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概念
- 貨幣數(shù)量論:一種認為可得到的貨幣量決定物價水平加匈,可得到的貨幣量增長率決定通貨膨脹率的理論。
- 名義變量:按貨幣單位衡量的變量
- 真實變量:按實物單位衡量的變量
- 古典二分法:名義變量和真實變量的理論區(qū)分
- 貨幣中性:認為貨幣供給變動并不影響真實變量的觀點
- 貨幣流通速度:貨幣易手的速度
- 數(shù)量方程式:M * V = P * Y倔幼,M(貨幣量)凉翻,V(貨幣流通速度)率翅,P(物價水平)琅攘,Y(產(chǎn)量)
- 通貨膨脹稅:政府通過創(chuàng)造貨幣而籌集的收入
- 費雪效應:名義利率對通貨膨脹率所進行的一對一的調整饮潦,兩者正相關
- 皮鞋成本:當通貨膨脹鼓勵人們減少貨幣持有量時所浪費的資源
- 菜單成本:改變價格的成本
內容提要
- 經(jīng)濟中的物價總水平的調整使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平衡琐脏。當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時南捂,就會引起物價水平上升吴裤。貨幣供給量的持續(xù)增長引起了持續(xù)的通貨膨脹
- 貨幣中性原理斷言,貨幣量變動只影響名義變量而不影響真實變量溺健。大多數(shù)經(jīng)濟學家認為麦牺,貨幣中性近似地描述了長期中的經(jīng)濟行為
- 當政府可以簡單地通過印發(fā)貨幣來為自己的一些支出付款,當國家主要依靠這種通貨膨脹稅時鞭缭,結果就是超速通貨膨脹
- 貨幣中性原理的一個應用是費雪效應剖膳。根據(jù)費雪效應,當通貨膨脹率上升時岭辣,名義利率等量上升吱晒,因此,真實利率仍然不變沦童。
- 許多人認為仑濒,通貨膨脹使他們變窮了叹话,因為通貨膨脹提高了他們所買東西的成本。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墩瞳,因此通貨膨脹也提高了名義收入驼壶。
- 經(jīng)濟學家確定了通貨膨脹的六種成本:與減少貨幣持有量相關的皮鞋成本,與頻繁地調整價格相關的菜單成本喉酌,相對于價格變動的加劇热凹,由于稅法非指數(shù)化引起的意想不到的稅收負擔變動,由于計價單位變動引起的混亂和不方便泪电,以及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任意的財富再分配般妙。在超速通貨膨脹時期,這些成本都是巨大的相速,但溫和通貨膨脹時期這些成本的大小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