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風凋碧樹——詠秋風古詩詞賞析(下)
王傳學
秋風蕭瑟辕漂,自然易引起詩人的悲秋情懷呢灶。
北宋詞人晏殊《蝶戀花》中的西風,展現出一片蕭瑟之景:
? ? ? ? 檻菊愁煙蘭泣露钉嘹,羅幕輕寒鸯乃,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跋涣,斜光到曉穿朱戶缨睡。
? ? ? ?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陈辱,望盡天涯路奖年。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沛贪。
此為晏殊寫閨思的名篇陋守。詞的上片運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選取眼前的景物利赋,注入主人公的感情水评,點出離恨;下片承離恨而來媚送,通過高樓獨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態(tài)生動地表現出來中燥。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把此詞“昨夜西風”三句和柳永、辛棄疾的詞句一起比作治學的三種境界季希,足見此詞之負盛名褪那。全詞深婉中見含蓄,廣遠中有蘊涵式塌。
起句寫秋曉庭圃中的景物博敬。菊花籠罩著一層輕煙薄霧,看上去似乎脈脈含愁峰尝;蘭花上沾有露珠偏窝,看起來又像默默飲泣。蘭和菊本就含有某種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潔),這里用“愁煙”祭往、“泣露”將它們人格化伦意,將主觀感情移于客觀景物,透露出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硼补。
次句寫新秋清晨驮肉,羅幕之間蕩漾著一縷輕寒,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了已骇。
這兩種現象之間本不一定有聯(lián)系离钝,但在充滿哀愁、對節(jié)候特別敏感的主人公眼中褪储,那燕子似乎是因為不耐羅幕輕寒而飛去卵渴。這里,與其說是寫燕子的感覺鲤竹,不如說是寫簾幕中人的感受瓜喇,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輕寒悦屏,而且心理上也蕩漾著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黔州。燕的雙飛苫纤,更反托出人的孤獨。這兩句純寫客觀物象吱肌,表情非常委婉含蓄蛹屿。接下來兩句“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岩榆〈砀海”從今晨回溯昨夜,明點“離恨”勇边,情感也從隱微轉為強烈犹撒。明月本是無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離恨之苦粒褒,而只顧光照朱戶识颊,原很自然;既如此奕坟,似乎不應怨恨它祥款,但卻偏要怨。這種仿佛是無理的埋怨月杉,卻有力地表現了女主人公在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悵觸刃跛。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苛萎,望盡天涯路桨昙〖旌牛”過片承上句“到曉”,折回寫今晨登高望遠蛙酪∑肟粒“獨上”應上句“離恨”,反照“雙飛”桂塞,而“望盡天涯”正從一夜無眠生出凹蜂,脈理細密「笪#“西風凋碧樹”炊甲,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臥聽西風落葉的回憶欲芹。碧樹因一夜西風而盡凋,足見西風之勁厲肅殺吟吝,“凋”字正傳出這一自然界的顯著變化給予主人公的強烈感受菱父。景既蕭索,人又孤獨剑逃,幾乎言盡的情況下浙宜,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蛹磺∷谒玻”這里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裙品,但這所向空闊俗或、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使其從狹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向對廣遠境界的騁望区匠,這是從“望盡”一詞中可以體味出來的驰弄。這三句盡管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戚篙,但感情是悲壯的溺职,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語言也洗凈鉛華智亮,純用白描阔蛉。這三句是此詞中流傳千古的佳句。
高樓騁望聋呢,不見所思削锰,因而想到音書寄遠:“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毕莱!”彩箋器贩,這里指題詩的詩箋;尺素朋截,指書信蛹稍。兩句一縱一收,將主人公音書寄遠的強烈愿望與音書無寄的可悲現實對照起來寫部服,更加突出了“滿目山河空念遠”的悲慨唆姐,詞也就在這渺茫無著落的悵惘中結束±耍“山長水闊”和“望盡天涯”相應奉芦,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處”的慨嘆則更增搖曳不盡的情致仗阅。
婉約派詞人許多傷離懷遠之作中,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詞减噪。它不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點车吹,而且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廓高遠的特色筹裕。它不離婉約詞窄驹,卻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約詞朝卒。
北宋詞人秦觀《鵲橋仙》中將秋風寫成“金風”,營造了優(yōu)美的相會環(huán)境:
纖云弄巧乐埠,飛星傳恨抗斤,銀漢迢迢暗度龙宏。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
間無數灭衷。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算凿,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原是為詠牛郎靴庆、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chuàng)作的樂曲稚叹。本詞的內容也正是詠此神話亩码。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凡桥,古已有之蟀伸,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缅刽,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啊掏。宋代的歐陽修、柳永衰猛、蘇軾迟蜜、張先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詞造句各異啡省,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tǒng)主題娜睛,格調哀婉、凄楚卦睹。相形之下畦戒,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结序。
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障斋,“纖云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徐鹤,用墨經濟垃环,筆觸輕盈》稻矗“銀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推進情節(jié)遂庄。“金風玉露”二句由敘述轉為議論劲赠,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涛目,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凛澎,而一旦得以聚會泌绣,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预厌,互吐心音阿迈,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轧叽?
