選擇的是靈活輕量的路線笔链。方便易用上也做了一些不過就不多。比起gentoo 的二進制文件定制安裝archlinux靈活性還是差不少腮猖。不過基本上安裝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差不多鉴扫。pc上沒有0基礎就能安裝的系統(tǒng),Windows也一樣需要一定基礎才能安裝上去缚够。Arch需要的基礎至少比gentoo slackware lfs還是低不少幔妨。如果你想靈活定制安裝Ubuntu Fedora Debian等發(fā)行版。還是有類似Arch Linux安裝的chroot方法不過只會比Arch更復雜谍椅。因為Arch不假定你的目標系統(tǒng)是個什么組合 配置误堡。(gentoo更是連你的軟件編譯配置也不假定)。所以我只能說Arch Linux安裝大概分4步雏吭,分區(qū)配置空間锁施,掛載空間預裝基礎系統(tǒng),chroot然后配置安裝內核,安裝bootloader悉抵。重啟進系統(tǒng)折騰肩狂。具體情況要看你自己想怎么整了。如果你不知道你想怎么整姥饰,那或許你的基礎還不夠安裝Arch Linux傻谁,至少你還沒有直接的需要到這種靈活性。虛擬機嘗試應該不錯列粪,至少可以給以后的安裝打基礎审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