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兩天在樊登APP聽書河劝,其中有一本,讓我記憶猶新矛紫。書名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赎瞎。
這本書所講的高效能的7個習慣,積極主動颊咬、以終為始务甥、要事第一牡辽、雙贏思維、知彼解已敞临、綜合綜效态辛、不斷更新,倒不是我現(xiàn)在要聊的主要內(nèi)容挺尿,這會想和大家聊聊的是奏黑,關(guān)于溝通。
原來在這本書编矾,里面也有講到溝通層面熟史,也就是知彼解已,學會傾聽窄俏。
可能很多時候蹂匹,當有朋友和我們講什么事情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直接去給他解決方案裆操,也就是直接給他“開藥方”怒详。比如:
“我媽媽不同意我去其他城市發(fā)展……”
“噢~你是成年人了,堅持自己踪区!”
“我對象送了兩百塊人民幣的七夕禮物……”
“趕緊分昆烁,不分留著過年嗎!”
“我這個周末要加班……”
“辭了辭了缎岗!對自己這么苛刻干嘛静尼?”
是不是看著這些對話很熟悉呢?每次朋友和我們聊到一件事传泊,我們迫不及待的提出一個解決方案給他鼠渺,這時候聊天進入僵局,于是這個話題不了了之眷细,并且這位朋友拦盹,以后都不怎么和你聊心理話了?
原因在于:雖然這種溝通溪椎,看似我們在與對方認真談話普舆,但這并不屬于有效溝通。有效溝通始于準確的聆聽校读。
-02-
對于這類溝通沼侣,在書中有一個名詞,叫【自傳式回應】
它的主要癥狀有這么四種:
價值判斷——表示肯定或否定
追根究底——依據(jù)自己的立場歉秫,探究別人的隱私
好為人師——以個人生活經(jīng)驗指導他人
自以為是——根據(jù)自己的行為動機判斷別人的
也就是說蛾洛,當朋友和你講某件事的時候,你急于表達自己的立場雁芙,他會讓對方有非常大的壓力轧膘,并且容易使對方抓狂钞螟。
什么樣的溝通是比較讓人舒適的?還有一個詞扶供,叫【移情式聆聽】
我們應該知道筛圆,即便聽取他人的可行意見是一種理智的做法,但是好建議并不是每次都那么容易讓人接受……比如給予建議者的態(tài)度椿浓、建議本身的實施難度太援、接收方的心情等都會對此造成影響。
只要我們將自己代入接收方的角色想一想扳碍,就會發(fā)現(xiàn)此言不虛提岔。
-03-
舉個栗子:
兒子說:上學真是無聊透了。
爸爸說:你對上學有很深的挫折感(說出對方此刻的感受)
兒子:沒錯笋敞,學的東西一點都不實用碱蒙。
父親:你覺得讀書對你沒什么用。(不評判)
兒子:對夯巷,學校的東西對我不一定有用赛惩,你看J,他現(xiàn)在的修車技術(shù)一流趁餐,這才有用喷兼。
爸爸:你覺得他的選擇是對的(不評判)
兒子:嗯,從某個角度看是對的后雷,現(xiàn)在他收入不錯季惯。可能幾年以后他可能會后悔臀突。
爸爸:你覺得他將來會后悔這個決定勉抓。
兒子:是的,現(xiàn)在社會如此看重教育候学,學歷不高很吃虧藕筋。
爸爸:教育很重要。
兒子:對梳码,高中沒畢業(yè)肯定找不到好工作隐圾。有一件事我真擔心,你不會告訴我媽媽吧边翁。
爸爸:你不想讓你媽媽知道翎承。
兒子:也不是硕盹,她遲早會知道符匾,今天學校測驗閱讀水平,我只有小學程度瘩例,可是我已經(jīng)高二了啊胶。
這位爸爸和兒子的對話甸各,就是【移情式聆聽】。爸爸不對兒子的任何一句話提出評判焰坪,而是一遍又一遍的說出對方的感受趣倾,不急于引導,不說教某饰。反而孩子越來越敞開儒恋,并且自己會講出來他心里真正知道的想法。
那么我們再回憶一下黔漂,平常我們和孩子诫尽,我們和父母,我們和其他人的溝通炬守,你是否太急了牧嫉?
記住,溝通過程當中减途,永遠說出對方的感受酣藻,而不要判斷。
好的鳍置,今天咱們先聊到這里辽剧,下次再見,好嗎墓捻?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