下片則是寫依依惜別之情苗沧】兀“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待逞,形容牛郎織女纏綿此情甥角,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队#“佳期如夢”嗤无,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后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怜庸〉狈福“忍顧鵲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割疾。不說“忍踏”而說“忍顧”嚎卫,意思更為深曲:看猶未忍,遑論其他宏榕?“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拓诸,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一驚世駭俗麻昼、振聾發(fā)聵之筆奠支,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
顯然抚芦,詞人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倍谜,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燕垃,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枢劝,迸發(fā)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井联,從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卜壕。
這首詞將抒情、寫景烙常、議論融為一體轴捎。意境新穎,設想奇巧蚕脏,獨辟蹊徑侦副。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驼鞭。
元代散曲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西風秦驯,烘托了古道的荒涼:
枯滕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挣棕,古道西風瘦馬译隘。夕陽西下亲桥,斷腸人在天涯。
《天凈沙·秋思》是馬致遠散曲的代表作之一.這首小令僅五句二十八字固耘,語言極為凝煉卻容量巨大题篷,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悲緒四溢的“游子思歸圖”,淋漓盡致地傳達出漂泊羈旅的游子心厅目。它字字寫秋光秋色番枚,又字字寫人意人情,以“秋”染“思”损敷,又以“思”映“秋”葫笼,緊緊扣住“思”字,含蓄深摯地表達了“天涯淪落人”'的凄寂嗤锉、苦悶和無法解脫的“斷腸”之情渔欢。
首句“枯藤老樹昏鴉”,很形象地寫出了晚秋和晚秋黃昏的景與境瘟忱。深秋時節(jié)奥额,萬物肅殺,青藤枯老访诱,黃葉落盡垫挨,被枯藤纏繞著的老樹上,棲落的一只烏鴉瑟縮著触菜,在傍晚的靜寂中九榔,不時發(fā)出幾聲嘶啞的叫喊。這里的“老”字涡相,既是言樹木年輪之“老”哲泊,枝干之“老”,形態(tài)之“老”催蝗,又是形容秋天片葉不存的樹木飽經風霜切威,幾歷滄桑的蕭疏、凄涼的狀態(tài)丙号,從而透視出結句“斷腸人”當時的心境和經歷先朦。“昏鴉”的“昏”字也有兩層含義犬缨,一是指黃昏時分喳魏;二是形容烏鴉覓食一天,黃昏時已無力怀薛、沒精打采刺彩,幸好找到一處棲息之地,那昏昏欲睡的樣子在游子的眼中是可憐又甜蜜的。因為它們畢竟還有個“巢”按淳蟆三热!
