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晚上十點多接到綠豆的邀請~說因人數(shù)限制要新開一個寫作打卡群,問我要不要加入的時候整個人嗨到飛起涵但。因為終于可以給自己一個安心寫作的機會了提完。耶!
這一篇算是加入寫作打卡群的一個前傳吧昭抒,也算是送給自己的一個禮物吧。也算是蠻巧的炼杖,剛看完《小王子》的有感而發(fā)吧灭返。
從小我就喜歡問爸爸為什么。還記得那時候在奶奶家有一套少兒版的《十萬個為什么》坤邪,他們說是姐姐的熙含,我就明白了這是不能亂動的意思。當是源于我強烈的好奇心我會自己偷著看艇纺。還記得那套書有黃粉藍三本怎静,每本都厚厚的。但是那時候小小的我抱著它們也不覺得重黔衡。只想把它們趕緊看完蚓聘。
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讓我們訂《人教版中學生必備讀物》那一套書盟劫。說是自愿的夜牡,但班里大多數(shù)同學還是訂了,因為老師會布置看這些書寫讀書筆記的作業(yè)捞高。我感覺我看的應該很認真氯材,因為每本書都記滿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并把這個習慣保留到了現(xiàn)在硝岗。這個習慣并不是看書做批注氢哮,而是記筆記。
高中的時候型檀,我選擇了理科冗尤。但是我的數(shù)理化生都不好。雖然我的書上記的滿滿的都是筆記,但是這對于不能死記硬背的數(shù)理化生來說根本是徒勞的裂七。所以老師會告訴家長說皆看,你家孩子挺努力的,很認真背零,只是成績上不去腰吟,可能還沒開竅,等腦子開竅了就好了徙瓶。只是這理科的腦子估計是生銹程度太嚴重毛雇,一時半會兒也沒開了,直到現(xiàn)在侦镇。
大學的時候灵疮,我的專業(yè)是心理學。雖然是文理兼收壳繁,但是主要的學科性質(zhì)和考試還是靠死記硬背震捣。除了認知心理學和測量心理學這兩門要用理科思維的科目之外,其他的學科我都是考前背重點筆記就拿高分了闹炉。短時記憶長度能到10幾個字母的我也就這種應試能力強一些了蒿赢。然而記得快忘的也快,真正留下的東西也并不多了剩胁。
這么一圈看下來可能我會給人古板死板呆板的感覺诉植。但是回到愛問爸爸為什么的我祥国。因為小時候爸爸的有問必答昵观,也就讓我把這個“問為什么”的習慣保留到現(xiàn)在。然而漸漸長大了才發(fā)現(xiàn)其實爸爸的回答并不是全對舌稀。成年人的世界里也并不會所有人都像爸爸一樣回答我甚至是理會我啊犬。而且有些問題爸爸也回答不上來。比如“你跟媽媽為什么要離婚壁查?”“你為什么不讓我見媽媽觉至?”“你為什么騙我?”
其實從小我就是喜歡讀書的睡腿,這都源于我那該死的好奇心语御。但是細數(shù)起我到底讀過哪些書,卻并不能說出幾本席怪。后來我才意識到应闯,其實我并沒有那么喜歡讀書,是媽媽一直在告訴我這點挂捻,因為她常跟別人說“我們家毛毛從小就喜歡看書碉纺。”話聽得多了我也就當真了。我也會跟媽媽一樣告訴別人我是個愛讀書的人骨田。興趣愛好那一欄也會寫著愛看書耿导。上了大學以后也確實看了些書,但大都是推理偵探小說态贤。這也是源于我那該死的好奇心舱呻。
工作這兩年讀的那幾本書也都是小說類的。我本以為我讀書的意義就在于滿足我那該死的好奇心了悠汽。然而今天當我坐在這回家的火車上狮荔,努力的逼著自己看《追風箏的人》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介粘。這一會兒我看的很難受殖氏,很費力,看了半天也才看了十幾頁姻采。這本書大學時聽說的雅采,就一直很想看,去年回家臨走時從朋友那兒借來打算在路上消磨時間的慨亲,然而一年過去也沒翻開婚瓜。這終于舍得翻開了,卻又看不進去刑棵。如果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巴刻,那就應該像汲取清泉一樣看下去。然而我發(fā)現(xiàn)我真正看不下去的原因蛉签,感到這么累胡陪、這么費力的原因其實是我看的太刻意了。
起初我還不太確定自己的這個判斷是否準確碍舍。但當我歡喜的把對鋪的小伙伴手里的《小王子》借來柠座,花了一小時才費力的看完之后,我就確定了片橡。我看的太刻意了妈经。
具體怎么理解“刻意”呢?就是當我在看書的時候捧书,我想要把故事里的每個字都記下來吹泡,想像當初考試時背考點一樣,把每個字都背下來经瓷。因為我總覺得有一天在哪里興許會用到爆哑。我總想看出些什么所謂的意義。所謂的內(nèi)涵了嚎。連《小王子》這么輕松的童話看完以后我都覺得很多地方?jīng)]看懂泪漂。也許有人會說這很好啊廊营,這表示你長大了啊,成熟了啊萝勤,學會去帶著思考而看書啦之類的話露筒。但是我想說我連書本身的內(nèi)容都沒有享受到,就沉浸在不斷的想要記住敌卓,想要索取的這種“刻意”讀書上慎式,那我未免也太“功利”了。
讀書都讀的這么功利趟径,那讀書的意義又何在呢瘪吏?
? ? ? ? ? ? ? ? ? ? ? ? ? ? ? ? ? ? 記于開往回家的火車中鋪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01.24 ? 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