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铁瞒,我們知道了在學習區(qū)里加入之前15%事先不會妙色,讓其判斷錯誤的東西進行練習,能有效提升學習效果慧耍,搞清楚了在哪里學身辨、學什么的問題。至于怎么學卻沒有提及蜂绎,本文就圍繞怎么學展開討論栅表。
對于教師如何教育學生笋鄙,常常強調要因材施教师枣。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也要對每位學生的特點了如指掌萧落,非功力深厚者不可當践美。然而洗贰,從學習者的角度考慮,體現為一種被動學習狀態(tài)陨倡,更多適用于在校教育敛滋,從小學到大學研究生階段大概20年時間。20年的學習之路看似很長兴革,放到人一生當中卻很短绎晃。大學畢業(yè)后進入社會,想要再像在學校一樣有老師無私的傳授知識已不再現實杂曲,更靠譜的學習方式則是自學庶艾。也就是說,學習方式從在校的被動學習擎勘,轉為以自學為主的主動學習咱揍。
此時,我們不禁要自問棚饵,我了解我嗎煤裙?或者說,是否知道自己最擅長的學習方式噪漾?如果不知道硼砰,就難以在快速變化的環(huán)境中學習新知,以及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欣硼。毫無疑問夺刑,清楚了解自己最擅長的學習方式,選擇有效的學習手段分别,就成為每一個人的剛需遍愿。
VARK是一個學習風格分類模型,它把學習風格分為視覺耘斩、聽覺沼填、讀寫和動手實踐四種類型。視覺型擅長用看圖片的方式學習括授;聽覺型擅長聽他人講解坞笙;讀寫型擅長用讀書和記筆記的方式學習;動手實踐型擅長通過做實驗和演示的方式學習荚虚。當然薛夜,在真實的學習過程中,一個人不可能只單純依靠某一種類型學習版述,更多的是多種類型的同時混合使用梯澜,只是依賴的側重能力不同而已,并且發(fā)生的過程往往是無意識的渴析。日常學習中晚伙,我們并未意識到具體采用了什么學習類型吮龄,通過VARK測試,某種程度上可將不自知的學習類型顯性化咆疗,讓自己更了解自己漓帚。至于測試的結果是否準確,你可以與自己常用的學習方式進行比對午磁。
VARK是一個戰(zhàn)術學習工具尝抖,它只是讓我們初步了解了自己的學習方式偏好,但并不能直接幫助提高學習效果迅皇。這一點不必懷疑牵署,早已被相關研究證實。事實上喧半,好的學習效果是被多種學習行為綜合作用的結果奴迅,包括:堅持、意志力挺据、方法取具、天賦、環(huán)境扁耐、被人指導等暇检,是個復雜的過程。
雖然婉称,學習效果不好的人各有各的學習方法块仆,但學習效果好的人則更可能有相似的學習方法,這恰恰是值得研究的地方王暗』诰荩《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的作者萬維鋼俗壹,在書中列出了四個被驗證行之有效的通行做法科汗,也是心理學家們幾十年研究的結果,分享給大家:
[if !supportLists]第一绷雏,[endif]學習時間上一定要有“時間間隔”头滔,不能突擊學習。
這點可能與平常想的不一樣涎显。同一時間坤检,面對多個不同內容的學習任務,原先以為突擊學習某一個單項內容會更易記住和掌握知識點期吓,但事實正好相反早歇。
間隔學習法是基于人腦的“記憶曲線”設計,真正最有利于記憶的方法,是每隔一段時間想想前面已經學過的內容缺前,然后再學新的知識蛀醉。正如《論語·為政》所講:“溫故而知新”悬襟。
[if !supportLists]第二衅码,[endif]針對同一個學習內容,變換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和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脊岳,效果最佳逝段。
比如在網上自學某個知識點,就可以先在家看視頻講解割捅,然后到圖書館奶躯、書
房、教室等安靜的地方看書和記筆記予以鞏固亿驾,反復采用不同的方法來學習同一內容嘹黔,就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另一點需注意莫瞬,對某些特定內容要采用特定的方法學習儡蔓,不是一招鮮吃遍天。萬維鋼認為疼邀,只有讓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相匹配喂江,才是科學的做法,而非跟學生的喜好相匹配旁振。
[if !supportLists]第三获询,[endif]學習之后一定要有“學習反饋”。
什么意思拐袜?如果學習一段時間后缺乏學習反饋吉嚣,我們就不知道自己學習的成
效如何、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識要點也不清楚蹬铺。因此瓦戚,必須加入考試、復盤丛塌、講座等輸出方式作為“學習反饋”環(huán)節(jié)较解。沒有“學習反饋”,就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學會赴邻。
[if !supportLists]第四印衔,[endif]有意識把新學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聯接。
《最優(yōu)學習的85%規(guī)則》研究結論表明姥敛,在學習區(qū)中加入15.87%的未知信
息奸焙,最有利于提升學習成效。上篇《有效提升學習效果的最優(yōu)解——在哪里學?學什么与帆?》中已經提到了赌,當我們在學習一個新知識或訓練一項新技能時,學習內容中應該包含大約85%已熟悉的舊信息(包括:知識與技能)和大約15%陌生的新信息(包括:知識與技能)玄糟。“學習區(qū)”中熟悉的已有知識與陌生知識配比達到85%:15%時勿她,新知識才容易與已有知識晶體產生融合。85%未知信息+15%已知信息阵翎,才算真正把新知識學到手逢并。
回顧這兩篇內容,從“學習區(qū)”知道了在哪里學郭卫、從“15.87%最佳意外率”知道了學什么砍聊、從VARK學習風格分類模型知道了視覺、聽覺贰军、讀寫和動手實踐四種類型玻蝌、從“間隔學習法”“在不同場景用不同方法學同一內容”“尋求學習反饋”“新舊知識建立聯接”知道了行之有效的通用學習方法。希望上述內容能幫助每一位愛好學習的朋友词疼,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學習系統(tǒng)俯树。
最后,以世界著名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寒跳,《娛樂至死》的作者尼爾·波茲曼的話作為結束語:“一個人學到的最重要東西就是學習方法”聘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