次句,在昏重得幾乎叫人難以喘息的時候三幻,忽現“小橋流水人家”就漾。只見一架小橋,橋下一彎秀水念搬,潺潺流淌抑堡,水邊橋頭,幾間小屋錯落有致朗徊,小屋上縷縷炊煙裊裊飄起首妖,顯得那么安恬、溫馨爷恳。這一切使游子的眼睛一亮有缆,但馬上又黯淡了。他的孤寂與這溫恬顯得是那么格格不入温亲,他企盼的棚壁、看到的,恰恰是他不可能得到的栈虚!這里的“小”袖外,并不是實寫橋的大小,而是就視覺形象而言的“小”魂务÷椋“流水”只寫水動而未聞水聲,也是因水遠之故粘姜。從構圖上講鬓照,“流水”又恰與“小橋”動靜相對,動靜相生孤紧,無聲之動更顯其靜豺裆。“人家”一語坛芽,用得極妙留储,由于距離極遠翼抠,又在黃昏中咙轩,房屋、人物分辨不清阴颖,只是炊煙裊繞才告訴天涯游客活喊,那是有人居住的屋舍。這一句全為遠視所見量愧,不僅寫景上有了新的擴展钾菊,而且在心理上很細微地傳達了羈旅天涯者對安居家鄉(xiāng)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帅矗。接著現出“古道西風瘦馬”的畫面。在一條黃塵漫漫煞烫、秋風颯颯的古驛道上浑此,一匹瘦骨嶙峋、精疲力竭的馬遲緩地走著滞详。一個“古道”凛俱。讓人馬上想到路途的曲折而漫長,古往今來這古老的道路上不知走過多少匹這樣的“瘦馬”料饥,撥響了讀者心中那通往遙遠過去蒲犬,與古人共鳴的琴弦,“瘦馬”一詞在全曲中的地位比較重要岸啡。秋高草長的時日剛剛過去原叮,按理馬是不該“瘦”的,但作者這里是以馬自比巡蘸,寫馬旨在托人奋隶,馬瘦人更瘦。馬都很難再忍受背井離鄉(xiāng)的飄泊之苦悦荒,騎在它背上有思想达布、重感情的人就更無法堅持了。
前面都是寫地上的景物逾冬,接下來作者把筆鋒一揚黍聂,畫出“夕陽西下”的天空,為地上的景物繪就了一輪血紅的西墜夕陽作景幕身腻。落日殘照产还,本易引人惆帳、感傷嘀趟,卻又偏偏“西下”脐区,就更增添了一層愴神寒骨的迷離之意∷矗“夕陽西下”又與“昏鴉”“西風”一起點明時光緊迫牛隅,已到暮晚,季節(jié)上到了游子歸家的季節(jié)酌泰,可這個時節(jié)媒佣、這種時辰卻仍有“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地陵刹,此情此景默伍,怎不叫無家可歸之人痛斷愁腸?一個“斷腸”。把“天涯淪落人”的無法言傳只可意會的感受與苦楚傳達得淋漓盡致也糊。
馬致遠就是以這樣一支極為簡短的小曲炼蹦,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游子凄楚狸剃、悲愴的內心世界掐隐,給人以震撼心靈的藝術感受。
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中也寫到秋風:
人生若只如初見钞馁,何事秋風悲畫扇瑟枫。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指攒,淚雨零鈴終不怨慷妙。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開頭兩句的意思是:戀人之間如果能像剛戀愛的時候那樣允悦,總是海誓山盟膝擂、卿卿我我的,就不會出現時間長了隙弛,感情淡了架馋,甚至變心負心(秋扇見捐)的情況了。此處用了漢代班婕妤被棄典故全闷。班婕妤為漢成帝妃叉寂,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总珠,后有詩《怨歌行》屏鳍,以秋扇為喻抒發(fā)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局服,后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钓瞭。這里是說開始時相親相愛,后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淫奔。
“等閑”二句的意思是:相戀了很久的愛人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就這么變了山涡,幾許無奈、幾許悲哀)唆迁;反而說情人間相處得久了鸭丛,感覺無聊了,就不由得容易變心了唐责×鄹龋
“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huán)曾于七月七日夜妒蔚,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穿挨,愿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鳥肴盏,在地愿作連理枝” 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科盛。后安史亂起,明皇入蜀菜皂,于馬嵬坡賜死楊玉環(huán)贞绵。楊死前云:“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恍飘≌ケ溃”又,明皇此后于途中聞雨聲章母、鈴聲而悲傷母蛛,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李楊二人當初發(fā)愿立誓乳怎,后來雖然一方為一方而死彩郊,也不生怨。比喻感情忠貞蚪缀,至死不渝秫逝。
“何如”二句:引用七夕長生殿的典故,譴責薄幸郎雖然當日也曾訂下海誓山盟询枚,如今卻背情棄義违帆!
詞題中的“柬友”應該是寫給一位朋友,可能是為安慰一位失戀的男性朋友而作金蜀,是從女性的角度寫一首詞來安慰朋友的刷后。最后兩句明寫女子遭遺棄后的抱怨,暗寫當初兩人山盟海誓渊抄,而女子迫于某種壓力惠险,不得不另嫁他人,而男方無法接受抒线。所以作者勸他班巩,寬慰朋友接受現實,并引用典故嘶炭,說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抱慌,要想開些。
秋風蕭瑟眨猎,西風殘照抑进,金風玉露……古詩詞中的秋風意象,承載著諸多歷史文化的信息睡陪,蘊含著豐厚的審美意蘊寺渗。我們徜徉其中匿情,含英咀華,將會借秋風蕩滌污濁信殊,凈化漸趨浮躁的心靈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