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行結(jié)束快小半月了才開始寫這篇游記蛾派,玩了不少地方,先寫這篇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參觀游覽往毡。以往結(jié)伴出游蒙揣,都是同行小伙伴查路線、看攻略和帶路开瞭,自己有點走馬觀花之感懒震,而當這一切由自己一個人親力親為的完成后,游玩的記憶好像更加深刻了嗤详,即使過了些時日个扰,回憶起來也不費力氣。
天壇占地279萬平方米 葱色,大小景點有47初左右递宅,這是以app景點講解數(shù)量為依據(jù)。此處安利一款超好用的旅游app“口袋導(dǎo)游” 有了它你去景點就不用花錢請導(dǎo)游講解或者買講解器了苍狰,非常方便办龄!
路線:起點左安門內(nèi)大街??684公交??天壇東門
天壇的特色:除了官方Po的景點簡介,我最喜歡的就是天壇規(guī)則對稱感強烈淋昭、設(shè)計精巧的建筑群俐填,還有就是天壇的顏色美:藍色、綠色的琉璃瓦翔忽,紅色鮮亮的墻英融,白色的玉石欄桿,金色纏繞點綴在建筑內(nèi)外歇式。陽光下這些多彩的顏色真是美輪美奐
北京城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驶悟,以南北為中軸線,所以天壇的主要參觀建筑都在南北方向上贬丛。
以東門為參觀起點
從東門走進天壇公園撩银,最先參觀的是宰牲亭,宰牲亭顧名思義就用來是宰祭祀的犧牲的地方豺憔,這些犧牲不用宰殺見血额获,只能棒打够庙,所以又叫打牲亭。
殿院內(nèi)的井亭
從宰牲亭出來抄邀,與之相連的就是長廊了耘眨,傳遞祭祀品的通道,又叫七十二連房境肾。傳說因為這里宰殺了很多牲畜剔难,到夜里這些牲畜的魂靈就在這里飄游哀嚎,守夜的人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巡游奥喻,而建的這七十二間房則是為七十二個神仙準備的偶宫,即七十二地煞,正是這七十二個神鎮(zhèn)壓住了這里的魂魄作亂环鲤。
與宰生亭相隔不遠的就是神廚纯趋,祭天的貢品都在這里制作。天壇公園里總共有兩處神廚和宰牲亭冷离,分別在一南一北吵冒,最先參觀的就是北宰牲亭和北神廚,參觀一處另一處可不必再參觀西剥。
走到長廊的盡頭痹栖,印入眼簾的就是天壇標志性建筑祈年殿了。先遠觀感受一下祈谷壇的大氣
從東面遠觀欣賞完祈谷壇藍琉璃和漢白玉欄桿后瞭空,向北參觀皇乾殿揪阿,皇乾殿坐落在一個矩形院落內(nèi),里面主要用來供奉“皇天上帝”等皇宗列祖的牌位匙铡。
皇乾殿最美的就是它的顏色和對稱感
紅墻 图甜,藍琉璃瓦屋頂,金色和綠色琉璃鑲嵌在其中映襯著鳖眼, 美極了黑毅。
從皇乾殿出來一定要沿著祈年墻走一走呀!摸一摸那神秘的藍琉璃钦讳,瞧一瞧那可愛的脊獸矿瘦。
觸摸過祈年墻后,登上漢白玉石的臺階來近距離感受祈年殿的宏偉愿卒。殿內(nèi)供奉牌位
從祈年殿出來走的就是南北向的中軸線了缚去,沿著主干道走下一個重要建筑就是皇穹宇、回音壁琼开。
背面看皇穹宇建筑
藍瓦金頂 精巧莊重易结,皇穹宇還曾被比作是上帝在圜丘的辦公室呢。
正面看皇穹宇
能在皇穹宇殿門外拍一張內(nèi)部圖實屬不易,我想每個人面對殿內(nèi)部金碧輝煌的彩繪搞动、鎏金纏繞的紅柱都要忍不住想拍照躏精。
環(huán)繞皇穹宇四周的矮墻就是回音壁,因為這些墻具有傳聲功效能產(chǎn)生回音鹦肿。
沿著中軸線繼續(xù)走就是祭天壇—圜丘壇矗烛。圜丘壇的中央有塊圓形石板,稱作天心石箩溃,如果你站在這塊石頭上喊一聲就會聽到來自地下的悠遠回響瞭吃,這回響仿佛來自天邊因此才叫做天心石。不過這塊石頭實在是游客眾多涣旨,大家紛紛站在這塊石頭上留影…
圜丘壇外是欞星門歪架,這個欞星門比較有趣
![](file:///privat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1B51C107-8C01-4FB7-8D2B-CE2F74AE110C/tmp/152A2492-C2C4-4506-93EE-E811292112D1.jpg)
你看這三個門的大小不一开泽,中間最大牡拇,東邊次之,西邊最小穆律。門的設(shè)計可謂體現(xiàn)了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因為據(jù)說這中間最大的門是神仙走的导俘,東邊是皇帝走的峦耘,西邊最小的門是給官員大臣們走的。
圜丘壇內(nèi)的望燈桿
燎爐
從圜丘壇出來旅薄,基本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筑都參觀完了辅髓,回望視角
下面沿著郁郁青青的柏林道向西去參觀齋宮
齋宮是皇帝每逢來天壇祭祀,提前進行齋戒的地方少梁。齋宮整體看是一個非常規(guī)則的正方形洛口,齋宮外兩道成河兩道城墻,繞齋宮內(nèi)墻一圈的是回廊凯沪,這些回廊就是兵丁守衛(wèi)時遮風(fēng)避雨的地方第焰,由此可見僅僅是一個齋宮守衛(wèi)都相當森嚴。
不知是否是下午來參觀的原因妨马,齋宮和神樂署都沒有開放挺举,所以只是在這些建筑外欣賞一番。
從齋宮出來就到東西向的干道了烘跺,干道兩邊都是樹樹樹樹湘纵,鍛煉的人兒,和在林蔭道長椅上歇腳的游人滤淳,齋宮向北就是一片植物景觀區(qū)梧喷,百花園和月季園相連,一齊吐著芬芳。導(dǎo)覽圖上顯示铺敌,在百花園的西北方向是雙環(huán)萬壽亭汇歹,看看時間已經(jīng)是下午五點多了,天壇要閉園了适刀,所以就沒有去參觀秤朗。
從月季園出來,穿過一道門又可直達到去往祈年殿的丹陛橋上笔喉,這道門就是花甲門取视。花甲即六十常挚,乾隆皇帝在六十歲時因年事已高作谭,行動不便,為了少走些路就在此處開了這扇門奄毡,故名花甲門折欠。
橫穿丹陛橋向東直行就看到七星石了,據(jù)說是七塊隕石吼过,對我來說這石頭沒啥可圈可點的地方锐秦,所以這七塊石頭看一眼就好了…
到此為止,最后一處景點就參觀完了盗忱,再向東即是東大門酱床,游覽到此結(jié)束。
盡管在全園內(nèi)慢游趟佃,但還是不能一次把所有景點都看完扇谣,也遺漏錯過不少別致的小景點,三個多小時也未能全都細細體會天壇里每一處景點的美闲昭。
就這樣占地279萬平方米的天壇罐寨,我獨自一人,用了三個多小時序矩,兩萬多步將它游玩了一遍鸯绿,從身到心也可謂爽游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