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文章《閑話房住不炒》祝旷,父親把它發(fā)到家庭群里面。學法律的姐夫就各種懟负溪,先是一句你讀書讀傻了烫幕,再一句你八成讀了假的經(jīng)濟學。
寫的時候澡腾,已經(jīng)做好了被各種罵的準備沸伏。我希望看到的是那一種有邏輯的批評,只有批評會讓你學會反思动分。個人而言毅糟,我是很樂于接受不同意見的。這也是我創(chuàng)公眾號的初衷澜公,公眾號的名字是tunnelvision姆另,取的是管中窺豹,井底之蛙的意思坟乾。就是告訴自己迹辐,我所寫的東西,我的每一個觀點都是局部性的甚侣,甚至是錯誤的明吩。我就好比井中的青蛙,只看到那方寸大的天地殷费。
這個世界上可能會有真理印荔,但更大多數(shù)的觀點都是有局限的。中世紀人們相信地心說详羡,哥白尼又提出了日心說仍律,現(xiàn)在我們知道宇宙是沒有邊界的,這難道就是準確的答案嗎殷绍?也許未必染苛。自然科學尚且如此,何況人文科學呢主到?
每次聽到開腦洞的見解總是會眼前一亮茶行,會去詢問個為什么?而不是一棍子打死登钥,直接否定畔师。人身攻擊的話更是不值得說,那是對自己理論的不自信牧牢。不管什么樣的指責看锉,只要有理有據(jù)姿锭,那一定會引發(fā)思考,那就是值得的伯铣。因為不同的觀點而相互慪氣更是沒有必要呻此,現(xiàn)實不會因為誰嗓門大就是什么樣,時間會證明一切腔寡。
當你被一個人的論證說的心服口服的時候焚鲜,誰贏誰輸還有那么重要嗎?一個人進一步證實了自己理論的可靠性放前,而另一個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忿磅,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我們不拒絕反對的觀點凭语,我們渴求的是有力的反駁葱她。
從心理學上講,絕大部分的爭吵都是自戀的表現(xiàn)似扔,只是想說明一點吨些,我是對的,而你是錯的炒辉。如果可以善加利用這種自戀锤灿,把重點放在論點本身上,積極的尋找更多的論據(jù)辆脸,以此來達到一種均衡,是不是一種更好的學習態(tài)度呢螃诅?
社會總要進步的啡氢,我們今天還奉為圭皋的真理,也許明天就是過氣的言論术裸,所以只有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倘是,才能夠與時俱進。我們個人窮其一生袭艺,看到的可能只是那方寸大的地方搀崭,但我們絕不能認為這就是整個宇宙。我們未知的事物要比知道的多的太多猾编,僅僅以我們已只的皮毛去判斷這個世界是一種狂妄的自負瘤睹。