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說什么》D02:10:00-10;30p62-p90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 ? ? ?這一節(jié)里是說吐咳,怎么降伏自己的內(nèi)心逻悠,讓自己內(nèi)心安定。 佛教里面的眾生不僅僅是人類韭脊,而是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童谒。從生命科學里面的角度,眾生因為其生命來源形式分為:卵生沪羔,胎生饥伊,化生,濕生蔫饰,從意識形態(tài)里琅豆,又分為有的眾生有思想感覺,有的眾生沒有思想感覺死嗦,有的眾生達到非有想非無想的境界趋距,遠離物質(zhì)形態(tài)的東西。佛告訴須菩提越除,所有的人节腐,他都會 發(fā)愿,使他們進入沒有煩惱沒有痛苦絕對快樂清凈的境界摘盆,這樣的境界就是無余涅槃翼雀。但是佛只是告訴眾生的方法,真正解脫煩惱和痛苦不是靠他力孩擂,而是靠自己狼渊,靠自己的修行,從肉體到精神。一個學佛的人的發(fā)心狈邑,要做到真正的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城须,這才是行菩薩道,心無所住米苹,只有做到這樣糕伐,你的心才不會有妄想,煩惱蘸嘶,才是真正的安定良瞧。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放下,好事要丟掉训唱,壞事也要丟掉褥蚯,你的內(nèi)心就一定是安定的。
? ? ? ?讀后感想:到了這個年紀况增,開始審視自己的人生赞庶,煩惱痛苦歷歷在目,快樂喜悅也伴隨左右巡通,比如為家庭盡心盡力的付出尘执,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報時,就會覺得痛苦宴凉,用金剛經(jīng)里面的方法,做了就做了表悬,做完就忘記弥锄,不要求回報,不要我相蟆沫,當你做完一件事時籽暇,你的內(nèi)心是安定的,你的思路是清楚的饭庞,你需要做的是下一件事戒悠,而不是計較得失和回報,心無所住舟山,人自然的清凈绸狐。金剛經(jīng)里面是大智慧,而我只是井底之蛙累盗,用佛的大智慧寒矿,來修行有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