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一些公眾號上较屿,看到一些標題文上說“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文章的內容卓练,大概就是道德綁架一下隘蝎,讓那些父母不疼的孩子體諒自己的父母。
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襟企,所以他們會做錯事末贾,會做得不夠好。但是整吆,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父母第一次做父母辉川,可以做錯事表蝙,那憑什么孩子就不可以生氣,不可以委屈乓旗。孩子們也只是生氣府蛇、委屈,既沒有打回去屿愚,也沒有罵回去汇跨,怎么孩子不懂體諒,倒成了孩子的罪妆距,孩子也是第一次做人吶~
人人平等嘛,愛迪生發(fā)明電燈泡,他父母怎么就發(fā)明不出來仙粱,父母也不是全對的膏斤,父母也不是圣旨,父母可以做錯事情,孩子可以生氣忌穿,這邏輯太好了對吧抒寂。
況且,在孩子眼中掠剑,父母做的錯事通常只有一種屈芜,那叫“不夠關心,疏忽照顧”朴译。
孩子能體諒就體諒井佑,體諒不了就算了,沒有必要進行道德綁架动分,況且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喪心病狂的父母毅糟,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是“天下無不是父母”這種限制就沒有必要了澜公,具體也要看是什么樣的父母姆另。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我媽就很喜歡逼我喝雞湯坟乾,據(jù)她說喝雞湯對身體好迹辐,但是我就嫌雞湯全是油,太惡心了甚侣,怎么下得去嘴明吩?我就堅決不喝,但是我媽非要我喝殷费,然后我倆就杠上了印荔。
我媽勸兩下勸不動,直接上家法详羡,藤條拿出來了仍律,但是我好有骨氣,我寧死不屈啊实柠,任藤條打得皮開肉綻我也下不去這一碗油水泉,最后以我媽“堅持不懈”的藤條燜豬肉致使我認慫而告終。
下一次喝雞湯窒盐,這場戲目又重頭再演一遍草则,直到多年以后,我終于不覺得雞湯油了蟹漓,還覺得挺好喝的炕横。
但是我媽自始至終都沒有問過我,為啥那么堅決地不肯喝雞湯葡粒,仿佛我就是沒有理由地不想喝一樣看锉。我想她當年如果這么問了姿锭,我應該就不會被藤條燜得那么慘了。
我媽沒有問伯铣,沒有好好地了解我呻此,她第一次做媽,她不懂腔寡,她沒有錯焚鲜。
我無辜挨打,我很生氣放前,而且我比較記仇忿磅,至今想起還很氣。但是我想凭语,為啥當年她不問葱她,我自己也沒說?不好意思是我笨了似扔,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吨些,我生氣,很生氣炒辉,所以我也沒有錯哈哈哈哈豪墅。
最后再來講講“道德綁架”,其實絕大部分人黔寇,都是比較樂于吃瓜的群眾偶器,只要不挑戰(zhàn)道德底線的事情,我們都不會太較真缝裤。
但也總有那么極少數(shù)的人屏轰,一個不小心,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發(fā)表意見憋飞,“道德綁架”就是發(fā)表意見的那個時候霎苗,他們的道德標準實在太高了,高到離譜搀崭,離譜到泯滅人性。
譬如猾编,遇到不公平的對待瘤睹,連憤怒的權力都要剝奪,這種過高的道德水平答倡,反正我們這種“庸俗”的人是“望塵莫及”的轰传。
結束呼吁大家,珍愛生命瘪撇,放過自己获茬,想哭就哭港庄,想笑就笑,能吃就吃恕曲,反正也沒多少年活頭了鹏氧,相信大家都是有道德的人,原諒道德綁架的人吧佩谣,原諒不了就把还,算了!嘿嘿茸俭!
文/茹文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