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曾子,不得不先了解一下孔子渊胸、曾子和孟子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台妆,孟子屬孔子第四代弟子翎猛,是曾子的再傳弟子。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接剩,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和重要地位切厘。孔子是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懊缺。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疫稿、教育家、政治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遗座,是繼承和發(fā)展由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的新儒家代表舀凛,是儒家第二大宗師,后世尊號亞圣途蒋。
曾子師從孔子腾降,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碎绎。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師從參公抗果,又傳授給孟子筋帖。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冤馏,下啟思孟學派日麸,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
曾子(本名:曾參逮光,公元前505年10月12日-公元前435年)代箭,字子輿,春秋時魯國南武城(或山東嘉祥縣[1]涕刚;或平邑縣鄭城鎮(zhèn)[2])人嗡综,與其父曾點同師孔子,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杜漠、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极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被后世尊奉為“宗圣”驾茴。 其主張修齊治平盼樟、內(nèi)省慎獨、以孝為本的儒家思想锈至,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晨缴。他曾教授過孟子的師父子思,是上承孔子峡捡,下啟孟學之人击碗。他參與編制了《論語》,并著寫了《大學》《孝經(jīng)》等作品们拙。公元前435年病逝延都,享年71歲。
曾子與孔子的故事
孔子托孤
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曾參二十七歲睛竣。是年晰房,孔子卒,終年七十三歲。曾參若父喪而無服殊者,守孔子墓与境。孔子臨終將其孫(孔鯉之遺孤)子思托付于曾參猖吴。
公元前476年(魯哀公十九年)曾參三十歲摔刁。三年守墓過后,孔門弟子子夏海蔽、子游共屈、子張認為有若面貌很像孔子,要把有若當孔子來事奉党窜,強叫曾參同意拗引。曾參拒絕說:“這樣做不可。老師的德行像長江的水洗過幌衣,像秋天的陽光曬過矾削,清凈潔白,無以復加豁护,怎么只求面貌像似呢哼凯?”(見《孟子·滕文公上》)
公元前475年(魯哀公二十年)曾參三十一歲。父病故時楚里,曾參“淚如涌泉断部,水漿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讀喪禮則泣下沾襟”(見《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